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玉米雙斑螢葉甲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4-18 15:10:00
    

    雙斑螢葉甲是危害玉米田的一種害蟲,成蟲能飛善跳,具有突發性、群聚性,較強的遷飛習性和趨嫩危害的習性。一般地塊每株蟲口密度達到8頭以上,嚴重植株50頭以上,特別是地邊灰藜、蒼耳等雜草多的田塊偏重發生。以下內容為大家總結了玉米雙斑螢葉甲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玉米雙斑螢葉甲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1、形態特征

    雙斑螢葉甲成蟲長卵圓形,棕褐色,具有光澤。體長3.6~4.8毫米。頭、胸紅褐色,觸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每個鞘翅基部具有一個淡黃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黃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黃褐色,體毛灰白色。幼蟲體長6~8毫米,白色至黃白色,11節,頭和臀板褐色前胸和背板淺褐色,有三對胸足,體表有成對排列的不明顯的毛瘤。

    2、危害特點

    2.1 該蟲以成蟲群集危害,主要危害玉米葉片,成蟲取食葉肉,殘留不規則白色網狀斑和孔洞,嚴重影響光和作用,8月份咬食玉米雌穗花絲,影響授粉。也可取食灌漿期的籽粒,引起穗腐。危害嚴重時可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2.2 該蟲的成蟲剛遷入農田時呈現點片危害,達到危害高峰即向外擴散,遷入相鄰的農田危害。

    2.3 該蟲對光、溫度的強弱較敏感,中午光線強溫度高時,該蟲在農田活動旺盛,飛翔能力強,取食葉片量大,早晨至晚間光線弱溫度低時飛翔能力差,活動能力差,常躲在葉片背面棲息。

    3、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一代,以散產卵在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幼蟲一直生活在土中,食害禾本科作物或雜草的根;經過30-40天在土中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蟲在地邊雜草上生活,然后遷入玉米田。6月下旬-7月上旬開始增多,7月中下旬進入成蟲盛發期,此后一直持續危害到9月份。此蟲能飛善跳,白天在玉米葉片和穗部活動,受驚嚇后迅速跳躍或起飛,飛行距離3-5米甚至更遠,成蟲飛翔能力強,有群集性。

    該蟲的發生期早晚與溫度有關,5月份平均溫度的高低決定著它的發生期的早晚,溫度高則發生期早;溫度低則發生期晚。干旱年份發生重。高溫干旱對雙斑螢葉甲的發生極為有利,降水量少則發生重;降水量多則發生輕,暴雨對其發生極為不利。在粘土地上發生早、危害重,在壤土地、沙土地發生明顯較輕。田間、地頭雜草多的地塊重。

玉米雙斑螢葉甲的形態特征、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4、綜合防治措施

    4.1 農業防治

    清除田間地邊雜草,特別是稗草,減少該蟲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數;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對點片發生的地塊于早晚人工捕捉,降低基數;對該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農田及時補水、補肥,促進農作物的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

    4.2 生物防治

    在農田地邊種植生態帶(小麥、苜蓿)以草養害,以害養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合理使用農藥,保護利用天敵。該蟲的天敵主要有瓢蟲、蜘蛛等。

    4.3 化學防治

    該蟲成蟲具有一定短距離遷飛的習性,相鄰的農田同時發生時,其中一塊地進行防治而其他地不防治,則過幾天防治過的地又呈點片發生,加大防治難度,危害程度更重,所以防治該蟲一定要統防統治,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

    百株蟲口達到50頭時進行防治。選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的殺滅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還可選用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的5%氟蟲腈或25%噻蟲嗪進行防治。隔7天再防一次。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或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樂斯本)防治。進入雙斑瑩葉甲盛發期,玉米已經2米多高,可采用先進的高桿作物噴稈噴霧機作業,效果較好。重點噴在雌穗周圍,噴藥時間在下午4點之后、早晨9時之前。嚴禁在中午高溫時間作業,以防人體中毒。間隔5-7天再噴施一次。人工背噴霧器噴藥一定要注意安全,現在玉米高,田內悶熱,不建議人工噴藥,各鄉鎮要組織采用高桿機統一作業。

相關閱讀
鐵頭梨是怎么回事?有哪些解決方法?
香菇出現爛棒的原因
如何防治小麥后期拖肥貪青現象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