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櫻桃常見病害的癥狀表現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1-22 14:41:00 |
在種植櫻桃樹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櫻桃褐腐病、流膠病、根莖腐爛病等病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櫻桃的品質和產量,給果農們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6種櫻桃常見病害的癥狀表現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褐斑病 褐斑病在發病初期形成針頭大的紫色小斑點,以后擴大,有相互結合,多呈圓形褐斑且有黑色小粒點病菌(這是與細菌性穿孔病的最大區別)。最后病斑干燥收縮,周緣產生離層,常由此脫落成褐色穿孔,嚴重的會提早落葉;葉斑病的特點是葉斑大而圓,多呈淺灰色或灰紫色,嚴重時也會導致落葉、落果。 防治方法:清掃落葉,消滅越冬菌源;謝花后至采果前噴1~2次70%代森錳鋅600倍,75%百菌清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等;采果后噴2~3次1∶2∶180~200倍波爾多液。 2、細菌性穿孔病 葉片受害后,初呈半透明水漬狀褐色小點,后擴大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1~5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圍有一淡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后面常溢出黃白色黏質菌膿。病斑脫落后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用量,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防澇,清除病葉落果,集中燒毀。發芽前噴4~5波美度石硫合劑,謝花后新梢生長期噴90%農用鏈霉素3000倍,90%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10%殺菌優水劑800倍液。 3、櫻桃褐腐病 櫻桃褐腐病是引起櫻桃果實腐爛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花受害到落花時才顯現,花器呈褐色、干枯,形成灰褐色粉狀分生孢子塊。幼果發病果面有黑褐色斑點但不軟腐;成熟果發病時,里面的小褐斑迅速蔓延發展,引起整果軟腐,成為僵果懸掛樹上。 防治方法:及時收集病葉和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菌源;不斷完善樹體結構、搞好采后和四季修剪,合理留枝,始終保持樹體有良好的通透性;花前、生理落果后噴50%速克靈1000~1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 4、流膠病 該病發生在櫻桃樹主干、主枝上。初期病部腫脹,隨后陸續流出透明、柔軟的樹膠。樹膠與空氣接觸后,逐漸由黃白色變成褐色膠塊,最后變成紅褐色的硬塊。病部易被雜菌腐生,使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腐朽,引起樹勢衰弱,葉片發黃,嚴重時整枝或全株枯死。果實流膠多由蟲傷和雹傷傷口發生,由果內分泌出黃色膠質糊在果面上,病部硬化,生長停滯,品質下降。 引起櫻桃樹流膠病的病因很多,既有真菌的感染,也有細菌的侵害,但更多的是由樹體傷害所引起的,如雹傷、蟲傷、凍傷和機械傷等。在高接換頭或大枝更新時,常易引起樹體流膠。夏季修剪過重、農藥藥害、結果過多、氮肥過量、土壤黏重、栽植過深、水分失調等,也能誘發流膠病。 流膠病的防治,應采取加強綜合管理,合理修剪、合理施肥、合理負載、疏松土壤、打破板結、防治枝干害蟲、預防凍害及機械傷害等綜合措施。病樹應在早春發病前刮掉流膠部位樹皮及木質,傷口涂刷石硫合劑原液消毒。老樹刮樹皮,樹干涂白,早春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300~500倍武邑菌素等,均可預防和減輕流膠病的發生。 病因目前尚不太清,多數認為是生理性病害。凍害、日灼、機械傷、水分過多或過少、施肥不當等都會導致流膠病發生或加重。多年生枝干受害,產生水皰狀隆起,直徑1~3厘米,以后有樹膠流出。 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防止凍、澇、旱害,健壯樹勢;做好樹體保護、減免傷口產生;每年于冬、春季進行2次樹干涂白,或是先涂刷殺菌劑而后涂白。對已發病的枝干,于萌芽前重點刮治,生長季隨見隨治。方法:用利刀刮凈膠塊(別傷形成層),涂腐必治3~5倍液、也可用縱割病斑、反復涂刷9281至冒泡的方法。在花后或生長季,樹上噴瘡孔凈1200~1800倍液或碧康800~1500倍液等,有利于減免流膠發生。 5、根頸腐爛病 多發生在5~10年生初盛果期樹上。土質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園以及用種子繁殖的砧木發病重。發病部位多從根莖開始,逐漸擴展到較粗側根的基部。病部先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使皮層組織受到破壞,逐漸潰爛,蔓延擴大后,形成層也腐爛,樹上部表現花量大、坐果少、果個小,部分枝延長梢極短,最終整樹死亡。 防治方法:嚴格選擇園地、注重土壤通透性;強化排水防澇設施;及時調查樹勢弱的植株,發現病株立即治療。可于旱春和6月中、下旬,往根頸處各涂抹1次腐必清乳劑3~5倍液或蘋腐速克靈2~3倍液等;涂藥后間隔20天左右,在樹干周圍做小樹盤,再進行1~2次灌根。藥劑有50%多菌靈或40%乙磷鋁300倍液,每次4千克/株,地下害蟲嚴重的還可加樂斯本1000倍液。 6、根癌病 也稱根瘤病。該病既危害幼樹又危害成齡樹,以根頸部發病為主,也可在根的其他部位發生。初期呈灰白色的瘤狀物,內部松軟,表面粗糙不平。隨腫瘤不斷增大,表面漸由灰白色變成褐色至暗褐色,表層細胞枯死,內部木質化,在瘤體的表面常發生一些細根。根瘤的形狀多為球形或扁球形,大小不等,大者直徑在15~20厘米。病樹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分表現為生長衰弱,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等。 根癌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細菌在自然界能長期生存于土壤中,因此,帶菌土壤是該病的主要病源。病菌由傷口侵入,從侵入至表現明顯癥狀,約需2~3個月。 此病除苗木傳帶外,田間靠澆灌、雨水和地下害蟲傳播。土壤高濕、微堿性、苗木傷根、地下害蟲多發病重。 防治措施:①建園時選擇傷根少、根系發達的苗木。傷根苗可用20%石灰水浸根消毒。②使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疏松土壤,增施有機肥,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及時排水,施肥時盡量少傷根系。③發現病樹時可挖土晾根頸,割瘤涂藥。可涂石硫合劑藥渣或50倍硫酸銅。或用400倍殺菌優灌根2~3次。 |
相關閱讀 |
怎樣防止黃瓜葉斑病的發生 |
預防棚室菜豆得根腐病必須注意的問題 |
板栗大小年該如何應對?有哪些防止措施?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