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1-29 16:21:00
    

    甘薯小象甲,又名甘薯蟻象、甘薯小象鼻蟲,是甘薯生長期和儲藏期的重要害蟲。薯塊被害后,呈蜂窩狀,變為黑色或黑褐色,并誘發病害,造成腐爛,導致甘薯減產15%~20%,嚴重時可達30%~50%,甚至絕產。本文總結了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蟲害。

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生活習性

    甘薯小象甲在浙江1年發生3~4代。世代交替現象存在,春末夏初成蟲較多,秋冬幼蟲和蛹居多。無明顯生理滯育期,只要條件合適,全年都可發生。以成蟲、幼蟲、蛹越冬,很少以卵越冬。成蟲在薯塊、薯蔓莖葉、田間雜草、土縫、磚石下或甘薯窖內越冬,幼蟲和蛹在田間或窖內薯塊及薯莖內越冬。在3~4月溫度達到8℃時,成蟲開始活動,18℃條件下活躍,雨天、大風不利成蟲活動,溫暖、干燥、風力小則有利成蟲活動。

    甘薯小象甲成蟲怕強光,故白天多躲藏在藤蔓枯葉下等隱蔽處,在清晨和傍晚活動。成蟲爬行能力強,并有一定的飛翔能力,可作短距離擴散,一般能飛3~6m,借助風力可達2km以上,有假死性和趨甜性,耐饑力強,可延續150天左右。初羽化時體乳白色而軟,匿居薯塊內,3~5天后,體色變深,體軀變硬,爬出取食活動。成蟲晝夜均可活動、取食。白天藏在葉背面,為害主脈、葉梗和莖,也潛藏在地面裂縫里為害薯梗,黃昏爬出地面活動。羽化后5~7天,開始交尾,一生交尾多次。交配后2~10天開始產卵。卵產于外露薯塊表皮下居多。產卵時先以口器將皮層咬成圓形或長圓形小孔,卯產其中。通常一孔1卵,偶有2~3粒。產卵期15~115天,每雌蟲一生可產30~200粒。產卵最適溫度為27~32℃。成蟲壽命很長,在浙江樂清,第1~3代平均為25~35天,第4代(越冬)可達170天;卵期為5~15天。

    甘薯小象甲幼蟲整個階段都生活于薯塊或藤頭內。幼蟲孵出后即在薯塊和藤頭向內蛀食成彎曲的隧道,蟲體后方堆滿白色或褐色蟲糞。幼蟲在薯蔓內蛀食,一般向下鉆蛀成較直的隧道,并致被害處逐漸膨大,部分還可經薯蒂蛀入薯塊。每個隧道中一般僅有1頭幼蟲,每個薯塊少的有1~2頭,多的100頭以上。幼蟲期最短14天,最長32天,一般18~26天,幼蟲老熟在隧道末端化蛹,或向外蛀食到達皮層,咬一圓形羽化孔,然后在其附近化蛹。蛹期6~18天,一般7~14天。

    2、傳播途徑

    2.1 自然傳播

    成蟲爬行能力強,并有一定的飛翔能力,可作短距離擴散,一般能飛3~6m,借助風力可達2km以上。

    2.2 人為傳檣

    成蟲雖具翅但不善飛行,幼蟲則終生匿居在潛道中,不能自由遷移,主要以各蟲態隨種薯或薯苗的調運而遠距離傳播。其次,運載過有蟲薯塊及薯苗的工具和包裝物在使用后未經徹底消毒處理,也可攜帶隱藏其內的成蟲,傳至他處。

    3、發生規律

    春季氣溫回升后,越冬蟲開始活動。越冬成蟲于4月中下旬為外出活動盛期,第1代成蟲在6月中旬~7月上旬盛發;第2代成蟲8~9月初盛發;第3代成蟲在9月下旬~10月上旬盛發。

    甘薯扦插后,越冬代成蟲遷入薯藤上取食產卵,遷入的高峰期在扦插后7d左右,產卵盛期比遷入高峰期遲7~12d。一般8月中旬前成蟲在薯藤和藤蒂上為害產卵,以后各代成蟲鉆入薯塊上產卵繁殖為害。

    成蟲多產卵在1.5~2mm深處,少數產在莖蔓上,散產,每處1~2粒,每頭雌蟲可產卵100~200粒,幼蟲共4齡,歷期15~20d。老熟幼蟲在隧道末端或表皮下化蛹,蛹期6~10d。

    甘薯小象甲發生量和為害程度與氣候地形關系密切,凡干旱年份,造成薯壟開裂,有利于成蟲鉆到薯塊上產卵,暖冬和向陽山坡有利于成蟲越冬,因此為害較重。輪作比連作地受害輕;遲插甘薯比早插輕;土層深、基肥足比土層淺、肥不足、生長差園地為害輕;曬絲率高的品種比曬絲率低的品種輕。因為輪作和遲播地蟲口基數少,土層深、肥料足、生長好的薯塊不易外露;曬絲率高的品種質地硬,小象甲不易鉆入,所以受害輕。

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4、防治措施

    4.1 加強檢疫

    嚴禁從疫區調運種薯、種苗,對從外調運種薯、種苗要嚴格檢疫,一旦發現檢疫對象要全部燒毀。

    4.2 農業防治

    4.2.1 清潔田園。甘薯收獲后,及時拾凈臭薯、壞薯、遺株、殘蔓,集中漚肥,并在肥堆撒石灰粉,減少越冬蟲源和傳播。

    4.2.2 選栽抗蟲品種。提早在8月間收獲,能避開嚴重發生為害期,可減輕或避免損失。

    4.2.3 輪作和培土。嚴重為害區用玉米、水稻、豆類等非寄主作物大面積輪作1年以上,水旱輪作可壓低其為害,采用黏重土摻沙,沙土加泥,多施有機肥,及時灌水等措施,防止土地龜裂,適期培土可減少薯塊外露,減少成蟲侵入產卵為害的機會。

    4.3 生物防治

    提倡采用甘薯小象甲性誘劑誘殺雄性成蟲,以壓低田間蟲口基數為主。制作誘捕器,用可樂瓶改制。在瓶中部鉆1對直徑約3cm的小口,將鐵絲從瓶蓋直接穿入。其使用方法:在鐵絲上懸掛1個橡皮塞誘芯(鐵絲兩頭要打彎作鉤狀),在瓶底盛上5cm左右的洗衣粉水層。將誘捕器掛在1根固定在田中離地40~50cm高的木棍或竹竿上。667m2可懸掛2只誘捕器,采用棋盤式或梅花式排列。每個月換1次誘芯,每3~5天換1次洗衣粉水,以防發臭。在使用過程中誘捕器必須綁牢,以防大風、大雨將其打落。

    注意事項:除用于誘殺害蟲外,切勿將誘芯隨意放置,換回的誘芯必須帶回家中銷毀。

    4.4 化學防治

    4.4.1 誘殺成蟲。用鮮薯蔓扎成小團(200g左右)或薯片分別在40%毒死蜱乳劑5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劑液中浸3~6小時或12~24小時,撈起晾干,制成毒餌放于薯地上誘殺成蟲,可收到良好效果。誘殺應于甘薯收后成蟲越冬前(初冬)或甘薯種前成蟲越冬后活動時(早春)進行。初冬可用鮮薯蔓毒餌,早春宜用薯片毒餌。一般均勻放置50~60片(團)/667m2,置于預先挖好的小穴內,并在其上覆蓋碎瓦片或草團。

    4.4.2 插前浸苗。把將要扦插的薯苗在上述任一種藥液中浸濕,立即取出晾干扦插,可防治成蟲產卵為害。

    4.4.3 噴藥防治。田間成蟲發生期可選用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52.5%高氯毒死蜱乳油或2.5%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000倍液噴藥防治,以扦插薯苗的根基部及主莖部為噴藥重點。

相關閱讀
馬鈴薯疫病講解防治大講堂
靈芝曲霉病危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柑橘瓜褐蝽該如何防治?具體有哪些措施?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