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種業來說,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家臨儲政策改革、國際市場經濟疲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市場陷入進入進退兩難的地步。下面是中國種業發展變化的詳細介紹,供大家參考:

從國內非轉基因大豆的隕落,到振興背后的陣亡,從國內玉米行情近幾年來一路走高來說,玉米行業,尤其玉米育種行業走向頂峰,搞大豆育種的改行做玉米育種,大多數育種家認為只要讀透了遺傳學,育種學,不論苞米,黃豆,萬變不離其中,改行搞玉米育種沒什么難的,更廣泛收集材料,搞玉米,小麥不景氣,好,改行搞玉米......一窩蜂似的,延伸到整個產業鏈,從育種圍繞著國外的雜交種自交系開始,到西北之中賭博式生產,賣出去為上策,賣不出去,再說下策;到各種包裝令郎滿目的同質化產品,拉客戶賣種子,如火如荼,曾經大面積的大豆主產區,種苞米,雜糧主產區也改種苞米,地方上農民全種苞米,把曾經的大豆脫粒機,收割機,雜糧收種設備,該賣的賣廢鐵,能改成玉米播收的設備一律改進,放棄大豆,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當中,算計著今年能收多少苞米,賣多少錢的時候,9月份,也就是收獲的前期,政策出臺了......這讓正在做夢的玉米產業鏈群體的人們,徹底驚醒,居然是一場黃粱夢。
看兩會,三農政策,鼓勵農民種雜糧經濟作物,但是放在南方小戶生產可以,但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呢?北大荒墾區呢?以及松嫩三江平原的廣大地方上的群眾呢?什么,綠豆,紅小豆,高粱,谷子,等等,小面積的家用,缺空補苗可以,大面積的,難道讓老百姓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么?開玩樂呢?年景尚好的情況下,一年收成除了補貼家用,居家生活,人情往份,老老小小的,稍有盈余,難道讓老百姓拿一年的收成做賭注么?
玉米這陣熱風已過,伴隨著種業的日子將迎來一襲又一襲的寒流,不可想象,將有多少民間育種工作者倒下,拭目以待,一個進退兩難的中國種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