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白菜菌核病癥狀與防治方法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13 17:16:00
    

  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國各地均有發生。在北方以大白菜、甘藍等的采種株受害較重,在南方除十字花科種株受害嚴重外,在油菜、大白菜、甘藍的生長后期發病也較重,往往造成大片腐爛,損失很大。此病的寄主范圍很廣,除十字花科蔬菜外,還可危害菜豆、番茄、辣椒、萵苣、胡蘿卜、洋蔥、菠菜、黃瓜等多種蔬菜。

白菜菌核病癥狀與防治方法

  1、癥狀

  采種株(白菜、蘿卜等)多發生在終花期后,危害莖、葉及莢,以莖部受害為重。先從基部老葉及葉柄處發病,以后蔓延到莖部和根部;也有根部先發病,然后發展到莖部的。莖上病斑稍凹陷,初為淺褐色,后變成白色,最后病部組織腐爛,破裂呈亂麻狀,莖中空,生有黑色鼠糞狀的菌核。在高濕條件下,病部表面及根部也生有白色菌絲和黑色菌核,已抽薹開花的植株迅速萎蔫死亡。種莢受害產生白色病斑,后在莢內產生黑色小粒菌核,病莢不能結實或結實不良。

  大白菜、甘藍及油菜等的成株受害,多在地表的莖、葉柄或葉片上出現水浸狀淡褐色凹陷病斑,葉片的病斑不凹陷,引起葉球或莖基部腐爛,病部密生白色綿毛狀菌絲和散生黑色鼠糞狀菌核,腐爛處無臭味。幼苗被害時,也是在近地面的莖基部產生水浸狀病斑,很快腐爛或猝倒。

  2、病原

  病原是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菌核病菌的真菌。菌核表面黑色,內部白色,鼠糞狀,種莢內的菌核較小,似菜籽。菌核萌發產生高腳酒杯狀的子囊盤,每個菌核上的子囊盤為1至數個,多的可達10多個。子囊盤初為淡褐色,后變暗褐色。在子囊盤的表面著生無數子囊。子囊棍棒狀,無色,內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在子囊內排成一行。

  菌絲不耐干燥,相對濕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長,對溫度要求不嚴,在0~30%之間都能生長,以20℃為最適宜。菌核不需休眠即可萌發,萌發的溫度范圍為5~20℃,以l5℃左右最適宜,但萌發前必須吸收一定的水分,所以,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在潮濕的土壤中菌核只能存活1年左右,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則可存活3年以上。土壤長期積水時,菌核經1個月即腐爛死亡。菌核對濕熱的抵抗力不強,在℃的熱水中處理5分鐘即死亡。子囊孢子萌發的溫度范圍為0~35℃,以5-10%的低溫最有利,經48小時,發芽率即可達90%以上,對濕度要求不嚴,在較高的相對濕度下,不需水膜存在,即可全部萌發。

  3、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間越冬或越夏,也可在采種株上越冬。越冬或越夏后的菌核,遇雨或澆水即萌發,一年中有兩個萌發時期,北方地區為4~5月和9 10月,南方地區為2~3月和11~12月。菌核萌發后產生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稍受振動即行噴出,有如煙霧,肉眼可見。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特別是大風可作遠距離傳播,也可通過地面流水傳播。子囊孢子對老葉和花瓣的侵染力強,在侵染這些組織后,才能獲得更強的侵染力,侵染健葉和莖部。田間發病后,病部外表形成白色的菌絲體,通過植株間的接觸進行再侵染,特別是植株中、下部衰老病葉上的菌絲體,是后期病害的主要來源。發病后期,在病部上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

白菜菌核病癥狀與防治方法

  4、發病條件

  菌核病是一種低溫高濕病害,當氣溫在20℃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發育和侵入危害。在白菜、甘藍等包心后或白菜、蘿卜種株抽薹開花期,遇多雨天氣則病害嚴重,連年栽植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的地塊容易加重發病。凡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栽培過密或偏施氮肥造成枝葉徒長、通風不良的地塊均易發病。病株人窖后若窖溫高,可在窖內繼續傳染,引起腐爛。

  5、防治方法

  對菌核病應采取農業措施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1)消滅菌核

  由于菌核是此病的初侵染源,因此消滅菌核是防病的首要措施。

  ①輪作。實行與水稻或禾本科作物的隔年輪作,可使土中的菌核大量消亡。

  ②深耕。十字花科蔬菜收獲后,進行1次深耕,將菌核埋人2-3寸以下的土層中,使其不能產生子囊盤或子囊盤不能頂出土面。深耕是旱地減少病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在子囊形成期進行中耕,可破壞子囊盤的產生或埋人土中,減少子囊孢子的傳播。

  ③種子處理。應從無病健壯株上采種。如種子中混雜有菌核,可用10%食鹽水或20%硫酸銨水選種,除去浮在水面的菌核,經處理的種子,必須用清水反復清洗后才能播種,以免影響發芽率。

  (2)摘除黃葉

  徹底摘除植株下部的黃葉,不僅能防止病菌通過衰老黃葉進行傳染,而且能改善通風透光,降低濕度,對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摘黃葉可在初花期和終花期各進行1次。摘除的黃葉要集中深埋。

  (3)合理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

  (5)加強菜窖管理

  種株人窖前后,要嚴防受凍。窖溫升高、濕度過大時,要及時通風降溫、降濕,并及時倒菜和剔除病株,嚴防窖內傳病。

  (6)藥劑防治

  采種株進入開花盛期,如病葉株率達10%,病莖株率在1%左右時,就應開始噴藥,以后每隔10天左右噴1次,共噴2-3次。藥液應著重噴在植株的莖基部、老葉和地面上,常用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氯硝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氯硝胺粉劑每畝2-2.5千克與細泥粉15千克配成藥土,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每畝250克混細泥粉15千克,均勻撒在行間地面上。

相關閱讀
銷售商賣肥料應對“癥”
蔬菜苗期徒長的因素
防治花椒蚜蟲的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