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發布《2017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預計2017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為偏重發生年份。其中,小麥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等流行性和遷飛性病蟲害重發風險高,水稻螟蟲、水稻紋枯病發生區域廣、危害重,稻瘟病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

據監測,“兩遷”害蟲2016年秋季回遷蟲量偏少,比2015年減少46%。2016年冬季,華南、江南大部分稻區氣溫偏高,對“兩遷”害蟲越冬總體有利;2017年春季部分南方地區降水偏多、氣溫略偏低,有利于“兩遷”害蟲遷入發生危害;其他早稻種植區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對“兩遷”害蟲遷入無明顯不利影響。預計2017年稻飛虱總體偏重發生,其中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稻區局部大發生;稻縱卷葉螟總體中等發生,其中福建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和湖庫稻區偏重發生。
二化螟2016年越冬蟲源基數偏高,全國蟲源面積接近2015年,華南、江南稻區有效蟲源面積分別比2015年增加8.1%和6.1%。華南、江南、長江中游、東北大部分稻區畝活蟲數為2500~4400頭,湘中南局部地區二化螟畝幼蟲量高達4萬~5萬頭。預計2017年水稻螟蟲總體中等發生。其中,二化螟在江南、長江中下游單雙季稻混栽區和西南北部、江淮西北部稻區偏重發生;三化螟在華南和西南稻區中等發生;大螟在長江中下游部分稻區呈上升趨勢。
在水稻病害方面,預計2017年水稻紋枯病在南方稻區總體偏重發生,其中湖南、湖北等局部稻區大發生,北方稻區中等發生。主要原因:一是目前我國各稻區主栽的粗稈大穗高產品種多為感病品種;二是氣象條件和種植制度適合水稻主產區紋枯病菌越冬和發生危害。此外,稻瘟病總體中等發生,其中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東北稻區有偏重以上流行風險。
2017年小麥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趨勢預報指出,2017年春季,大部分麥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長江中下游、黃淮大部分麥區在抽穗揚花期出現連陰雨天氣概率高,且霾日偏多,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加上部分常發省份赤霉病菌對常用藥劑抗性不斷增強,影響預防效果,會加重赤霉病流行的程度。其中,安徽和江蘇沿淮及其以南、湖北江漢平原、浙江北部、上海沿海麥區有大流行的風險,長江中下游其他麥區、黃淮麥區有偏重流行的可能,華北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麥區可達中等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