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麥26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8-4 16:31:00 |
淮麥26號原名淮麥0432,該品種產量高,穩產性非常突出,品質優異,沒有明顯缺點,堪與淮麥20號媲美。是淮麥系列新品種中最具競爭力和生命力的優秀品種之一。現將其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精細整地 力爭早騰茬早耕多曬,改善土壤墑情,提高播種質量。土壤耕作層一般在20 cm以內,對小麥根系生長發育不利。應當增加活土層厚度,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為此,一是深耕、深松土壤,爭取達到25 em以上;二是做到精耕細作。 2 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二三天。種子用硫酸鋅拌種。用2%立克莠濕拌劑15 g拌10kg麥種,防治紋枯病和莖基褐腐病。 3 播種 小麥冬前積溫不足,致使分蘗少,分蘗時間短。因此,要適當加大播種量,保證有足夠的基本苗數,以主莖穗奪高產。具體播種量應根據播種時間而定:10月18日至l0月底播種,畝用種量從8 kg起,每遲播一天,增加250 g;立冬前播種,畝用種量為13一l5 kg。補種要求浸種補種,品種一致,到頭到邊。 4 合理施肥 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合理施肥。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微肥四配套。每畝小麥全生育期總投純氮18~19 kg、五氧化二磷7 kg。其中基肥純氮占總量的50%,五氧化二磷占總量的60%,從出苗至越冬期是小麥生長第一個需肥高峰期。一般畝施優質農家肥1 400 kg左右、磷酸二銨l5~20 k譬、硫酸鉀l0—15 kg、尿素1O一15 kg作基肥;拔節孕穗肥純氮占總量的40%,磷肥占40%,即畝施尿素15 kg,分兩次施用(倒三葉末和劍葉露尖各一次),于倒四葉施磷酸二銨5.0~7 .5 。嚴格控制中期施肥,防止大量滋生無效分蘗,降低群體質量;抽穗后,結合防病治蟲,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微肥進行根外追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同時,積極推廣應用化肥深施技術,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為了不斷培肥地力,提倡利用秸稈還田技術。 5 田間管理 5.1 中耕松土:冬前、年后可進行中耕劃鋤,以提高土壤溫度。增強土壤保墑、通氣等能力,加快小麥根系生長發育。為防止傷根,冬前松土應以3 cm左右為宜。春季可適當深鋤,以減少無效分蘗。 5.2 合理澆水:冬前如遇干旱,應及時澆好越冬水,春季澆好拔節水。 5.3 追施拔節肥:實行分期施肥,重點施好拔節肥,是減少無效分蘗養分消耗、獲得高產的有效途徑。一般在3月上旬畝追尿素8—10 kg。 6 化學除草 6.1 播前土壤處理:播后苗前化除,畝用48%氟樂靈80 mL加25%綠麥隆200 g封閉土壤,并視墑情適當加大用水量,主要防治看麥娘、牛繁縷、豬秧秧等雜草。稻茬免耕麥田。可于播種前三四天畝噴草甘膦100~150g,消滅已出苗的雜草后再播種小麥。 6.2 苗后處理:麥田化學除草一般在小麥三葉期后f11月上中旬1和第二年返青至拔節前(2月下 旬至3月中旬)進行,畝用6.9%驃馬乳油50~70 mL兌水50 kg噴霧,防治以看麥娘等單子葉為主的雜草,注意避開寒流;或畝用75%巨星懸浮劑1.0~1.2 g兌水50 kg噴霧,防治闊葉雜草;或畝用20 %使它隆30~50 mL防治貓兒眼、野苕子等雜草;或畝用6.9%驃馬乳油加75%巨星1 g加20%使它隆 30 mL兌水50 kg噴霧,防治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 7 病蟲害防治 小麥病害以紋枯病、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為主,蟲害以麥蜘蛛和麥蚜為主。 7.1 病害的防治:紋枯病可用畝500萬單位的井岡霉素25 g兌水5O kg噴霧防治;白粉病和銹病可畝用三唑酮粉劑100 g兌水50kg噴霧防治;抽穗至揚花期用多菌靈防治赤霉病2次。小麥病害應以預防為主,根據天氣和小麥生長情況及時施藥。 7.2 蟲害的防治:麥蜘蛛可畝用40%氧化樂果兌水噴霧防治;蚜蟲可畝用吡蟲啉有效成分0.5—1.0 g兌水40~50kg噴霧防治。 在藥物防治的同時,可結合噴施葉面肥、活性肥等生物調節劑,以增強小麥耐性和抗性,維護小麥正常生長發育。 8 適時收獲 小麥蠟熟末期,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收獲,防止因天氣原因造成的減產,確保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
相關閱讀 |
野木瓜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介紹 |
油菜生長期怎么管理 油菜豐產管理技術 |
杜英種植巧管理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