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3月下旬,國內整體尿素行情依舊不溫不火,往年春季價格“竄一竄”的操作機會久盼不到,迫使大多數經銷商已提早拋售手中本就不多的年前尿素庫存,以回避后期那些不確定的風險。事實上,自今年二月以來,由于受到包括環保檢查、鐵路運力調整、煤炭生產調控政策在內的種種客觀因素干擾,尿素及其上下游企業均遭受了較大影響。直接導致尿素春季內需呈現散、弱、遲的特點。

“散”指的是由于氣候多變以及政策頻出對經銷商心態的影響,采購行情多以輪動的形式出現,使得尿素缺少促漲動力;“弱”則指的是傳統農業春耕對尿素需求弱化,用肥結構調整削減尿素用量。農資公司以及基層經銷商也適度調整了儲備比例,剛需從量上被弱化。“遲”可以理解為兩方面,一方面說的是農業市場啟動推遲,另一方面則是下游工業用戶被環保政策限產后的需求推遲。至此,今年春季剛需利好已被上述干擾因素所削弱,尿素價格方面暫無從參考。尿素企業在銷售壓力面前頻頻妥協,已失去定價話語權,經銷商則趁機壓價。截止3月20日,尿素企業明穩暗降現象較為普遍。
3月17日印度發布新一輪尿素不定量招標,本月24日結標,有效期截至29日,船期為4月30日之前。要求采購總量中60%運到西海岸;40%運到東海岸,在到岸價相同的情況下,我國不具備發運印度西海岸的優勢,故以東海岸競標為主。換而言之,若印度此次招標最終成交100萬噸,我國最多也只能爭取40萬噸尿素的供貨權。至于價格方面,似乎也是有備而來,印度不久前就以3.7萬噸招標進行過試探,我國貿易商欣然提供了離岸價僅為235美元/噸的低價貨源,合算國內尿素集港價1560元/噸左右,明顯低于當時內銷價。而這想必也將成為印度本輪壓價的信心來源。
國內尿素市場因缺少集中采購以及后續剛需不足,已被業內看空。近期廠商間多以隨進隨出的模式操作。下游春耕備貨量相較往年確有減少且市場缺少價格參標。僅從慣性思維考慮,國內廠商在議價方面總渴望找到一些能被業內認可的價格標桿,并希望能得到市場接受,特別是在當前工廠普遍喪失信心的情況下。目前,以印度招標的離岸價作為內銷價格的最后“防線”雖顯牽強,但至少能引發市場共鳴。當然,無論是此番印度招標,還是國內經銷商短期議價,均在對當前大部分尿素企業主流生產成本線“下手”,意圖明顯。如此一來,若下游復合肥企業以及膠板行業復產繼續推遲或需求未能以集中采購的形勢爆發。國內尿素高價位將難以維持,內銷價暫向出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