![]() |
防治小麥赤霉病莫進入誤區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4-7 14:05:00 |
小麥赤霉病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小麥赤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一般減產10%左右,大流行年份可減產20%-30%。防治赤霉病要弄清其發病規律、影響因素、防治最佳時期,科學使用農藥,掌握噴藥技術。防治赤霉病要謹防五個誤區。 誤區一:憑老經驗辦事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氣候型病害,其發生流行與菌源量多少、小麥品種抗性、抽穗揚花期降雨日數和降雨量、田間相對濕度等因素密切相關。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就可造成小麥赤霉病大流行。連續3天降雨、雨量達12毫米以上,十分利于赤霉菌子囊孢子釋放和侵染。麥苗稠密、田間郁閉、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麥赤霉病大流行。小麥赤霉病防治要綜合考慮發病因素,有的農民不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憑老經驗辦事,只注意天氣是否下雨而忽視田間濕度和品種抗病性兩個影響因素,雖沒有出現大范圍病害發生,但同樣會造成不同程度病害發生,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誤區二:錯過最佳防治時間 防治小麥赤霉病用藥時期為“抽穗到揚花期”。如此長的用藥時期內,不同時間段用藥效果存在較大差異。部分農民用藥選擇孕穗期或揚花末期,更有甚者見到粉紅色霉層才開始用藥,不是過早就是過晚,沒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時期,雖然噴了藥,但效果不理想。根據多年實踐,防治小麥赤霉病最佳時期應在小麥齊穗到5%揚花時開始噴藥最好。 抓最佳防治時期不要太死板,要注意以下情況:1.抽穗期溫度高,小麥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噴藥。2.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小麥先抽穗后揚花,宜在小麥始花期噴藥。3.抽穗期遇連陰雨天氣,赤霉病可能流行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降雨間隙多次噴藥防治。4.若噴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 誤區三:選擇農藥忽視科學性 防治小麥赤霉病藥劑有幾十種,選擇時注意藥劑抗性及作用機理互補。比如,一些地區長期使用多菌靈防治小麥赤霉病,由于藥劑產生抗藥性,效果不理想,必須加大用藥量,或更換其他殺菌劑如戊唑醇、咪鮮胺、氰烯菌酯等。同時注意不同作用機理藥劑正確使用,混合用藥或交替用藥,確保所用藥劑具有內吸治療、保護鏟除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誤區四:噴藥忽視用水量 有的農民每畝地只噴一噴霧器藥液,用水量過少,很難把藥劑混勻噴周到,不利于藥劑效果發揮。正確方法是在保證畝用藥量前提下,畝用水量在45-60升之間,配藥時如能加入展透劑效果更好。 誤區五:不注意用藥次數。 具體防治要根據菌源量多少、天氣情況、防治效果等因素確定防治次數。發病輕可噴一遍藥,往年發病重地塊需二次防治。第一次噴藥后及時檢查效果,效果不好及時噴第二次藥。如噴藥后遇雨,要在雨后及時補噴。 |
![]() |
![]() |
相關閱讀 |
豌豆基腐病的防治要點 |
蘆筍粘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生活習性及防治措施 |
生姜鉆心蟲的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