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毛竹病蟲害發生特點、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
來源:網絡    2018-1-30 16:01:00
    

    毛竹病蟲害在毛竹生長期間非常常見,由于其種類繁多,農戶們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防御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毛竹病蟲害發生特點、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供大家參考。

毛竹病蟲害發生特點、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

    1、毛竹病蟲害預警預報

    毛竹病蟲害發生有一定規律,發病初期也很容易被發現,因此,要建立毛竹病蟲害預警預報機制,及時發現病情及時發出預警,讓竹農能夠聯合行動,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消除病蟲害威脅。林業和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做好技術指導,組織竹農聯防聯治,統一管理,統一施藥,這樣就可以有效切斷一些病菌傳播途徑,做到標本兼治。

    2、毛竹病蟲害綜合防治

    毛竹病蟲害防治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原則,抓住最佳防治時機,采取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蟲害控制在可以允許的范圍之內。

    防治方法要靈活多樣,主治兼治要搭配合理。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多種防治措施也注意協同使用。特別是要加強物理和農業防治的力度。要通過撫育管理,提升竹子長勢,增加其抗性,這是最積極有效的防治方法。另外,還要注意保護蟲害天敵,用生物防治的方式,這也是最安全最實惠的防治措施。

    3、毛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術

    毛竹病害防治要特別注意病原傳播,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帶病植株進入林地,從源頭切斷傳染途徑,這是毛竹病害防治的關鍵環節。

    3.1毛竹叢枝病

    毛竹叢枝�。˙alansiatake(Miyake)Hara)又叫掃帚病,病枝側枝叢生,枝節數增多,枝節間縮短,葉子退化嚴重,呈鱗片狀。5月~7月為發病盛期,病株會持續蔓延,幾年內,整株枯死。病原為囊菌病菌引起,可通過孢子由大風雨水等途徑傳播,或者是帶菌母竹造成。其防治包括造林前認真檢查,不讓帶菌病株進入場。加強撫育管理,砍伐老竹,松土施肥促進竹林生長。發現病株要及時剪除,集中焚燒。

    3.2 竹桿銹病

    竹稈銹�。≒ucciniaCortocopodes Berk. et Br)也叫竹褥病。病原為真菌,真菌擔子菌亞門、冬孢綱、銹菌目中的竹氈銹菌。病菌在竹稈黃斑中以冬孢子越冬,傳播途徑主要靠風讓病害蔓延。新老竹林都可發生此病,大多發生在生長過密濕度較大的地方。以2年~3年生竹稈最明顯,一般危害竹子基部、中下部。4月~5月產生褐色或者至暗褐色粉質狀突起,逐漸脫落,病斑呈現黑褐色,5月~6月為傳染盛期,到8月病斑外出現黃斑,9月~10月形成橢圓形至條形,這就是冬孢子堆。

    防治:發現病株要及時剪除砍伐,燒除病部,注意合理密植,對過密枝要進行疏剪,注意排水,清除雜草。加強檢疫,防止病株進入。每年3月中旬,用涂抹煤焦油或者煤油的方式,對病株進行連續涂抹。嚴重時,可以用25%可濕性粉500~1000倍液,噴射2~3次。

    3.3 竹黑痣病

    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inensis Sace)又稱葉疹病,植株發病時,毛竹生長衰退迅速,竹葉枯萎脫落,出筍減少。病原為黑痣菌,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葉中越冬,4月~5月釋放囊孢子,借助風雨傳播。

    防治:及時發現及時清除病枝葉,并集中銷毀,加強撫育管理,施肥松土,提升竹子長勢,增強抗性。發病時,可以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毛竹病蟲害發生特點、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

    4、毛竹主要蟲害及防治技術

    毛竹蟲害主要包括竹筍禾夜蛾、黃脊竹蝗、剛竹毒蛾、竹廣肩小蜂、黃脊竹蝗、竹篦舟蛾和竹織葉野螟等,防治時要注意多種防治手段的綜合運用,特別是農藥防治要一藥多治,這樣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4.1 竹筍禾夜蛾

    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又名筍蛀蟲,主要危害竹筍,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林地雜草上越冬,翌年2月孵化成幼蟲,開始蛀食雜草,到4月竹筍出土時,幼蟲即蛀入筍尖小葉,蠶食柔軟部分。到5月上旬,幼蟲老熟鉆出竹筍入土結繭化蛹。6月羽化成蟲,產卵。遭受蟲害的竹筍,很難成竹,即使長大也是斷頭折梢,成為殘竹。

    防治包括:每年8月份結合除草,全面清除消滅越冬蟲卵,及早挖出退筍,可以在每年2月中旬,噴灑除草劑,對竹筍噴灑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800倍液,連續噴施2~3次,中間間隔5~7天。

    4.2 竹廣肩小蜂

    竹廣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危害時,可以造成竹葉多而密,竹節膨大,形成蟲癭。受害植株營養大量消耗,枝葉枯萎脫落,植株長勢銳減,發筍減少,林分衰敗,甚至導致植株死亡。竹廣肩小蜂以蛹在蟲癭內越冬。每年2月~3月成蟲羽化盛期,3月~4月成蟲出癭,5月幼蟲孵出,9月老熟幼蟲開始化蛹,以蛹越冬。

    防治:竹廣肩小蜂均集中小年竹上產卵,每年2月要及時巡視,發現后及時伐除帶卵植株。羽化期時,可以用林丹煙劑或741煙劑熏殺。也可以在幼蟲危害期,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或者用注射法殺死幼蟲,方法是在竹子基部打洞,注入40%氧化樂果與80%敵敵畏乳劑等混合藥劑10倍液,每株2毫升。

    4.3 剛竹毒蛾

    剛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每年可發生3代,主要危害竹葉,發生時,可食盡竹葉,使竹節內積水,導致植株死亡。剛竹毒蛾以卵和幼蟲是竹葉背面越冬。每年3月,越冬卵開始孵化,幼蟲開始侵蝕竹葉。老熟幼蟲在竹子上部竹葉上結繭。   防治:春季施用白僵菌粉炮,每畝3個,在幼蟲期用664煙劑或敵馬煙劑熏殺,每畝2包。加強撫育管理,改善林間通風透光狀況。也可以采用燈光誘殺成蟲。

    4.4 黃脊竹蝗

    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又叫黃脊竹蝗,主要危害竹葉,特別是新竹被害很容易枯死,老竹竹葉被吃光,像火燒一樣,被害竹稈內往往積水。以卵在土壤中越冬,每年5月為孵化期,起初幼蟲在雜草上取食。10天之后就開始危害竹子,常常聚集在竹梢上取食。7月開始羽化,成蟲聚集取食葉片,9月~10月產卵于雜草之中,卵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竹蝗產卵比較集中,11月份可進行挖掘消除。用新鮮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濕性敵百蟲0.05~0.10公斤,以此藥作為誘殺劑放在剖開槽竹內,誘殺效果不錯。藥劑防治要選擇幼蟲出生10天內,噴施1.5%甲基1605粉,每畝2公斤。

    4.5 竹篦舟蛾

    竹篦舟蛾(Besaia goddrica(Schaus),危害竹葉取食竹葉,被害竹子下年新竹減少。竹篦舟蛾取食竹葉,使竹林荒蕪。

    防治:強化撫育措施,合理砍伐,科學肥水管理,增強植株抗性。利用黑光燈誘殺,效果也不錯。藥物防治可用敵敵畏插管煙劑,每畝1公斤。

    4.6 竹織葉野螟

    竹織葉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又叫竹螟,主要危害竹葉,可以導致冬季大量新竹死亡。均已老熟幼蟲越冬,每年4月化蛹,5月成蟲,6月羽化。

    防治:加強撫育管理,減少密植,冬季削山松土,殺死越冬幼蟲。也可以用黑光燈誘殺成蟲。6月發現幼蟲苞葉時,可以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殺,也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就是在5月底釋放松毛蟲赤眼蜂,也可以取得不錯的防治效果。

相關閱讀
櫻桃番茄灰霉病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小麥雪腐、雪霉病的發病癥狀、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
棉花花葉病毒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