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葉蟬的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5-22 17:47:00 |
在我國常見的水稻葉蟬有20余種,包括大青葉蟬、二點葉蟬、六點黑尾葉蟬、稻葉蟬等。這些害蟲的出現,嚴重危害了水稻的生長,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水稻葉蟬的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被害癥狀識別 葉蟬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植株汁液,使莖稈、葉片受害,呈現許多不規則的斑點,生長發育不良。幼苗被害重時,葉片發黃卷曲,甚至枯死。后期為害穗部,則造成半枯穗或秕粒。 為害蟲態鑒定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為不全變態昆蟲,為害蟲態為成蟲和若蟲。 大青葉蟬成蟲體長雌蟲約9~10毫米,雄蟲約7~8毫米。頭橙黃色,頭頂有1對多邊形的黑斑;前胸背板黃色,上有三角形的綠斑。前翅綠色,邊緣黃色,尖端透明。 若蟲共5齡,初孵時灰白色,半透明,復眼紅色,漸變淡黃色。3齡后胸腹背面有4條褐色縱紋,3齡翅芽長近中足基部,4齡翅芽長近中胸部,5齡翅芽超過腹部第二節。 二點葉蟬成蟲體長約為3~4毫米,淡黃綠色。頭頂有2個小黑圓點,其前方有2條黑橫紋,復眼內側各有1短縱紋。單眼橙黃色。小盾板基部有2黑斑,中央有1細溝。 發生規律 大青葉蟬在北方每年發生2~3代,以卵在2~3年生樹皮層下越冬,3~4月間孵化。初孵若蟲喜群集,后漸分散。北方5月間成蟲出現,趨光性強,喜趨集為害矮小植物及水稻、小麥等。產卵時以鋸齒狀產卵器在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莖稈或葉片背面主脈上刺一長形至新月形產卵口內產卵,每個卵塊有卵約5~6粒。10月中旬飛到柳樹及其他樹木上產卵越冬。成蟲多在早晨到上午10時前羽化,白天棲息在稻株中、下部。早晨及夜間在稻葉上活動為害,性活潑,受驚動時則表現為橫行、斜走或飛走逃避。成蟲有趨光性。天敵種類較多,如赤眼蜂、纓小蜂、頭蠅、獵蝽、步甲和蜘蛛,以及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耐蟲品種。 2.清除田邊、溝邊雜草,結合積肥進行除草。 3.加強水肥管理,實行科學灌水,防止過量施用氮肥,促進水稻健壯。 4.藥劑防治:根據治早、治小的原則,一旦田間蟲量達到防治指標即應用藥。一般應掌握在2、3齡若蟲盛發期用藥。藥劑有: ①50%殺螟硫磷乳油,每公頃1125~1500毫升,加水噴霧; ②90%晶體敵百蟲,每公頃1500~2250克,加水噴霧; ③40%樂果乳油,每公頃1125~1500毫升,加水噴霧; ④20%葉蟬散(異丙威)乳油,每公頃2250~3000毫升,加水噴霧,可以兼治飛虱; ⑤25%優樂得(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300~450克,加水噴霧。 |
相關閱讀 |
番茄斑潛蠅的習性特征、為害特點及防治方法 |
馬鈴薯凍害的發生、危害及預防措施 |
分享:小區樹木噴施農藥對住戶有害嗎?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