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凈利潤增幅超90%!農藥企業全部實現盈利! |
來源:農財網農化寶典 2018-5-8 10:31:00 |
2017年度,記者梳理的8家掛牌新三板農藥企業全部實現盈利。其中,山東綠霸、新農股份、快達農化、托球股份的凈利潤增幅超過90%,而綠邦作物和植物龍的利潤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由于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需要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而新三板由于掛牌速度快、成本低、可以流通套現等優勢,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不再局限于銀行貸款和政府補助,更多的股權投資基金將會因為有了新三板的制度保障而主動投資,為農化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發展助力。 山東綠霸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 17.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42.10%;營業利潤 3.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14.85%; 利潤總額 3.27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116.21%; 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98%; 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38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122.53%;基本每股收益 1.03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23.91%。 影響經營業績變動的主要因素是:公司所處的農藥行業開始復蘇,公司主要產品百草枯、吡啶、3-甲基吡啶等價格都較上期出現了明顯回升,毛利率提高; 同時,2017 年投產了 24000 噸吡啶項目和 10000 噸毒死蜱項目,使得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提高。 新農股份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4.87%;公司非經常性凈收益 118萬元,實現凈利潤7601.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5.57%。 本期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增長原因主要是: 本期公司的各主要產品銷售額均呈現增長勢頭,其中原藥、中間體產品銷售增長主要系與公司自長期合作的主要客戶需求穩中有升,制劑產品銷售增長主要系公司創制開發的噻唑鋅系列制劑產品銷售額增加。 2017 年,新農股份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 37.53%,主要系受農藥整體市場行情回暖影響,各主要產品均呈現量價齊升的增長勢頭,使得主營業務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受 2017 全國范圍內的環保核查影響,行業供給有所減少,也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銷售份額。 快達農化 2017 年,公司營業收入為9.55億元,同比增長 41.03%。營業成本同比增長 40.20%。2017 年營業利潤為 7172.4 萬元,同比增長 113.45%; 2017年凈利潤 5882.3 萬元,同比增長 94.48%。 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原藥產品異丙隆、敵草隆、丁噻隆、苯噻草胺、異菌脲等產品訂單充足,異丙隆銷售火爆、供不應求,拉動了其他產品的銷售,帶動業績增長;同時化工產品苯甲酰氯、十八酰氯等銷量大增。 托球股份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84億元,同比增長 73.47%;毛利率為 23.87%,較上年同期減少了 1.97%;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 6518.6 萬元,同比增長 90.20%,是由于銷售數量的增加和銷售價格的變動影響增加了收入。 營業收入較上期增加主要是銷售數量比上期增加而影響收入近 3300 萬元。其產品有吡唑醚菌酯較上期增加了 48 噸,影響銷售收入近1350 萬元,多效唑原藥較上期增加了 172 噸,影響銷售收入近1000 萬元;因銷售價格變動的影響增加收入近 7000 萬元,主要產品有氟蟲腈原藥、多效唑原藥、50 克升/氟蟲腈懸浮劑、 醚菌酯等產品。 從國內農藥市場來看,國家加大了農藥生產企業的環保和安全監督力度,致使農藥產品供應趨緊。對公司而言,公司主導品種溴菌腈、氟蟲腈、多效唑等產品均出現了生產供應不足、客戶需求持續上升的現象。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擁有的技術、生產能力和建立的國內、國外銷售網絡,從事農藥原藥及系列制劑、農藥中間體、醫藥中間體的生產和銷售,獲取收入。 禾益化工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09億 元,較上年增長 8.53%%;實現營業利潤7324.4萬元,較上年增長 54.31%;利潤總額 7813萬元,較上年增長 46.9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76.3萬 元,較上年增長 55.08%。 主要原因為制劑收入 1.54億元,同比變動 19.38%,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新增制劑品種及銷售價格提升所致;其他業務收入709.8萬元,同比變動 375.16%,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新增技術服務收入 254.5萬元,讓售材料及副產品新增收入232.8萬元所致。 同時,投資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49%股權的投資收益 1814.9萬元、對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委托貸款收益 239.8萬元、取得聯營企業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的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產生的收益 713萬元所致。 久易農業 2017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1288.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5.55%。 國際農藥行業經過前兩年的去庫存市場需求有所回暖, 加之國內安全、環保監管趨嚴因素,公司煙嘧磺隆原藥價格受供給側收縮影響漲幅明顯。面對市場行情變化,公司及時調整產品價格,積極組織有效生產,一方面通過國內農資經銷商為農戶供應自有品牌的農藥制劑,另一方面將原藥和大包裝制劑產品供應國內農藥制劑廠商和國際市場。取得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 綠邦作物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1.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637.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23%,基本持平。 報告期內,除草劑銷售額較上年增長14.46%,主要原因系公司麥田類除草劑產品不斷在市場中得到農戶、經銷商的認可,銷量增加所致。種子、化肥較上年增加的原因系子公司玉麥圈和耕田易在報告期內嘗試拓展“互聯網+農資服務”的新模式, 更好的為農戶提供服務,引入種子、化肥產品。 營業外收入同比增長主要原因系2017年度取得 2016 年企業掛牌專項資金補貼 75萬元、山東省金融創新發展引導資金補貼 10萬元、收到納稅先進企業政府獎勵 5千元以及濟南樂邦農化有限公司注銷清算 6052.1 元所致。 植物龍 植物龍是一家定位于生態植保、土壤治理和生物技術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生產的主要產品按用途可分為生態植保及土壤治理兩大類,公司營業收入 7792.4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45%;實現凈利潤 351.8 萬元,與上年度同期相比減少 71.28%。 公司 2017 年主營業務收入比 2016 年減少 1420.8萬元,從產品分類來看主要是生態植保類產品銷售收入減少 1091.7萬元,從區域分類來看主要是華南地區廣東、廣西兩省銷售收入減少 1399.5萬元。 減少主要原因為:①公司正處于戰略轉型期,從傳統農藥產業向生物技術和土壤治理產業轉型升級。在轉型過程中,公司著力培育具有核心技術的戰略大品,主動放棄一些單品銷量不大的產品。②蠶沙肥、銅道、鼎微等戰略大品處于市場導入期,銷售放量需要時間。③2017 下半年原材料大幅上漲,產品成本升幅較大,導致公司部分產品無法正常供貨。④新實施的農藥管理法規要求農藥標簽上需標注可追溯電子信息碼(二維碼),大多數經銷商因為等待新標簽產品而在年底減少進貨。 |
![]() |
![]() |
相關閱讀 |
草地貪夜蛾肆虐,中國面臨的另外一個大挑戰 |
淺談農藥混配原則 |
農化企業如何破除液肥增量難的問題?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