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2017東北肥市慘淡,除了種植結構調整,還有什么原因?
來源:農資與市場    2018-2-13 9:32:00
    

    隨著東北玉米播種期的到來,2017年的東北市場基本接近尾聲,有的企業沒能把握2017年的東北市場,已經開始集中精力布局2018,預估2018年的東北化肥市場之爭會比今年更為激烈。

2017東北肥市慘淡,除了種植結構調整,還有什么原因?

    今年的東北市場不好做,通過對海城、莊河、鐵嶺區域一級經銷商調研,得到反饋,今年施可豐因前期市場政策發布及時,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上漲,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外,多數大企業都在這個區域遭遇滑鐵盧,銷量大幅度下滑,國內部分一線肥料企業份額大量流失。業內人士透露,今年的東北區域,要么保利潤,要么保市場,兩者兼得是絕無可能。隨著東北玉米播種期的到來,2017年的東北市場基本接近尾聲,有的企業沒能把握2017年的東北市場,已經開始集中精力布局2018,預估2018年的東北化肥市場之爭會比今年更為激烈。

    經銷商叫苦聲一片,種植結構調整(玉米改種大豆,施肥量驟減)、農產品價格低(玉米、南果梨保不住本)、下游拿貨謹慎(農戶需要,再從一級商拿貨,還必須按時送到,苦了一級商)等,種種因素都造成了今年東北市場,經銷商主體以去庫存為當務之急的心態。下游農戶,村里的經紀人等零零散散的拿貨,不到最后播種一刻,誰都不樂意去選購化肥,零售商的壓力很大。不敢存貨,也不敢進貨,庫房里的產品大都是農戶已經訂過,只是還未發貨,沒發貨就不會再進貨。我們能猜測到近兩年化肥市場不景氣,但是真沒有預料到會到如此的境地。

    1、“種植結構調整下的波動”

    很多零售商反饋,往年最忙的時候都是年前一個月,年后一個月,而今年一直都沒有忙的時候,往年3月底、4月初,店里都是農戶,現在只有零星的幾個農戶買點肥料,今年的市場還沒有高潮期,眼看就這樣過去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戶也不知道該種什么,玉米不值錢!

    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一年以來,我國籽粒玉米已調減3000萬畝左右,僅黑龍江一個省份,2016年全年就調減了近2000萬畝玉米。種業相關人士預測,遼寧玉米種植面積預計比2015年減少500萬畝,2017年種植面積可能低于3000萬畝,水稻面積有所增長,預計面積1500萬畝左右,主要集中在遼河流域,包括沈陽的蘇家屯區、遼中區,遼陽的燈塔市、遼陽縣西部,鞍山的臺安縣東部、海城市西部,營口大石橋市西部,盤錦市,丹東東港市等!另外,花生種植面積擴大,可以稱為遼寧地區第三大作物,主要集中在阜新的阜蒙縣、彰武縣,葫蘆島的綏中縣、興城市,錦州的凌海、北鎮一帶,保守估計種植面積得超過600萬畝吧!

    記者走訪一級代理商處,他們反饋的情況也談及種植結構調整所帶來的肥料市場變動。莊河市有近五分之二的玉米改種為大豆,雖說玉米仍是面積最多的作物,但是近些年,西瓜、果樹面積逐漸擴大,占到當地種植的30%—40%,隨之變化的就是農戶用肥情況,尤其是現在很多農戶改種大豆后就不再施肥,減少了當地化肥的需求。

    走訪海城各鄉鎮零售網點,這種現象更是比比皆是。海城南臺鎮某零售商說道,苞米不賺錢,今年玉米改種成藥草、花生、大豆非常多,其中藥草達到5000—6000畝,占當地種植面積10%左右。藥草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農戶?一方面,國家補貼高,300元/畝;另外,種植藥草有兩茬,下茬還可以大豆,大豆用肥不多,管理簡單,算下來,效益更好。海城西柳前幾年的玉米種植達到3萬多畝,現在已經減少到不到2萬畝,都改種花生、土豆等作物。

    種植結構的調整給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波動,像玉米種業,像農資市場。甚至出現有些農民一直不買肥,直到播種還沒有買肥料。農民沒有錢買化肥,不知道該種什么,所以市場不好做。

    2、“地產肥霸市”

    (注:地產肥≠當地生產廠家產品,特指偷減含量,偷換概念,假冒偽劣的當地生產肥料�。�

    東北市場是近些年眾多廠家紛紛爭奪的市場之一,史丹利、紅四方、施可豐等國內一線企業相繼建廠,輻射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地區。但是外來品牌在東北的市場占有率還不足五成,絕大多數的份額還是抓在當地廠家的手里。去年,筆者就曾咨詢相關人士,得知在東北市場,當地廠家的市場占有率能達到一半,而今天看來這個比例還要高,當地生產廠家的市場占有率能達到一半以上,這也是東北區域一直以來的市場狀況。

    今年的東北市場對于品牌肥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近來產品生產成本高,運輸費用高,假如從河南輸送,費用都要200多元,而地產肥運費才50元—60元,所以今年省外肥大家都不愛賣,不賺錢,尤其是鄉級零售商,追求利潤,農民增收與否跟他們沒有直接關系,相關人士透漏,市面上十戶零售商有九戶都在銷售偷含量的產品。

    究竟地產肥跟其他產品有何不同?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部分地產肥多是摻混肥料,以氯化銨或二胺、大顆粒尿素等為主要原料,再通過染色或其他的工藝過程,生產出類似于功能性復合肥,真的有什么功能么?不見得�;蛘呤窃诎b上做文章,在東北市場還發現,有一些“品牌化肥”,在袋子的顯要位置標明的養分含量為“≥56%”,而實際上,在袋子背面,卻用極小卻又難以分辨的符號和數字標明了真實養分含量實為“≥40%”,也就是大家所稱的“AB面”,誤導農戶。

    市場見到的部分地產肥并不是假肥,但偷減幾個含量是常見的現象,在東北有些區域十年九旱,不管什么肥料最終效果都差不多�;蛘咿r戶后期再追施肥料,最終每畝地的成本比其他品牌產品還要高,產量還比不上,廠家、經銷商都清楚的道理,只有農戶不會算這筆賬。

    據相關人士介紹,遼寧鐵嶺當地拋開沒證的小廠家,有證的BB肥廠家就有88家。海城是一個縣級市,當地就有四五個小廠家,20多家經營門店,有的是一些零售店迫于農戶需求,上一部分地產肥,有的就是在一些超市門店進行銷售。農產品尤其是東北玉米價格低,農戶本來就沒多大收益,又怎么可能在用肥上多支出?所以他們就去找地產肥,地產肥價格低,零售商反饋在吉林某些區域,一袋肥就賣75元,比正規肥價格低不少,其實我們看著包裝袋,算一下養分就知道其中的門道。

    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當地一個村的大隊支部書記自己種了300多畝地,村里有千畝左右,他就倒騰肥料在村里銷售,全都是地產肥,往常從他門店拿貨的村民都去找便宜貨,如果零售商不上一些地產肥,有的是其他人賣給農戶,那零售商今年的效益就更差了。

    3、“忽悠團北移”

    一提到忽悠團不由得讓人咬牙切齒,抓住了農戶的心理,賺取農戶的血汗錢�!昂鲇茍F”的對象大都是50—60歲的老人、婦女,識別能力低、科技知識淺薄,加上一些贈送小禮品之類的,經不住誘惑很容易上當受騙。

    記者走訪莊河、海城幾個鄉鎮零售商時,了解到近兩年在東北市場上,忽悠團甚是猖狂,市場反饋多是由管理趨嚴的中原地區轉移過來的,對當地的農資市場沖擊很大,每到一個農資門店總要被提及。一位零售商表示,化肥忽悠團在一個村就能賣50噸,48含量,12個氮,其實就是有機肥+氯化銨,每噸300~400元的成本,賣到900元,價格低,還送禮。有時忽悠團賣一噸送半噸,農戶貪圖產品便宜,上當受騙的比比皆是,那邊農戶還在吃飯,這邊肥料就已經卸到家了。農戶后來也知道肥料不好,上當受騙了,但是第二年還是會去買,讓人可憐又可恨。

    很多政府、媒體都在打擊忽悠團,為什么這種現象屢禁不止,每年受害的農戶還是這么多?

    我們對農戶遭遇表示同情,但是對一而再再而三上當的農戶也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只是貪圖一時便宜,有的地區甚至是高價忽悠。甚至于今年上當的農戶,還是抵擋不住第二年忽悠團的利益誘惑,根本原因在哪里?

    是忽悠團的技術高超?農戶的淺薄認知?還是部分經銷商群體“狼狽為奸”?還是化肥市場監管體制的黑洞?

    肅清化肥市場,保障廠家、經銷商的根本利益,更是保障了農戶的利益。忽悠團現象難道不能制止么?到底該怎么破?

    有些地區,由政府工商部門牽頭,市場經銷商群體參與,組成反擊忽悠團的聯盟,一旦發現苗頭,眾多經銷商一起反擊,不僅僅保障了農戶的根本利益,而且還維護了自己的市場,維護自己的利益;有些地方,實行責任連坐制度,一個區域出現忽悠團,或者假冒偽劣產品,而沒有有效的管制,將對相關部門的領導進行懲治,避免部分政府相關人員為“忽悠團”開后門。

    這些都不失為好的管理辦法,對化肥市場的有效管理,有政府部門參與,有市場主體經銷商參與,上下結合,高效抵制非法組織。同時也應該對農戶普及相關技術知識,農戶辨識能力差,無論是經銷商還是政府技術推廣部門,能否傳授給農戶,包裝袋上偽劣辨識信息?

    今年東北市場一片慘淡,“地產肥”和“忽悠團”的橫行,再加上種植結構的調整核心區域在東北;糧價低,農民沒錢購買肥料,都成為市場不景氣的重要原因。

    種植補貼政策遲遲未公布,糧食不賺錢,只能說是相關政策的實施沒有迅速到位,當下正是國家對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肯定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陣痛期必定會引發相關產業的市場波動。而“地產肥與忽悠團”則是可以人為加以管理的制約因素,“地產肥”霸市現象還需政府部門的管理調控,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結局;“忽悠團”則需要政府與渠道經銷商共同協作,維護市場秩序。

    預測近幾年,東北市場還是籠罩在一片慘淡的環境下,但是加以高效管控之后,市場空間巨大的東北區域,未來還是可期的。

相關閱讀
復合肥:山東魯北出廠報價-3月22日
全國磷復肥會議在即,尿素價格會出現上漲嗎?
河北省農科院“化糞為肥”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