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藥行業供需矛盾凸顯,企業如何破局?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3-21 15:18:00 |
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共15個省市開展環保督察工作,許多化工企業停產限產…… 2017年伊始,中央環保督查組表示,將對剩下的15個省份進行環保督查全覆蓋……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2017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各地方政府積極部署2017年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力度…… 環保門檻越來越高,安全生產要求越來越嚴,不合規的化工企業要么整改,要么淘汰。農藥行業作為大化工的一個重要分支,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影響。最突出就體現在今年開年以來的供需矛盾方面:一方面有的農藥產品缺貨嚴重,價格飛漲,另一方面有的產品產量依然過剩,這在原藥供需方面尤其明顯。農藥行業新聞關鍵字隨便一搜,就是以下結果: 作為農藥企業,如何能在這樣一波又一波的市場湍流中“獨善其身”?又如何在環保和安全的雙重高要求下緩解成本上升,效益捉襟見肘的壓力?小編認為,企業除了向外使力,加強市場推廣力度,努力擴大銷售,也應做足內功,從供應鏈上挖潛力。 原材料供應不足?產品庫存過剩?供應鏈幾大環節尋突破! 源頭破局之研發與工藝優化 研發是企業供應鏈上的源頭環節。如果原材料緊缺導致原藥生產銷售鏈條不暢,那么該原料是否必需?能否從研發角度找到取代方案?如果能夠短期內找到同等成本、同等產率的另一貨源充足的原料進行替換,或者通過工藝優化提高產率,降低原料使用量,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貨源緊缺的問題——當然,研發替代方案和工藝優化需要經過小試、中試、放大試生產等多環節嚴格論證,同時還需要和本質安全、環保、健康掛鉤,耗時較長,也許無法及時對市場的需求做出響應,但可作為常規備選方案。 過程破局之供應商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原材料供應緊張,很大程度上直接原因在于原有供應商因環保或安全等問題被停產限產,或者現有供應商是合規的,但因為其他同原料供應商生產受限,迫使現有供應商供貨緊張。那么首先,在最初進行供應商選擇時就應當考量到該供應商的生產資質和合規性等問題,并且為同一原料選擇2-3個備用的供應商,以防貨源緊缺時出現斷供現象而限制生產和銷售運營。 過程破局之價格的把控 市場經濟下,“貨緊”即意味著“價揚”,但企業是否一定要為高價原料買單?其實有很多措施可以預先防范,如長期的采購訂單合同在制訂時可考慮到未來的漲價因素并納入到合同條款當中;如果在貨源緊張的“非常時期”,可以通過談判與供貨商達成一致意向,盡量規避賣方市場中的價格風險。 過程破局之生產計劃(預測) 企業在做生產計劃時,要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促進營銷、生產、采購和供應商之間的協同。供應鏈的一大挑戰,就是企業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多重博弈,造成信息不對稱,導致“牛鞭效應”。比如客戶的預測是100,銷售想,萬一需求更大怎么辦?就告訴計劃是120。在計劃眼里,銷售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萬一需求多了怎么辦?這就預測140。到了采購,140變成160。供應商與采購也是同樣的博弈,最后變成180。多個數字驅動下,供應鏈注定沒法協同,成了供應鏈的頭痛病。如何消除職能部門之間的博弈,減小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庫存、成本和浪費,提高交貨效率和客戶滿意度,成為規模以上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的新挑戰。 |
![]() |
![]() |
相關閱讀 |
2011年12月精喹禾靈原藥企業銷售情況分析 |
面對復雜多變的農藥市場,轉型升級之路如何走? |
2016中國農藥行業十大關鍵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