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桐方翅網蝽的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8-23 16:06:00 |
法桐是著名的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美譽。法桐方翅網蝽屬成蟲和若蟲主要寄生在葉片背面,刺吸汁液,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影響植株生長,其危險性較大,不易除治。本文為大家介紹了法桐方翅網蝽的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1 生態學特性 成蟲:方翅網蝽雌成蟲體長3.3~3.7 mm、體寬2.1~2.3 mm,腹部肥大,末端圓錐形,產卵器明顯,產卵器基部具下生殖片。雄蟲體形稍小,腹部較瘦長,腹末有1對爪狀抱握器。在蟲頭兜、中縱脊、側縱脊及翅的網肋上密布直立小剌。頭頂及體腹面黑褐色,足和觸角淺黃色,觸角短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盤域平隆。頭兜盔狀,中度扁平。中縱脊明顯低于頭兜,前翅X斑由前緣域前后2個黑斑,中域1個黑斑,中域端部1個黑斑及膜域中央的縱黑斑組成。前翅前緣基部強烈上卷,而中部淺凹。腹部寬短,后部強烈收縊。 卵:長0.4 mm、寬0.2 inm,茄形,頂部有卵蓋,呈圓形,褐色,中部稍拱突。 若蟲:若蟲有5齡,老熟若蟲體長1.65—1.87 iilm、寬0.88~1.08 mm,頭部有5枚剌突,觸角4節,復眼突出。頭兜半球形,中胸小盾片黃白色,有1對單刺突。前翅前端為褐色,后翅為黃白色。腹部黑褐色,側緣黃白色,背面中央縱YU4枚單刺,兩面三刀側各具6枚二叉刺突。 2 生物學特性 法桐方翅網蝽lS發生5代,第1代歷期近50 d,在夏、秋季節1個世代歷期約40 d,秋季以成蟲于法桐樹皮下,地面枯枝落葉以及樹冠下地被植物上越冬。越冬成蟲于4月中、下旬晴天的中午前后爬出活動,取食和交尾、產卵于葉背的主脈或側脈。每只雌蟲可產卵300粒左右。至5月初卵孵化,至5月中、下旬為第1代若蟲為害盛期。至10月下旬氣溫低于IOT時開始越冬。 3 為害特點 法桐方翅網蝽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寄主葉片背面刺吸汁液(見圖1),在葉背面取食后導致葉片組織失水,首先表現在葉脈周圍,多在刺吸部位形成黃白色褪綠的斑點,后發展成青銅色,影響到整個葉片,隨后葉片逐漸變黃枯萎(見圖2),最終導致葉片過早凋落。為害時分泌液狀排泄物,干后變黑,與若蟲蛻下的皮粘在一起,固著在下部葉片的表面。既影響植物生長,又有礙觀賞,造成樹勢逐漸衰落乃至死亡。該蟲的發生為害還會誘發潰瘍病和炭疽病,對法桐的正常生長帶來更大的危害。 4 爆發原因分析 (1)氣候因素:法桐方翅網蝽的發生與氣候情況密切相關。研究和生產實踐已經證明,流行性、暴發性病蟲害的發生,都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近年來,濟寧夏秋2季的高溫干旱導致該蟲的盛發。(2)繁殖量大:1只雌蟲可產~p300粒左右,7一l1 d卵孵化,孵化后第8~14天羽化,羽化7 d又開始產卵。該蟲生活周期短,1個世代大約30 d左右,1年可發生2—5代或更多個世代,世代重疊嚴重。(3)自然傳播:方翅網蝽成蟲具有飛行能力,可進行近距離自然傳播,還可借助風力近距離傳播。(4)人為傳播:國內、國際間的經貿往來,旅游業的發展、苗木調運,人為傳播加劇。(5)檢疫困難:成蟲在寄主樹皮下或樹皮裂縫內越冬,生活地點比較隱蔽,檢疫鑒定有一定難度。(6)不合理用藥:長期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殺害大量天敵。 5 防治措施 5.1 植物檢疫 嚴格加強發生區檢疫把關與疫情除治,降低蟲口密度,降低其進一步擴散蔓延的風險和對法桐生長的影響。 5.2 生物防治 研究發現法桐方翅網蝽的天敵有:白條跳蛛、史氏盤腹蟻等,應進一步加強對天敵生物的調查、保護和利用。 5.3 園藝防治 法桐方翅網蝽成蟲群集于法桐樹皮內或落葉中越冬,疏松樹皮和樹下落葉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場所。因此,秋季刮除疏松樹皮層并及時收集、銷毀落地蟲葉可減少越冬蟲的數量。該蝽出蟄時對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蟄結合澆水對樹冠蟲葉進行沖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樹冠沖刷方法來減少越冬蟲量。 適時修剪亦可減少發生世代數。經常修剪的法桐在春季和夏季都會萌發新葉并形成旺長枝,從而提供害蟲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6年才修剪的樹體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發新葉,所以害蟲只能發生春季世代。 5.4 化學防治 5.4.1 葉面噴霧樹冠噴霧多選擇在若蟲期和初量羽化成蟲期施藥,選擇早上無風時進行高壓噴葉,使藥液穿透冠層并濕潤葉片下表面,藥劑以內吸劑為佳,化學噴霧防治一般使用10%吡蟲啉、10%啶蟲脒、2.5%溴氰菊酯、40%樂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1 000~1 500倍液均勻噴霧效果較好,視蟲情隔8~10 d左右再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5.4.2 樹干注射樹干注射法效果好、用藥次數少,污染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樹干注射治蟲要注意2個問題: (1)藥劑類型以內吸性水劑為佳;(2)單株用藥量要足夠。每株樹注射用原藥量按樹木胸徑而定:每1 cm胸徑用原藥1~3 ml,胸徑10 cm以下樹用原藥量1 ml/cm;胸徑10~25 cm樹為2 ml/cm;胸徑25 cm以上的為3 ml/cm。注藥孔多少要因樹木大小而定,胸徑10 cm以下的樹1孔,10~25 cm的2孔;25~35 cm的3q:L;35 cm以上的4孔。防治效果達95%以上。一般選用25%殺蟲雙水劑、40%久效磷、40%樂果乳油等效果較好。 |
![]() |
![]() |
相關閱讀 |
向日葵產量低主要原因有哪些?農戶們該如何提高產量? |
核桃樹冬季修剪技術! |
春棚種植黃瓜高產的八大注意要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