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草甘膦行業或將引發并購潮——跨國公司抱團取暖,國內企業豈能價格酣戰?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0-19 9:59:00
    

    壓軸大戲“第八屆中國農藥工業高峰論壇(福華論壇)”于10月17日在上海圓滿落下帷幕,會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是主持人顏值高?還是業界大咖傾囊獻策引發關注?

草甘膦行業或將引發并購潮——跨國公司抱團取暖,國內企業豈能價格酣戰?

    在論壇上半場“全球農化行業并購熱潮對中國農化企業的影響”中,各路大咖激昂陳詞,各抒己見,他們激蕩智慧,升華觀點,為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國際形勢催生行業兼并重組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2015年是全球糧價連續第4年下跌,同時創下了7年來的最大跌幅。”主持人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段又生,首先分析了全球糧價的總體形勢。段主任說,我國糧食產量自1998年后出現下滑以來,一直延續到2003年。為了鼓勵糧食種植,國家取消了自古以來征收的土地稅,并逐步提高了大宗糧食的收購價格,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十二連增。然而,糧食豐收加之糧食進口導致糧價下跌,從而影響了農民在種子和農化產品上的投入。

    2014年以來,全球主要種業公司收入停止增長,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出現了明顯下滑;2015年,全球六家主要農化公司平均收入下降了15%,其市場份額縮小。不可否認的是,六大跨國公司在上游研發和下游渠道銷售領域都具有相當領先的優勢,然而在發現新活性成分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低迷盤整的背景下,巨頭們依靠專利過期產品及既有市場規模難以維持業績增長,所以抱團取暖成為共識。于是,近期六大跨國公司不約而同而且在相當集中的時間內完成了相關兼并重組的簽約。首先是杜邦和陶氏宣布合并,繼而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最近,拜耳高調收購孟山都。

    六強或將成為四強,全球市場的壟斷格局進一步加深。四川省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井泉指出,在農化市場,拜耳+孟山都占全球市場的27%,先正達+中國化工占據23%,杜邦+陶氏占16%。而在種子市場,拜耳+孟山都占全球市場的22%,先正達+中國化工占6%,杜邦+陶氏占16%。通過并購,跨國公司更加聚焦行業的發展,從而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更強的技術創新能力,更加豐富的產品線,以及超強的企業競爭力等。

    銀河證券首席研究員裘孝鋒說,目前各行各業集中度都在不斷提高,農藥行業也不例外。他認為,從時間上看,最近全球農產品價格呈現復蘇跡象,農藥價格也陸續抬升,所以未來的半年到一年時間將是整合的較好時段。

    郭井泉認為,跨國公司的并購給國內企業帶來的挑戰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挑戰和機遇永遠是并存的。

    一方面,跨國公司在不斷地兼并重組,通過合作加強競爭;另一方面,國內企業一直處于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的無序狀態。在如此嚴峻的市場態勢下,國內企業應走向何方?

    抱團取暖成為行業發展強音

    近20年來,全球農化行業逐步衍變成壟斷格局。在全球農化企業抱團取暖的新形勢下,全球六強更將衍變為四強。全球市場形成了中國、美國和歐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裘孝鋒解剖了六強變四強的核心考慮,他說,首先是贏得更多的融資機遇;其次是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新一輪競爭需要巨大的研發費用,農化領域基于基因編輯的種業競爭剛剛開始,所以跨國公司開始著手準備。

    南方略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祖軻對六強變四強的并購衍變非常震驚。他認為,如此巨大的企業仍去并購,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起碼他們認為,自己還不夠強大,還需要合作,還需要相互學習。他說,跨國公司的并購給我們帶來了幾點啟迪:強強結合,更加強大;合并后的公司將各自的優勢發揮得更大,形成真正的互補;競爭更加有序,而不是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價格戰;新的一輪行業競爭的風暴即將出現,從而引發馬太效應,強者恒強。他說,未來,我們的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困難。

    四川省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也認為,國際并購對我們的壓力很大,福華還不是上市公司,還沒有構建好資本平臺。

    與此同時,國內農化企業的并購也較為活躍,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文戈于2015年10月加盟該公司,之前曾在揚農化工工作了15年。他說,輝豐上市之后做過很多并購,但不能算是行業的玩家。如果重新審視輝豐的并購,不能與目前大型企業的并購相提并論。中國企業的發展階段和層次與國際跨國公司差距較大,但我們要找到方法與世界市場相接軌和抗衡。

    段又生也認同這樣的并購差距,他說,跨國公司的并購往往看得比較遠,能看到5年甚至20年之后的發展趨勢,而國內企業的并購往往是目前需要什么就并購什么,看不到10年、20年后的發展景象。

    中國化工并購先正達是中國農藥發展史上最大的并購案,也是中國農藥界最熱的話題。金文戈認為,此項并購非常具有挑戰性且意義重大。因為以中國企業目前的能力、以中國企業家目前的素質和眼光還無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目前中國公司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最佳方法,從而大大縮短與國際一流企業的差距。

    郭井泉對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也比較支持。他說,如果我們自己去開發這樣的企業,可能50年也未必能開發出具有這樣的核心技術、全球市場占有率的公司,所以此項并購對我們國有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他希望,國家能正確看待此次并購,把它樹立為國內農化行業的標桿,從而去影響國內的其他企業,這將對我國在農藥行業的發展,對我們民族在農藥領域的進步都有很大價值。

    裘孝鋒也認為,如果沒有中國化工并購先正達,國內企業在這一輪競爭中將處于落后的局面。他說,在農化行業低迷時期并購,還是比較有益的。據裘孝鋒報料,國資委有意將中國化工與中國中化進行合并。一旦整合成功,將打造成中國本土的超級大公司,對內、對外形成一個大的壟斷平臺,有效應對跨國公司的競爭。

    深度融合提高核心競爭力

    郭井泉在農化行業從業20多年,其中在跨國公司工作了20年,親身經歷過兩次被并購。他說,企業的發展是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為了達到一定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就必須將其市場、產品、技術、人才和管理等更好地整合起來,這種資源整合不單是企業自身的整合,同時如果能整合其他企業,把這些資源整合到一起,就能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為此,郭井泉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要考慮產品的互補性;第二要考慮把競爭市場如何變為自己的共同市場,企業人才如何更好地整合利用,企業并購后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的重新再建和企業管理的挑戰。如果沒有文化再建、沒有管理上的認真整合,并購只能是表面上在一起了,而本質上還是分開的。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跨國公司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他們非常注重把市場更好地整合在一起,把技術更好地優化起來,把人才充分利用起來,然后公司把他的新文化、新的發展方向和新的管理措施更好地整合起來。如果能考慮到這些因素,并購將會是成功的。

    劉祖軻在評價諾普信對常隆的收購時說,收購常隆本是諾普信非常前瞻性、互補性的產業鏈延伸的大手筆,然而,實際情況給諾普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說,并購一定要放大對方的團隊,穩定對方的團隊,讓對方燃燒。如果將一方的基因強行植入另一方,可能會讓對方縮小、業績下滑。

    草甘膦企業或將引發行業并購潮

    自2008年以來,草甘膦價格便一路下滑,目前國內噸價為1.70萬元左右,虧損的企業很多。可以說,國內草甘膦企業儼然進入寒冬。在此形勢下,草甘膦企業有沒有想到抱團取暖,實現快速并購?能否形成年產超過30萬噸的巨頭?

    對此,張華認為,每個企業都在想抱團取暖,不過,很可能還沒到最差的時候。他說,福華隨時考慮并購或被收購,但必須把行業帶向可持續發展,發揮各自的長處,放大各自的互補性。

    福華是國內草甘膦生產企業的龍頭,公司雖入行較晚,但發展迅猛。張華說,2006年剛入行時,草甘膦產能才1,000噸,2013年達到12萬噸,目前公司正進行節能技改和工藝優化,以提高自動化程度,從而進一步將產能擴大到18萬噸。產能放大至18萬噸不是靠擴建,而是依靠節能技改和工藝優化。但所有這些產能能否發揮出來,還要看市場情況。

    據張華介紹,2008年,草甘膦生產企業有100多家,2012年正常開工的企業約10家,現在能夠正常開工的可能不足10家。目前國內草甘膦形成了幾個巨頭間的競爭。張華分析認為,草甘膦行業的并購是可能發生的,因為這是一個聯合的時代,而不是一個零和的時代。他說,然而并購不是簡單的產能合并,而是市場更加有序,互補性更強。

    福華正在考慮幾個合并對象,張華說,他們一定要精心挑選,如果合作,一定是全球范圍內的,而不僅僅是在中國。要看市場的互補性,包括產業的互補和人才的互補。

    創新是破解產能過剩的法寶

    張華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產能過剩是因為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好的研發技術和團隊。而跨國公司往往會將每一個品種做到極致,而不是最大。他說,福華在研發上投入很多,將來在研發上還要更深入投入,公司將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簽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創建幾個研發中心,從而做出顛覆性的研究。據張總介紹,福華這幾年一直在不停地投入,不停地升級改造,公司儲備的新產品也不斷呈現。

    輝豐近幾年的發展較快,業績增長幅度較大,尤其是制劑市場的增長引發關注。據金文戈介紹,創新是輝豐近幾年工作中的重點,包括劑型開發和應用技術方面的創新等。他說,輝豐在制劑創新和登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注冊專利這幾年逐漸取得了一些成果,從而推動了公司業績的增長。

    金文戈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創新,不能再在低水平、同質化的路上走下去。

    權衡并購對行業影響的利弊

    段博士在談到跨國公司并購對我國農化企業的影響時,大咖們更多地認為,利大于弊。

    張華首先贊成利大于弊,但他覺得壓力很大,我們必須自己去思變。

    金文戈也認為是利大于弊,他說,如果沒有能力玩下去,那就出局。

    郭井泉說,我們應該正面地看待和擁抱這樣的并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應盡量考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在具有資源整合能力的情況下,考慮并購,同時并購要有國際視野。

    金文戈認為,并購應該是你情我愿的水到渠成,要讓并購變得很坦然,才能體現企業的價值。

相關閱讀
新《農藥管理條例》6月實施,這幾類農資店將受“牽連”
麥草畏除草劑:對相鄰農作物可產生藥害
購買農藥、肥料等將實名登記,相關草案正在征求公眾意見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