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政策頻頻下發的當下,氯化銨行情一直比較低迷。據了解,7月份,生產廠家的定量依然較小,新單也不多,走貨不順。為了可以多些訂單,不少廠家實際成交的優惠空間雖有一定程度的放寬,但依然無法改變整體市場的低迷。部分專家預計,進入8月,市場前景依然暗淡,下游成交量也堪憂。

在分析師譚俊英看來,雖然目前有些企業有漲價的預期,但是整體市場低迷以及供應量的充足使得這些預期難以實現。譚俊英表示,當下的環保監查始終是高峰話題,且執行力度較強,部分廠家受環保影響被迫限產或停產,貨源供應量有所減少。東北局部市場下游企業心理略顯慌張,提前儲備一些氯化銨待10月份使用;同時下游復合肥企業對低價的氯化銨已經接受,局部主產區陸續采購,生產廠家的實物庫存量有所降低,這支撐個別廠家氯化銨報價略漲,但對于這貿然漲價的舉措,下游比較抵觸,并不打算為此“買單”,價格只能尷尬回落。
譚俊英坦言,目前氯化銨貨源供應充足,據統計,截至目前聯堿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約70%,除了受環保檢查開工率被迫降低之外,多數廠家的生產負荷都較高,且仍有一定量的庫存待消化。而且下游需求量較低,環保檢查對于下游企業力度比較明顯,中小企業開工率直線降低,直接導致原材料采購的減少。與此同時,下半年的用肥量不大,又是高磷肥需求多,近年來淡儲的關注度降低,下游擔憂承擔風險,很少對各種肥料進行淡儲,由上述來看,氯化銨下半年的需求不會很多。
眾所周知,氯化銨最大的流向就是供應復合肥廠家作為原料肥,因此在目前這些企業加工量較低的情況下,原料行情的低迷也在情理之中。譚俊英提醒廣大氯化銨廠家,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理智對待行情,不要慌張,“病急亂投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遵循市場規律,合理安排產能才是減少損失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