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氮肥行業近年苦不堪言,2018年一季度有望穩中向好 |
來源:農資傳媒 2018-1-27 9:21:00 |
記者從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2018農化行業年會上獲悉,2017年中國氮肥行業經濟效運行情況好于2016年。在需求增長、開工率下降、國際市場支撐等因素影響下,2018年一季度氮肥市場形勢有望穩中向好。 近幾年,氮肥行業可謂是苦不堪言。環保限產、成本高位、出口困難等多重因素,使得不少企業難堪重負。2017年,在市場倒逼下,落后產能快速退出,許多氮肥企業也紛紛進行生產結構調整,全年開工率持續低位。市場的倒逼固然令企業疼痛不已,但在疼痛之下,行業整體運營狀況出現了好轉,扭虧為盈,行業整體競爭力也有所提升,并在逐漸完成行業整體升級。 市場需求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2358 億斤,比2016年增加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2017年9月1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 ,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并將“以生物燃料乙醇為代表的生物能源”提高到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地位,指出“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是國家戰略性舉措”。玉米產乙醇比使用秸稈生產的纖維素乙醇每噸成本低2000元左右,玉米成為新一輪“熱銷單品”。隨著玉米價格走高,經濟效益好轉,農民種植積極性提高,玉米播種面積趨于穩定。國家統計局監測,2018年1月初玉米市場價為1770.2元/噸,同比增長17.4%。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穩中向好以及煤改電的推進,電力需求將保持增長,環保督察常態化,火電煙氣脫銷對尿素及合成氨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管加強,車用尿素在2018年將呈現快速增長,預計銷量將翻一番,達到約60萬噸/年。“據2018年1月9日調查顯示,全國尿素日產量12.33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漲3.02%,同比下降7.66%,其中,煤頭企業日產量11.02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漲3.6%,同比上漲4.68%,氣頭企業日產量1.31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下降1.62%,同比下降53.66%。”高力如是說。 開工率低位徘徊 高力表示,隨著冬季全國氣溫的繼續下滑,近期國內用電負荷繼續增加,冬季煤炭市場需求利好繼續釋放,且年末煤炭企業供應水平一般,社會煤炭庫存下降,支撐煤價進一步走高,另外,晉煤集團近期發出公告塊煤價格上調,可能帶動煤炭價格上漲。目前無煙煤主流到廠價格1330元/噸,價格與上周持平,同比上漲43.78%,比上月同期上漲12.52%;煙煤主流到廠價格770元/噸,價格與上周持平,同比上漲11.59%,比上月同期上漲5.48%;預計后市仍延續小幅上行態勢。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增加了煤頭企業的成本壓力。 當下的“氣荒”讓氣頭氮肥企業也受到了沖擊。據統計,2017年1-10月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8.7%,11月15日進入供暖季當天,日用氣量達7.2億方,超過2016年最高峰值(7億方/天)。隨著天然氣供應趨緊,化肥用氣量被削減,氣價上漲。高力告訴記者,2017年12月8日以后,為保障居民用氣,中石油、中石化要求部分區域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及化工裝置停產。西南地區氣頭氮肥企業目前開工率僅有15%。 除此之外,預計新增產能匱乏、環保安全壓力等因素將導致行業開工率在2018年一季度低位徘徊。 國際市場趨于平衡 高力介紹到,2017年一季度,中國出口尿素120多萬噸,其中約73萬噸發往亞洲及澳大利亞。而在低開工影響下,預計2018年中國一季度的出口量將低于10萬噸/月,這樣亞洲買家將面臨很大挑戰去尋找其他貨源來代替中國貨源。預計2018年中國一季度的出口量將低于每月10萬噸。根據2016年和2017年水平,預計1-4月份春耕期間尿素產量為1620萬噸,1-4月份出口量為40萬噸,春耕期間供應量3112萬噸。在中國尿素出口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國際市場供需趨于平衡,價格逐漸回升。根據CRU1月12日提供的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區尿素價格上漲。 另外,農業用肥減少,趨勢有望放緩,工業需求繼續增加,國際市場價格走高,出口有望恢復,原油帶動化工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也在支撐尿素價格堅挺。 |
![]() |
![]() |
相關閱讀 |
魯西化工:敢于“亮劍”,專注品質 |
淺談多地鉀肥走勢行情 |
2014年禹城市化肥價格將進入上漲周期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