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玉米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來源:網絡    2018-5-24 17:30:00
    

    金針蟲是鞘翅目叩頭甲科叩頭甲幼蟲的統稱,為重要的地下害蟲,發生年嚴重地塊幼苗為害率超過30%。而且,近年來其為害呈逐年增多的趨勢。本文為大家詳細分析了玉米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希望能夠對農戶們防治該蟲害提供參考。

玉米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1、為害癥狀

    成蟲在地上取食嫩葉,幼蟲為害幼芽和種子,或咬斷剛出土的幼苗,有的鉆蛀莖或種子,蛀成孔洞,致受害植株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斷壟。

    2、形態特征

    成蟲一般顏色較暗,體形細長或扁平,具有梳狀或鋸齒狀觸角。胸部下側有一個爪,受壓時可伸入胸腔。當叩頭蟲仰臥時若突然敲擊爪,即會彈起,向后跳躍。幼蟲長圓筒形,體表堅硬,蠟黃色或褐色,末端有兩對附肢,體長13~20mm。

    3、發生規律

    為害玉米的有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和褐紋金針蟲3種,常見的有溝金針蟲和細胸金針蟲。主要以幼蟲在地下為害玉米幼苗根莖部,可咬斷剛出土的幼苗,受害部位不完全咬斷,斷口不整齊,也可蛀入種子和已長大的幼苗莖基部里取食為害,蛀成孔洞,使被害植株干枯而死亡。金針蟲的生活史很長,因不同種類而不同,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各代以幼蟲或成蟲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20~85cm。

    溝金針蟲約需3年完成一代,成蟲白天躲在田中或田邊雜草中和土塊下,夜晚活動,雌成蟲不能飛翔,行動遲緩有假死性,沒有趨光性,雄成蟲飛翔能力較強。卵產于土深3~7cm處,孵化后幼蟲直接為害作物。土壤溫濕度對溝金針蟲影響較大,10cm處土溫達6℃時幼蟲和成蟲開始為害;夏季溫度升高時,幼蟲又可向土壤深處轉移。溝金針蟲適于旱地,但對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要求,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15%~18%;干旱平原春季雨水較多,土壤墑情較好,為害加重。

    細胸金針蟲多2年完成一代,也有1年或3、4年完成一代的,以成蟲和幼蟲在土中20~40cm處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開始出土為害,4~5月為害最盛,成蟲晝伏夜出,有假死性,對腐爛植物的氣味有趨性,常群集在腐爛發酵氣味較濃的爛草堆和土塊下。幼蟲耐低溫,早春上升為害早,秋季下降遲,喜鉆蛀和轉株為害。土壤溫濕度對其影響較大,幼蟲耐低溫而不耐高溫,地溫超過17℃時,幼蟲向深層移動。細胸金針蟲不耐干燥,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約20%~25%,適于偏堿性潮濕土壤,在春雨多的年份發生重。耕作栽培制度對金針蟲發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精耕細作地區發生較輕。耕作對金針蟲即可有直接的機械損傷,也能將土中的蛹、休眠幼蟲或成蟲翻至土表,使其暴露在不良氣候條件下或遭到天敵的捕殺。在一些間作、套種面積較大的地區,由于犁耕次數較少,金針蟲為害往往較重。

玉米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4、防治技術

    4.1 用40%毒死蜱100倍液或專用種衣劑進行拌種。

    4.2 耕翻土壤,減少土壤中幼蟲存活數量。發生嚴重時可澆水迫使害蟲垂直移動到土壤深層,減輕為害。

    4.3 苗期可用40%的毒死蜱1500倍液或40%的辛硫磷500倍液,與適量炒熟的麥麩或豆餅混合,制成毒餌,傍晚順壟撒入玉米基部,利用地下害蟲晝伏夜出的習性將其殺死。

相關閱讀
好西瓜好苗期
葡萄園鳥害發生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控方法
甘蔗健康種苗春植技術總結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