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荒”“限氣”等詞語成為12月份的關鍵詞,受華北地區“煤改氣”的推進,今年10月份后天然氣供應頻頻告急,尤其是進入冬季采暖季節,為保證民生,政府多次采取了對化工企業限氣、停供的手段,化肥企業也難逃此劫,這對僵持中的復合肥冬儲影響會有多大?

首先,氣頭尿素企業產能降低,煤頭尿素價格飆升。目前我國尿素產能中,氣頭產能占比為22%。其中西南地區氣頭尿素占國內尿素總產能7%左右。由于目前天然氣供給緊缺及價格持續上漲,西南地區氣頭尿素開工率大幅降低。此外,由于天然氣價格飆升,氣頭尿素成本大幅攀升,推動尿素市場價格上漲,當然煤頭尿素產能也受益于成本優勢和天然氣緊缺帶來的氣頭產能縮減。據調查發現,限氣導致開工率偏低,多地尿素企業看好后期市場,主動拉漲報價,短短幾天,山東兩河地區小顆粒尿素主流報價由1700元/噸左右一路看漲至1800元/噸左右,后期仍上漲預期。
其次,復合肥企業開工率再次走低。一方面,受環保檢查影響,大型復合肥企業的開工率一直在低位運行,大型企業整體開工率在5成左右;另一方面受化肥價格大漲,下游對高端價格不接受,備肥不積極,企業新單較少,開工率不高。受兩方面影響,現多數大型復合肥企業的整體開工率僅在54%左右,同時近期再現“氣荒”,因臨近北京,京津冀等地區“煤改氣”的復合肥企業較多,受此影響,這些地區的企業開工率遭遇滑鐵盧,雖然局部已啟動天然氣儲備庫,但氣源緊張的現象短期內無法解決,關停的復合肥企業較多,目前河北、河南等地的復合肥企業開工率僅在2成左右。
最后,復合肥冬儲推進緩慢,企業在僵持中喘息。近期限氣的計劃并非僅僅影響氣頭尿素企業,磷酸一銨也受此波及,河南大部分磷銨企業處于關停狀態,原本行情疲軟的磷銨或許趁此機會還有回彈的可能,加之近期某硫酸鉀大廠的報價上漲,2018年1月1日環保稅的征收,對于復合肥企業來說,成本上的壓力不斷加大砝碼,報價在小心翼翼中緩慢上漲,雖然復合肥報價漲幅與漲價速度無法與原料的相比,目前的報價也僅在成本面上浮動,但下游對復合肥的高報價無法接受,冬儲備肥接近停滯狀態,復合肥市場行情在成本和需求間僵動,因此部分復合肥企業只好采取降低產能或短期停產來應對目前的僵局。
綜上可以看出,目前最難的不是原料企業,也不是基層用戶,而是處于“夾心餅”狀態的復合肥企業,兩面為難,但按照目前的化肥行情和企業開工情況來看,短期內復合肥的報價仍會在穩中趨漲,而需求的破冰還待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