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蘋果花葉病和黃葉病有什么區別,該如何防治? |
來源:網絡 2018-3-27 16:14:00 |
隨著果樹種植面積的擴大,蘋果花葉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然而,許多果農常常把蘋果花葉病誤以為是缺鐵造成的黃葉病,猛噴硫酸亞鐵,不僅無效,而且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那么,蘋果花葉病和黃葉病有什么區別呢?農戶們又該如何做好防治工作呢?下面將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1、表現癥狀不同 1.1 花葉病 蘋果花葉病是一種病毒病,樹葉呈現各種類型的斑駁狀。典型的病斑沿葉脈擴展退綠變黃,其余部分仍為綠色。發病較輕時,葉片局部散生淡黃色或黃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壞死斑:發病較重時,沿葉脈變色,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的壞死斑塊,其中以沿葉脈變色明顯,葉片呈黃色網紋狀;發病嚴重時,全葉呈現黃綠相間的花斑,沿葉脈變色,斑塊壞死,其中以大斑塊占多數,夏季發生,早期落葉。 1.2 黃葉病 蘋果黃葉病又名黃化病或缺鐵失綠病,是由于植物組織內缺鐵造成的一種生理病害。其特征是,黃葉從新梢的頂端嫩葉開始發生,越往枝條的下端,老葉癥狀表現越輕。葉片受害后,葉肉變黃,葉脈兩側仍為綠色,故呈綠色網紋狀。嚴重時,葉片失綠加重,變成白色,并在失綠部分出現銹褐色枯斑或葉緣焦枯,引起落葉,最后全葉枯死、早落。 2、發病機制不同 2.1 花葉病 病毒存在于果樹的根、枝、花、葉、果實當中,破壞果樹內部組織正常的新陳代謝,致使其營養物質和能量分別合成病毒的蛋白質及核酸,從而影響植株組織內部蛋白質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株組織出現病態。 2.2 黃葉病 是由于土壤中可溶性二價鐵轉化成不溶性三價鐵沉淀,影響植株對鐵元素的吸收,使植株組織內缺鐵,從而影響葉綠素的形成,使葉片失綠。這時只要及時補充可溶性二價鐵,癥狀很快就會消失。鹽堿土或石灰質過多的土壤容易發生黃葉病,特別是堿性土壤水分過多時發病嚴重。果樹生長旺盛,遇持續干旱,土壤含鹽量過高,發病嚴重。進入雨季后黃葉病減輕或消失。地下水位高,低洼地及重黏土質的果園容易發病。 3、防治方法不同 3.1 花葉病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研制出一種有效的藥劑對其進行治療,常規的殺菌劑對它無效。生產上,有效的預防方法是選用無病砧木和接穗繁殖苗木,及時挖除病株,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強壯樹勢等。 3.2 黃葉病 由于缺鐵而引起的植物葉片變黃,可通過以下方法防治:一是通過改良土壤,加強栽培管理。果園行間種植豆科牧草、增施有機肥料。二是將硫酸亞鐵0.5千克加有機肥50千克(或棉籽餅5千克)混合開溝施入樹冠周圍,施入后立即灌水。三是發芽前每株土施硫酸亞鐵100-150克,嫩葉期噴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氨基酸鐵300倍液各1次,防治效果很好。 |
![]() |
![]() |
相關閱讀 |
小麥全蝕病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控措施 |
黃芩人工種植技術 |
花椒跳甲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