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蒜的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總結 |
來源:網絡 2018-4-17 16:08:00 |
畸形蒜的種類很多,包括馬尾蒜、面包蒜、獨頭蒜、復瓣蒜、散瓣蒜等。它們的產生原因多是由于種子本身的因素、播期和采收期不當、生長中諸如栽培管理不當等外界因素。這些畸形蒜的形成,不僅影響了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而且對產量的影響也非常大。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畸形蒜的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1、畸形蒜的產生原因 1.1馬尾蒜、面包蒜 大蒜收獲后,經日曬,鱗莖中數層肥厚的鱗片開始脫水成為膜狀,整個鱗莖用手捏時感松軟,似捏面包,群眾稱之為“面包蒜”,這是大蒜鱗芽分化異常而未能膨大成蒜瓣的鱗莖。 產生的原因: (1)蒜種選用不當。遺傳性是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 (2)蒜種儲藏的條件不當。若蒜種播前30d在室溫14~16℃(正常條件下的貯藏溫度)或0~5℃(冷庫儲藏溫度)、空氣相對濕度75%~100%的環境中貯藏,低溫加上高濕將會使馬尾蒜、面包蒜產生株率提高。 (3)播期不當。蒜瓣是由鱗莖盤葉腋的側芽形成的,同時受溫度、光照、養分等多方面的影響,盲目選擇播期,也是產生馬尾蒜、面包蒜的主要原因之一。 (4)栽培管理措施不當。盡管大蒜的適應性較強,但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條件、養分都十分敏感,基肥中氮、磷和鉀配比不合理,尤其是鉀肥過少、磷肥相對過多及追施氮肥時期過早、量過大也是形成面包蒜的主要原因。 1.2獨頭蒜 指其鱗莖不分蒜瓣,只有一個圓球狀的蒜瓣。 產生的原因: (1)由次生鱗莖產生。次生鱗莖個體小,形成獨頭蒜。 (2)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過小以致在鱗莖形成期生長量過小,從而形成獨頭蒜。 (3)在幼苗生長過程中,肥水不足或葉子有病蟲危害,致使形成獨頭蒜。 (4)有性繁殖。成熟的蒜薹總苞內的種子散落在土壤中,次年秋混生于大田中形成獨頭蒜。 1.3復瓣蒜 指鱗莖的側芽形成蒜瓣后再次發芽又形成次一級的蒜瓣。這種次一級的蒜瓣很小,同時使整個鱗莖分為幾個蒜頭,盡管蒜瓣及蒜薹數比正常的多得多但都很小,商品價值不大。 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在越冬前有一段時期的低溫造成的,如人為在秋季播種前用低溫處理后播種(如冷庫中的蒜作為種子),第二年收獲時也會產生這種現象。 1.4散瓣蒜 指鱗莖所形成的蒜瓣在未收獲前蒜瓣就脫落。 產生的原因: (1)秋季播種過早,或在春季鱗莖形成初期肥水過多。 (2)采收過遲,以致鱗莖的莖盤采收前在土壤中腐爛,導致蒜瓣分散,成為散瓣蒜。 2、防治措施 (1)選用優質蒜種。要選擇色澤好、頂芽肥大、無病無傷斑的大蒜瓣作為蒜種,要堅決淘汰小蒜瓣、短芽及有病斑的蒜瓣。 (2)嚴格掌握播種期。栽種必須因地制宜,因品種控制播種期,千萬不能盲目過早播種,徐州地區9月25日至10月15日為最佳播種期。 (3)一定要進行種子處理。不要過早地剝蒜皮,以免發生腐爛,便于病菌的侵入,一般應掌握在播前10d,選擇光照充足時將蒜種在陽光下晾曬2~3d,再剝掉蒜皮,除掉殘留莖盤,這樣既可減少畸形蒜的產生,又可以使其萌芽早、出苗整齊。 (4)強化管理。在大蒜的整個生長期中,要嚴格掌握肥水的供給時間和用水量。根據土壤墑情和大蒜的不同生育期,澆灌好“三水”。即越冬水、返青水和蒜頭膨大水,時間上一般在12月上中旬、2月下旬和5月上旬各澆1次水;施好“三肥”,結合澆灌“三水”同時進行。用量一般掌握在越冬肥施尿素225kg/hm2,返青肥尿素或復合肥300kg/hm2,膨大肥于膨大初期施尿素150kg/hm2。 (5)適期收獲。蒜頭的收獲時期一般應掌握在蒜薹采收后20~25d,當葉片枯萎、假莖松軟而不脆,此時為采收最佳時期。 |
相關閱讀 |
秋菠菜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
水稻潛葉蠅的形態特征、危害情況、生活習性及防治措施 |
柑橘大實蠅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