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大棚蔬菜白粉虱的為害特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來源:網絡    2018-5-8 16:44:00
    

    大棚蔬菜白粉虱是北方地區大棚種植常見的一種害蟲,嚴重危害了大棚蔬菜的生長,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了解掌握大棚蔬菜白粉虱的相關防治技術至關重要。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大棚蔬菜白粉虱的為害特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大棚蔬菜白粉虱的為害特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1、為害特點

    成蟲和若蟲群居于葉的背面,刺吸汁液。使葉片的生長受阻,被害葉片褪綠、變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由于成蟲和若蟲還能分泌大量密露,堆積于葉面及果實上,往往引起煤污病的發生,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葉片的萎蔫甚至植株枯死,進而導致減產和品質下降。溫室白粉虱還可傳播煙草卷葉病毒 (TLCV)。

    2、形態特征

    2.1 成蟲:身體淡黃色,雌蟲體長1.0mm-1.5mm,翅展2.0mm-2.3mm,雄蟲體長0.8mm-1.0mm,翅展1.7mm-2.0mm。雙翅白色膜質,表面覆蓋有白色的蠟粉。觸角7節,基部兩節粗短,淡黃色。停息時雙翅在體上合成屋脊狀如蛾類,翅端半圓狀,遮住整個腹部,翅脈簡單,沿翅外緣有一排小顆粒。

    2.2 卵:側面看長橢圓形,長0.22mm-0.26mm,最寬處0.06mm-0.09mm,有卵柄,柄長0.02mm。初產時淡黃白色,覆有蠟粉,而后漸變褐色,孵化前漸變黑色。

    2.3 幼蟲:或稱若蟲,橢圓形,扁平,1齡幼蟲體長0.29mm,2齡幼蟲體長0.38mm,3齡幼蟲體長0.52mm。淡黃色或淡綠色,體緣及體背有數十根長短不一的蠟質絲狀突起 (蠟刺),兩根尾須長。腹背末端具淺褐色排泄孔。

    2.4 蛹:4齡幼蟲又稱偽蛹或稱蛹殼,橢圓形,扁平,中央略高,乳白色或淡黃色。體長0.7mm-0.8mm,體厚約0.18mm,有縱向皺褶的垂直體壁,體背有5-10對長短不一的蠟刺。

    3、生活史及習性

    每年可發生6-11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溫室白粉虱是以各蟲態在溫室中越冬并繼續為害。成蟲羽化后1-3天可交配產卵,平均每頭雌蟲產卵124.5-324粒,也可進行孤雌生殖,但其后代為雄性。成蟲有趨嫩性,即成蟲喜群集于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并在嫩葉上產卵。因此,在寄主植物打頂以前,成蟲總是隨著植株的生長而不斷追逐頂部嫩葉產卵,以致在植株上各蟲態的分布就形成了一定的規律。最上部的嫩葉以成蟲和初產的淡黃白色的卵為最多,稍下部的葉片多為褐色、黑色的卵,接著往下葉片便是初齡幼蟲、老齡幼蟲、偽蛹、新羽化的成蟲。成蟲產下的卵,以卵柄從葉背的氣孔插入葉片組織中,與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極不易脫落。

    若蟲孵化后3天內在葉背可做短距離游走,當口器插入葉組織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機能,開始營固著生活。3齡幼蟲脫皮后即成蛹。粉虱繁殖的最適宜溫度為18-2l℃,在溫室生產的條件下,約1個月完成一代。在24℃時,卵期7天,1齡5天,2齡2天,3齡3天,偽蛹8天。因白粉虱冬季只能在溫室作物上繼續繁殖,所以大棚及露地的春季蟲源均來自溫室,可通過溫室開窗通風或在定植時隨秧苗傳播蔓延。白粉虱的種群數量,由春至秋逐步發展達到高峰。

大棚蔬菜白粉虱的為害特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4、防治方法

    4.1農業防治:棚室秋冬茬生產的蔬菜種類應以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油菜、韭菜、蒜黃等耐低溫蔬菜為主,這 樣基本能切斷白粉虱的生活史,且能節約能源;在有白粉虱發生的情況下,棚室應避免黃瓜、番茄、茄子、菜豆等果菜類先后混栽;結合整枝打杈,摘除有蟲的老葉帶出田外處理;清除田園四周雜草。

    4.2物理防治

    4.2.1 黃板誘殺。黃板誘殺的方法簡便易行,投資少,效果好,不僅可減少菜農的用藥成本,而且無農藥殘留,不污染環境。根據蚜蟲對黃色、橙色有很強的趨向性,其次對綠色有趨向性這一特點,利用廢舊的纖維板或硬的紙殼,裁成1m×0.2m(或30cm×40cm)的長條,用油漆將兩面都涂成橙皮黃色,再涂上一層粘油(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勻),設置300塊/ hm2,均勻掛在高于植株30cm的上方。當蟲子粘滿板面時,需及時重涂粘油,一般7-10d重涂一次。

    4.2.2 錫箔誘殺。在纖維板上裱糊一層錫箔紙,也可用香煙盒內的錫紙拼揍,然后將機油薄薄地刷上一層,將它面對陽光支放在番茄附近,待沾滿后擦掉死蟲,重新刷一層機油繼續誘殺。

    4.3生物防治

    4.3.1 草嶺。1頭草嶺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蟲172.6頭。每平方米人工釋放草嶺10頭。

    4.3.2 麗蚜小蜂。可將卵產在溫室白粉虱的幼蟲和蛹體內,被寄生的白粉虱的幼蟲和蛹,經9-10天后變黑死亡。當棚室秋茬番茄白粉虱0.5頭/株時,每隔兩周釋放一次,共3次釋放麗蚜小蜂成蜂15頭/株,寄生蜂可在棚室內建立種群,并能有效控制白粉虱危害。

    4.3.3 粉虱座殼孢菌。僅侵染白粉虱幼蟲,幼蟲被寄生后,蟲體邊緣全部充滿菌絲體而死亡。粉虱座殼孢菌還可與樂果、波爾多液等農藥混用。

    4.3.4 蠟蚧輪枝菌。用濃度5×l07個孢子/ml防治棚室番茄上的白粉虱,對若蟲和偽蛹的平均感染率為99.8%。

    4.4化學防治

    4.4.1 培育無蟲苗。這是防治白粉虱的關鍵措施。冬春棚室育苗應與棚室生產分開。育苗前徹底清除被白粉虱為害的雜草、殘株,然后密閉棚室,使棚室內溫度達60℃左右,然后用蚜虱凈、虱蚜克煙劑7.5kg/ hm2熏蒸,隔3天再熏蒸一次,白天高溫熏蒸效果遠遠好于夜間。或用22%滅蚜靈乳油3.75L/ hm2,將它倒入6kg煙霧劑中充分拌勻,分成75包,用暗火熏蒸。育苗時通風口應密設尼龍沙網防蟲。

    4.4.2 煙霧法。在棚室白粉虱發生較重時應急用。在花盆內放上鋸末或稻殼,用80%敵敵畏乳油4.5-6.0L/ hm2,灑在花盆里,再放幾個燒紅的煤球,密閉熏蒸。

    4.4.3 噴霧法。在白粉虱低密度時噴施效果好。用25%的撲虱靈或稻虱凈可濕性粉劑,當成蟲密度在2.7頭/株以下時,用2000倍液;當成蟲密度達5-10頭/株時用1000倍液;如蟲量更多時應在1000倍液中加少量擬除蟲菊酯殺蟲劑混用。還可選用50%的愛樂散乳油1000倍液、2.5%的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5%的滅螨猛乳油1000倍液。用5%的阿克泰(最新研制)水分散粒劑5000-7500倍液,均勻噴灑葉面,用藥量為30-60g/ hm2,對溫室白粉虱、蚜蟲有特效。

相關閱讀
茯苓的采收和加工技術
玉米的育苗移栽技術
花椒樹春季播種育苗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