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枸杞流膠病的癥狀特點、病原、發病規律和防治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19 17:16:00 |
枸杞 Lychum barbarum L.)為茄科落葉灌木,以果實入藥。近幾年由于中藥材種植熱的影響,新疆、甘肅、寧夏、陜西等西北地區和江浙一帶地區廣泛種植,但由于種植粗放,管理不善,在生產上常常發生枸杞半邊或整個樹冠枯死,樹枝干枯,葉片脫落等現象,使枸杞品質下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經田間調查、室內病原分離和發病規律調查研究認為:是一種半知菌亞門枝頂孢屬(Acremonium sp.)真菌引起的流膠病。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枸杞流膠病的癥狀特點、病原、發病規律和防治技術: 1 癥狀特點 經觀察,1年生枸杞很少發病,一般從2年生開始發病,3~4年以上發病較為嚴重。發病時多在2年生枝干、枝叉處出現水漬狀斑點,初期斑點約1 左右,斑點互相連接擴大至2~3 C m2,嚴重時達1O 左右。大部分枝干上的斑點,初期以芽眼為中心,尤其是老芽眼處發生較多。病部皮層變褐色或灰黑色,嚴重時發生潰瘍,在干旱條件下,病斑多凹陷。潮濕時,病斑組織松軟,常常造成發病枝干上葉片卷曲、萎蔫。結果枝發病,果實著色不均勻,嚴重時,果實收縮而脫落,有的形成僵果。病部以下枝干干枯死亡。在多雨或田間濕度較大時,病斑周圍常出現黑色或粉紅色霉狀物。 2 病原分離鑒定 在4~6月間采新鮮病株,刮去外皮層,分別取內皮層和木質部的病健組織交界部分,切成0.2~0.3c㎡小塊,在PDA培養基上進行組織分離。分離結果表明:出現灰白色、灰黑、粉紅色3種菌落,灰白色菌落出現的頻率較高。經顯微鏡檢,分別為枝頂孢屬、鏈格孢屬、鐮刀菌屬的真菌。分別純化經接種試驗表明:只有枝頂孢屬真菌在接種枝干上15 d后出現褐色病斑,且出現灰白色霉層,其它接種菌均未見發病。這一結果與寧夏農科院的研究結果相吻合。根據田間癥狀特點及分離的結果認為,枝頂孢菌是引起流膠病的致病菌,鏈格孢屬、鐮刀菌屬是二次感染的腐生菌。 3 發病規律 3.1 病原茵越冬及傳播途徑 11月將帶病斑的枸杞枝干,分別置于田間地表及地下20 cm、30 cm的土壤中,于翌年4月取回分離培養。結果表明:枸杞流膠病菌隨病殘體在2O~30 cm的土壤中均可越冬,成活率達2O%~30%,說明此菌即可在田間病株上越冬,也可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最主要的初侵染來源。 3.2 土壤與發病的關系 一般在砂壤土栽植比在鹽堿地栽植發病率低。據調查,在砂壤土栽植的枸杞發病僅為3.2% ,在鹽堿地上發病率達37.5%,尤其是在新開墾的鹽堿地上,發病率可高達73.8% 。 3.3 氣候條件與發病的關系 一般春秋兩季發病較為嚴重,這與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有關。春季氣溫在15~25℃之間,不利于病菌生長,發病率較低。秋季枸杞進入結果成熟期,氣溫在22~25℃ ,雨量比春夏多,發病率較高。因此,多雨,適溫是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3.4 其它病蟲害與發病的關系 經調查,枸杞癭螨、蚜蟲、介殼蟲的蟲口密度較大的樹木,樹勢較弱,樹體傷口較多,流膠病發生嚴重,且與其它病混合發生。同時,田間發現枸杞白粉病、炭疽病發生嚴重的杞樹,生長的中后期流膠病發生嚴重。因此,其它病蟲害的發生導致樹勢衰弱,抗病性大大下降,也是流膠病發病的主要誘因。 4 綜合防治技術 4.1 選擇適宜的園地 枸杞耐鹽堿,但鹽堿過大,或土壤粘性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處,發病率高,故這樣的土壤都不宜種植。一般選擇含鹽量在0.33%以下的沙壤土壤為好。 4.2 培育壯苗,增強樹勢 4.2.1 合理施肥枸杞對水肥敏感,為使肥料在土壤中充分腐熟及早發揮肥效,一般在1O月下旬至11月中旬施各種腐熟的農家肥。即在樹的一側約0.3~0.5 m遠的距離,挖一半圓形溝施入肥料蓋土,灌水。第2年在樹的另一側開溝施肥。在5~6月間,還需追2~3次氮肥,每株約50-100 g。 4.2.2 合理翻園中耕 為防止園土板結,每年進行2次翻園曬土,以增加土壤通氣和保墑能力,促進根系發育,第一次在初春時土地解凍后,淺挖12~15 cm,第二次在灌冬水前或8月,深翻21~25 cm。生長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深度約6~10 cm。 4.2.3 合理修剪 增強樹勢是抗病性的關鍵措施。一般4月植株萌芽后,新梢開始生長時進行春季修剪,主要是修剪枯枝,5~8月進行夏季修剪,主要是修剪徒長枝、中間枝、密枝,并適當剪去第一和第二批結果枝,以利培養新的結果枝,使秋果豐收。在1O~11月問進行秋季修剪,剪去枯枝、病蟲枝、徒長枝。 4.3 刮樹皮 當枸杞流膠病斑發展到潰瘍階段,刮去樹皮再涂1O%雙效靈原液或20%葉枯寧的12.5% 溶液,治療效果達75.3%和7O.8%。 4.4 藥劑噴霧防治 在發病初期,采用64%殺毒礬1O%溶液、5O%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O%的溶液、5O%多菌靈2%~1O%的溶液在病斑上涂抹,再結合64%殺毒礬0.125%的溶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0.1%的溶液、50%多菌靈0.125%的溶液葉面、枝干上噴霧,防效可達85%以上。同時在春季枸杞萌芽后,用40%樂果乳油0.1%~0.15%的溶液或50%馬拉硫磷0.1%~0.05%的溶液噴霧防治癭螨、蚜蟲,以提高樹勢和增強抗病性。 |
![]() |
![]() |
相關閱讀 |
香蔥病蟲害防治方法介紹 |
梨褐腐病的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 |
防止豇豆早期落葉有什么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