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農藥(行業)市場發展述評及趨勢分析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2-4 10:47:00 |
從農藥行業經濟運行來看,我國農藥行業營收和利潤已告別了高速成長期(2位數增長),目前進入低速成長階段。現階段行業基本面雖得到一定程度的企穩,行業流動性也得到較大改善,但可盈利水平提升仍呈現滯漲,受供給側改革、環保核查以及人民幣貶值等多因素影響,供給側價格上漲,可是需求面顯得很平靜,未來一段時間更要警惕需求的惡化。 農藥作為傳統的化工行業,面臨諸多威脅,如我國產能過剩問題依舊嚴重,研發投入不高,農藥創新與成果轉化存在嚴重脫鉤,這些也造成我國農藥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值得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去探索。尤其當下環保監管重拳不斷出擊,再加上地毯式的排查,企業必須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另外,我國農藥行業深度參與全球化,過度依賴出口,需警惕要素成本(勞動力成本、資源成本上升)削弱行業競爭力。危機中也孕育著機會,如低油價、種植結構調整、全球化“一帶一路”;產品路線及工藝重大變革、行業重大重組并購,也同樣孕育著很多機會。可以說,目前農藥行業企穩復蘇才露尖尖角,尤其是我國龍頭企業專注優勢領域,緊跟全球熱點產品和新品、關注次新產品的市場機會,同時做好資金鏈和產業鏈的功課。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的植保水平,可以說,我國農藥行業仍然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對農藥行業(市場)進行評價,分別是:農藥行業經濟運行狀況、農藥市場供應情況、國內外庫存水平、農藥出口態勢以及農藥大宗行情走勢,并對影響農藥需求主要因素進行概述,對2017年農藥市場進行預測分析,供業內人士參考以及交流。 1、農藥行業企穩,子產業呈現分化 從我國農藥行業運行主要指標來看,農藥行業出現了經營企穩回升,2016年前10個月我國農藥實現營收3008.19億元,同比增長6.3%,行業盈利190.37億元,同比增長6.5%,營利實現了雙增。相比上年同期,行業較多經濟指標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從表1可以看出:虧損企業數、虧損企業虧損額基本和2015年持平,應收賬款仍有壓力,這也是行業的頑疾;產成品、存貨水平處于較低水平,企業庫存和生產的壓力減緩,三費中財務費用得到較大的改善,從負債水平和負債率來看,企業債務存在較大的壓力,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來看,恢復到7%水平,可以說行業企穩還是較為明顯,可子產業呈現分化。收入方面,化學原藥制造業營收同比微增5.2,生物農藥大幅增長15.8%;利潤方面,化學原藥制造業同比微增4.4%,生物農藥大幅增長23.4%。 2、農藥供應市場穩定,供給結構逐步改善 相比國際農藥供應比例,我國殺蟲劑供應比例偏高。近些年來,我國農藥供應進行了結構調整,而且效果明顯,那就是除草劑微增,殺蟲劑向下調整,殺菌劑供應明顯增加。2016年我國農藥供應態勢得到了延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前11月,我國農藥產量為345.1萬噸,同比微增1.9%;除草劑產量為164.5萬噸,小幅增長2.4%,殺菌劑產量為18萬噸,同比增長8.9%(詳情見表2、3)。近幾年我國殺菌劑供應充足,供應穩中有增,從2010年的16.76萬噸增長至 2015年的18.2萬噸。我國殺菌劑主產區集中在江、浙、皖一帶,這三地殺菌劑供應量占全國近8成左右,2016年產量供應上,寧夏、江西以及安徽殺菌劑產量增幅都超過20%以上,預計2016年我國殺菌劑供應達到20萬噸,同比增長約10%,未來我國殺菌劑供應總體仍然呈現上升的態勢。 3、國際庫存低位,補庫存需求強烈 2016年前10個月,我國農藥企業整體庫存為30.16億元,環比下降,預計全年同比微降,我國農化巨頭庫存持續下降。農藥行業去庫存結束,進入補庫存階段,選取國內11 家以農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對其存貨周轉天數進行研究發現,2012 年以來連續4年行業存貨呈增長趨勢,2016 年二季度存貨周轉天數明顯改善,雖然三季度略有回升,但存貨周轉天數下降趨勢不改(詳情見圖1)。具體企業來看,僅有兩家處于業務轉型和業務擴張期的企業(揚農化工、聯化科技)存貨周轉天數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其余企業存貨周轉天數處于下降趨勢。依據存貨周轉天數,2015 年底到2016年一季度是我國農藥行業的庫存高點,存貨周轉天數較長,在2016 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出現明顯好轉,去庫存已經接近尾聲,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觀。 全球農化巨頭將進入新一輪補庫存周期。以全球農化巨頭存貨數據為例,先正達年末存貨從2013年底持續下降,2015年底存貨下降至 43.45億美元,2016年半年報顯示庫存下降至39.45億美元。孟山都季末存貨自2015年底連續3個季度出現下滑,2016年底存貨32.41億美元,目前存貨為2013年11月以來新低;杜邦2016年二季度末庫存下降至47.56億美元,目前存貨為2012年1月以來的新低;2016年二季度末拜耳庫存下降至83.34億歐元,同比下降5.62%;巴斯夫2015年底存貨下降至105.91億美元,創下四年來的新低。經歷近2年多的去庫存周期后,國際農化巨頭已完成去庫存,進入新一輪補庫存周期,有望提振對農藥原藥的需求,加大從國內進口力度。 4、我國農藥出口復蘇跡象明顯 我國原藥出口到國際農化巨頭那里,經過制劑以及銷售環節,到兌現成最后的銷售業績,通常需要一年左右的周期,因此我國農藥的出口數量往往領先全球農藥市場一年復蘇,可以作為一個現行指標來觀察全球農藥行業增長情況。 2016年我國農藥出口數量同比增速從負到正,出現反轉,且逐月增大。從數據來看,2016年10月同比增速為13.70%,相比于2013年的20%以上的增速,絕對數值不大,這主要與草甘膦等除草劑的出口量的急速增長帶來統計數據的干擾有關。2005年草甘膦出口數量為5.8萬噸,2015年出口量為52.64萬噸,占國內2015年出口數量的35%,增長9.07倍,遠超同期農藥出口數量增速,2015年除草劑出口數量占農藥出口總量的近70%。因而農藥出口數量同比增速的走勢與除草劑增速走勢基本一致,隨著除草劑出口體量增大,增速放緩,單看農藥出口數量同比增速,很難判斷出農藥出口市場的走勢。 殺蟲劑、殺菌劑出口數量月度累計同比增速為正,且逐月增大,出現明顯反轉,從增速的絕對值來看,2016年10月殺菌劑出口數量同比增速為26.29%,2016年月度同比增速基本穩定在 20%以上,強于2012~2015年的同比增速,但考慮到殺菌劑在我國農藥出口數量占比僅10%左右,增速較快與基數較小相關。2016年10月殺蟲劑出口數量同比增速為15.51%,更能代表中國農藥出口的情況,出口增速表現出明顯的行業復蘇,強于2012~2015年的同比增速。 從表4可以看出,2016年我國農藥出口數量和金額復蘇跡象明顯。2016年1~10月份,我國農藥出口國家和地區排名前30位國家中,出口金額超過1億美元有10個國家,分別為巴西、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合計24.9億美元,占總量55.2%。農藥各大洲的主要出口市場分布:亞洲13個,依次為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巴基斯坦、日本、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土耳其、伊朗、韓國、菲律賓,合計出口30.89萬噸,貿易額達12.19億美元;非洲4個,依次為尼日利亞、加納、南非、科特迪瓦,合計出口10.04萬噸、貿易額達2.4億美元;南美洲6個,依次為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烏拉圭、巴拉圭、智利,合計出口23.7萬噸,貿易額達10.18億美元;北美洲2個,依次為美國、墨西哥,合計出口10.17萬噸,貿易額達5.99億美元;歐洲4個,依次為俄羅斯聯邦、比利時、烏克蘭、意大利,合計出口5.78萬噸,貿易額達2.93億美元;大洋洲1個,澳大利亞,出口8.47萬噸、貿易額達2.85億美元(詳情見表5、6、7、8)。 中國出口到美國農藥產品Top10分別為:草甘膦、麥草畏、甲磺草胺、氯磺胺草醚、百草枯、聯苯菊酯、硝磺草酮、百菌清、氨氯吡啶酸和阿維菌素,合計共4.7萬噸,占出口美國農藥總量的57%,貿易額達2.6億美元,占總額的47.2%。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農藥產品Top10分別為:草甘膦、氟樂靈、百草枯、烯草酮、炔苯酰草胺、2甲4氯、吡蟲啉、氨氯吡啶酸、野麥畏、草銨膦,合計共6.7萬噸,占出口澳大利亞農藥總量的79.5%,貿易額達1.8億美元,占總額的62.9%。中國出口到阿根廷農藥產品Top10分別為:草甘膦、莠去津、甲磺草胺、高效氟吡甲禾靈、烯草酮、百草枯、麥草畏、2,4-滴、咪唑乙煙酸、氯磺胺草醚,合計共5.3萬噸,占出口阿根廷農藥總量的87.4%,貿易額達1.9億美元,占總額的79.5%。 5、總體行情和大宗價格走勢分析 從我國農藥出廠價格指數來看,2016年價格的低點出現在8~9月份,之后就出現不同程度反彈(詳情見圖5)。根據安徽中農縱橫農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監測的70多種農藥大宗和中間體價格來看,我國農藥品種9成以上出現集體反彈。比如,草銨膦價格反彈近3成;更有甚者出現反轉,比如草甘膦、百草枯、吡蟲啉,2,4-D;逆勢大漲的有百菌清,也有表現平淡品種,麥草畏全年波動不大,農藥整體價格重心處于反彈的通道中。安徽中農縱橫農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張波認為,農藥出現不同程度反彈,是農藥供給側改革成效的集中反應,也是環保受限、人民幣貶值推波助瀾的結果。 1. 草甘膦依然是除草劑市場的風向標 從價格表現來看,草甘膦從年初2萬元/噸,大漲至2.5萬元/噸,目前草甘膦價格呈現高位盤整,企業惜售情緒濃厚,供應商主流報價上調至2.6~2.7萬元/噸,市場主流成交上調至2.45~2.5萬元/噸,港口FOB主流價格至3500~3550美元/噸,受到原粉價格上調過快的影響,制劑生產商謹慎報價接單,多以完成前期訂單為主,原藥大漲已經傳導到制劑上。200升裝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實際成交至12000~12300元/千升,港口FOB至1700~1750美元/千升;200升裝62%草甘膦水劑成交至15300元/噸,港口FOB至2100~2150美元/噸;25公斤裝75.7%顆粒劑主流價格至23000元/噸,制劑漲幅都超過10%以上。草甘膦在傳統銷售旺季期間,伴隨國內環保執行力度的持續加碼,主要原料供給趨緊,草甘膦價格有望持續上漲,產品價差有所擴大,帶動生產企業較大業績彈性。目前,我國草銨膦市場持續供應緊張,95%草銨膦原藥報價上調至16~17萬元/噸,主流成交穩定至15萬元/噸,200升裝20%草銨膦上海港主流報價上調至4~4.1萬元/千升,實際成交3.5~4萬元/千升。短期看,草銨膦價格預計會維持高位盤整,春節過后,不排除價格下滑的可能。百草枯供應緊張,市場“有價無市”,200升裝42%母液主流報價至16000元/噸,主流成交價格12000~13000元/噸。目前,麥草畏市場平穩,98%麥草畏原粉華東地區主流成交價至10.7~11萬元/噸,相對于年初13萬元/噸呈現反彈無力;200升桶裝480克/升水劑上海港提貨價至7萬元/噸,麥草畏市場有望維持低位震蕩的格局,其他除草劑品種相對比較平淡。 2. 殺蟲劑需求總量呈下降趨勢,價格彈性小 殺蟲劑價格彈性較小,相比年初,殺蟲原藥市場整體價格是下跌的,可是也不乏熱點產品,比如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啶蟲脒出現瘋長行情,啶蟲脒由年初的9.2萬元/噸漲到12萬元/噸,漲幅接近3成;吡蟲啉和啶蟲脒比較類似,由年初的9.2萬元/噸漲到12.3萬元/噸,漲幅超過3成;吡蟲啉、啶蟲脒原藥維穩乃至上漲,是集霧霾、環保、安全,開工負荷較低等多個因素疊加促成的。短期看,吡蟲啉、啶蟲脒有望維持高位盤整。其他價格反轉的產品還有,氟蟲腈從年初的35萬元/噸漲到45萬元/噸,吡蚜酮從年初的12.5萬元/噸漲到14.55萬元/噸,噻蟲嗪由從年初的7.6萬元/噸漲到8.5萬元/噸。其他品種漲價較小,甚至下跌10%,比如螺螨酯受產能過剩影響,由14.5萬元/噸跌至13.0萬元/噸。 3. 殺菌劑市場穩中有升 從農化巨頭殺菌劑研發數量,以及全球殺菌劑新上市、新登記的加快,一方面是由于殺蟲劑市場增長疲軟極大降低巨頭公司開發新型殺蟲劑的動力;另一方面,農化巨頭在除草劑領域將繼續開展“種子+農藥”戰略,將更大精力用于新型種子的研發,殺菌劑將成為各農化巨頭爭相角逐的新戰場,世界農藥巨頭逐鹿全球殺菌劑市場的直接結果是其銷售額占農藥市場總額的比重不斷提高。2016年我國殺菌劑出口情況向好,勢頭好于除草劑、殺蟲劑,呈現“量價雙增”的態勢,2016年1~10月份,我國殺菌劑出口8.6萬噸,同比增長26.3%,出口金額達到42495萬美元,同比增長17.2%。殺菌劑多數產品價格比較穩定,和年初相比,我國戊唑醇現價為8.37萬元/噸,上漲22%;吡蚜酮現價為14.5萬元/噸,上漲16%;丙環唑現價為11.55萬元/噸,上漲14%;百菌清現價為3.4萬元/噸,上漲13%;三環唑現價5.4萬元/噸,上漲8%;嘧菌酯受產能過剩影響,出現10%左右下跌;吡唑醚菌酯受供應緊張,價格短期呈現高位盤整,其他品種表現相對穩定。 6、未來影響農藥行情的主要因素 全球農藥市場驅動因素包括耕地面積的增減、人口增加以及作物增產需求增加、轉基因種子批準以及種植推廣預期。此外,監管機構如環保署等頻繁出臺嚴格的法律規定,通過控制農藥用量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增強消費者對于農藥消費的環保意識,這些將放緩對化學農藥的需求增長速度。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關于轉基因作物應用情況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上升至2015年的1.797億公頃,生物技術僅用20年時間便取得100倍的增長,這讓此項技術成為近年來應用最為迅速的農作物技術,也反映出農民對生物技術作物的滿意程度。過去二十年間,農民因轉基因作物的發展獲得了超過1500億美元的收益(詳情見表9、圖6)。 未來農藥發展中國家將獲得較快增長,如南美地區(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及亞洲地區農藥市場將會呈現較快增長,美國、歐盟等成熟市場將繼續保持銷售增加,市場增長源自農業、商業、消費三方面對農藥需求的增加。 農業供給側改革政策將對農藥產品產生影響。根據往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農產品價格、種業改革、種植結構調整,土地改革等領域將成為關注的重點。未來農業供給側改革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定位分類會更加細化,轉型升級最終是為了實現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過去發展農業總是重視效益,但未來要強調質量放在第一位,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其次,農村金融創新改革也有望在2017年取得突破。隨著各國環保力度的加強,以及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性重視程度的提高,農藥正朝著環境友好方向發展,即農藥品種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產過程清潔,那么高效、安全、環保農藥產品容易被消費者青睞,也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7、17年我國農藥新一輪景氣周期或將啟動 根據Phillips Mcdougall全球農藥市場規模同比增速數據,2000年以來全球農藥行業可歸納為遵循大體約5年一輪的景氣周期(其中2年景氣向上,約2~3年景氣向下),全球亞洲和拉丁美洲占農藥市場份額的5.5成。拉丁美洲部分非耕地通過墾荒轉化為耕地造成種植面積增加,進而帶動了農藥需求的擴大;亞洲地區則是因勞動力成本提升,農藥(尤其是除草劑)替代部分人工引致的新增需求。拉丁美洲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為3.5%,亞洲2.6%、歐洲2.8%、北美3.0%,目前拉丁美洲已成為全球農藥需求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目前,全球農產品價格低位運行,全球農藥庫存低位,宏觀經濟、地方政策、天氣等多種復雜因素皆會影響農藥行業景氣變化,其中農作物價格的波動與農藥行業經營情況相關性高,綜合以上因素,2017年將我國農藥新一輪景氣開始啟動,屆時企業盈利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8、結語 目前中國農藥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單純依靠刺激內需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國內大量農藥品種的開工率在50%上下浮動甚至更低,而產能過剩引發的惡性競爭,拉低產品出口價格,造成大量有限資源的低價流失,加大國內環境壓力,甚至會引發國外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筆者認為,國家多利用行政、市場和經濟多重手段共同推進農藥產業結構優化,提高行業集中度,甩掉代工的帽子,擴大研發投入和以及成果轉化效率,提高我國農藥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化的比例,達到促進農藥行業轉型升級目的,從而實現我國農藥行業可持續發展。 備注:本文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wind、農業部、安徽中農縱橫農化數據部、ISAAA以及公開資料。 |
![]() |
![]() |
相關閱讀 |
作物噴施多效唑,用量分別是多少?記住這些數字,別再錯了! |
貴陽前七個月農藥抽檢合格率超九成 |
當前殺線蟲劑產品登記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及相關參考建議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