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東細菌藥劑市場大調查:無機銅制劑用量竟然是有機銅的7倍!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0-15 8:52:00 |
“環境條件對細菌性病害發生流行起關鍵作用,多數細菌性病害在高溫高濕和臺風暴雨頻繁的地區極易流行。”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植物細菌研究室主任劉瓊光說,這是沿海地區作物細菌性病害發生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旦嚴重發生和流行,則對作物造成重大的產量損失和經濟損失,如作物青枯病的流行,可導致作物的成片死亡。” 而廣東的氣候環境剛好滿足作物細菌性病害發生的條件。據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預報,今年下半年,細菌性條斑病在湛江、茂名、陽江、江門等市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預計240 萬畝次;白葉枯病在沿海地區中等發生,西南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預計120 萬畝次。也因為如此,廣東已是防治細菌性病害藥劑(下稱“細菌藥”)的兵家必爭之地。 產品分庭抗禮,競爭激烈 在國內,細菌藥主要可分為農用抗生素、無機銅制劑、有機銅制劑、噻唑類、微生物制劑類。澳大利亞紐發姆有限公司華南區技術經理張文銳估算,去年廣東無機銅制劑銷量保守估計有800 噸,有機銅制劑120 噸,農用抗生素500 噸。 由于國家對農用抗生素出臺了限制使用的規定,未來農用抗生素的銷量估計會下降,銅制劑的銷量會上升。 浙江龍灣化工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噻菌銅最近一年在廣東銷量大約110噸、在廣西105 噸、在海南40 噸、在云南90 噸,在當地作物細菌藥市場銷量占比大約在10%。而浙江東風化工有限公司廣東區經理張洪表示,噻森銅在廣東年銷量在50 噸左右,將考慮加大推廣力度。 江門市植保有限公司的春雷霉素是其主打細菌藥,其廣東營銷總經理陶連生透露,公司春雷霉素制劑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銷售量超過1000 噸,每年的增長率超過20%,主要用于芒果、香蕉、柑橘、水稻。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產品經理安久棟估計,目前,中生菌素在國內整個作物細菌藥市場中,大概占有5.8% 的市場份額,約為200 噸。南京南農農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東區經理王子玉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氯溴異氰尿酸在蔬菜區使用較多,在廣東年銷量約50-60 噸,湛江和珠三角占銷量8 成。廣西、云南和廣東的年銷量相仿,海南銷量稍為少些。 廣東省農業廳數據顯示, 廣東2015 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為7177 萬畝,其中蔬菜2073 萬畝,園林水果1704萬畝,兩者合計占總播種面積52.8%。而廣東在2014 年農藥使用量為11.27萬噸。這個使用量在全國能排前三。 青島星牌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國安估計,目前國內農藥市場中,除草劑約占50%,殺蟲劑約占30%,殺菌劑約占20%,而殺菌劑中的作物細菌藥市場,約占整個農藥市場2%-3%。 擴大市場可期,效果不清 但這個數字對大多數經銷商來講還是過于模糊。正如云南天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所言,80% 以上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細菌藥市場目前還是很小一塊,銷量很少,之前大家都沒怎么重視,再加上細菌藥通常與殺蟲殺真菌藥混搭使用,整個市場的使用總量說不準。但按作物發病比例,他預計未來細菌藥市場將可達殺菌劑市場10%份額。 廣州宇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表示,在廣東遇上真菌藥搞不定的藥害,若加上細菌藥混著打,常有不錯的效果。原因在于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在廣東多是混合發生,且兩者在田間不易分辨。“有的黃瓜白粉病怎么打藥也沒效,加點細菌藥可能就好了。”這種“混合打”也是廣東經銷商常推薦使用的病害防治方法。因此,無論國產細菌藥效果有多講不清,始終抵不過市場的硬需。 翁源農資經銷商蔡孝智表示,當地農戶對細菌性病害重視程度提高了,國產細菌藥銷量在最近幾年也慢慢上去,今年對比去年有50% 以上的增長。一些種植戶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會提前打藥做好細菌性病害預防。翁源惠千村農資有限公司農藥部總經理朱海洋表示,細菌藥在雨季銷量更好。對比往年,今年他的國產細菌藥占農藥類銷售總額40%,增幅不小。農民會推廣是他最得力的手段:“一年開幾十場農民會推廣植保套餐,套餐中包括細菌藥,主要解決當地茄類青枯病、瓜類角斑病和柑橘的潰瘍病。” 劉瓊光告訴《農財寶典》記者,在南方地區,細菌性病害種類繁多,主要有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水稻白葉枯病;番茄、辣椒、茄子、煙草、馬鈴薯、生姜、沙姜、花生等多種作物的青枯病;柑橘潰瘍病、柑橘黃龍病;大白菜、菜心、油菜等十字花科和香蕉等果樹以及一些花卉的植物軟腐病。局部發生嚴重的有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辣椒瘡痂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根據細菌性病害的特點,防治上可區分對待。”劉瓊光表示,對于表現腐爛和侵染維管組織的系統性細菌病害,如細菌性軟腐病、青枯病和柑橘黃龍病,重點在防,一旦出現發病癥狀,很難用藥挽救。而對于一些局部侵染的細菌性葉斑病,則可以采取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防治方法,病斑出現后,也可噴灑治療劑,以減輕病害的擴展蔓延。 “農業技術推廣是細菌性病害防治的瓶頸。”李國安說,如何甄別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做到有目的打藥,減少農藥混配,降低種植成本,這個不少經銷商和零售店都不一定懂。市場對技術需求迫切,也關系到細菌藥行業能否做好做強。 |
![]() |
![]() |
相關閱讀 |
10月氰戊菊酯原藥產量分析 |
新農藥創制研究的優選方向——簡析最新公開的環丙氟蟲胺等4個含氟殺蟲殺線蟲劑 |
如何戒掉農藥包裝廢棄物之毒?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