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棚黃瓜化瓜的發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8-9-21 17:32:00 |
大棚黃瓜種植期間,常常會出現化瓜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大棚黃瓜的品質和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大棚黃瓜化瓜的發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問題。 一、高溫化瓜 大棚內白天溫度高于32%,夜間溫度高于18℃,就會導致黃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加,從而造成營養不良而化瓜。同時也會造成雌花不能正常發育,從而出現畸形瓜。 此外,黃瓜結瓜初期,莖葉生長迅速,瓜條生長緩慢,如果此時連續2-3個晚上連續出現20%以上的高溫,營養成分就會向莖葉輸送,瓜秧明顯出現徒長,隨后就會出現大量的化瓜。 防治措施:嚴格棚強放風降溫管理,使上午溫度控制在20-31℃;下午溫度控制在24-25℃。晚上前半夜以16-18℃為宜;后半夜以12-13℃為宜。 二、水肥不善化瓜 光合作用是以根系吸收水肥為原料進行的丁同化物質運轉也是以水為介質進行的。如果水肥供應不足,光合作用產物就會減少,從而引起化瓜。反之,夜溫高,濕度大,氮素等營養肥料過剩,使黃瓜徒長,也是化瓜的重要原因。 水肥條件不善化瓜,在黃瓜的一生中都可以發生,特別是在結瓜初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或超過27%,都易引起化瓜。 防治措施: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合理澆水施肥,科學用水用肥。大棚黃瓜栽培,前期土壤含水量一般以24-25%為宜。 三、低溫、陰天化瓜 早春日照時數小,如遇到連續陰天,低溫時,光合作用及根系吸收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大棚黃瓜營養不良從而造成化瓜。 此外,陰天如果溫度高,特別是夜間溫度高,黃瓜呼吸量加大,消耗養分增多,從而影響養分向瓜條的輸送,使瓜條停止生長,出現大量的化瓜現象。防治措施:(1)加強防寒保溫,用1%的磷酸二氫鉀液,1%的葡萄糖液和1%的尿素液混合葉面噴施。(2)陰天白天也要進行適當放風,使陰天白天溫度低于晴天的白天溫度,下午應適當加大通風量降溫,使夜間最高溫度與白天的最高溫度保持一定的溫差,以減少養分消耗,使黃瓜緩慢生長。 四、密度過大化瓜 大棚黃瓜的根系主要集中在近地表層,密度過大,就會出現根系爭奪土壤養分,地上部植株莖、葉爭奪空間,使棚內出現透光,透氣性差,光合作用效率低現象,使養分供應不足,從而引起化瓜。 防治措施:大棚黃瓜栽培,要實行合理密植,視品種性能特性定密度,一般以每畝3000-5000株為宜。 五、氣體因素化瓜 棚內很容易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黃瓜較喜溫耐光),對這些有害氣體的反應又很敏感。如果棚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就會造成黃瓜化瓜。 防治措施:及時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氣體條件,排除有害氣體。另外,大棚內適量補施二氧化碳氣體,可減輕化瓜,且可提高黃瓜的產量和品質。實踐表明,大棚黃瓜栽培,適量補施二氧化碳,可提高產量18%左右。 六、壓噴化瓜 大棚黃瓜開花到收瓜一般需要6-10天,此為商品瓜的最佳收獲期。如果底瓜成熟不及時摘收,就會吸收大量的同化物質,使黃瓜上部雌花養分供應不足而造成化瓜。 防治措施:要及時摘收成熟的瓜,特別是底瓜更要及時摘收,以減輕底瓜對上部瓜條的影響,防止化瓜。此外,及時補充所需的養分,也是防治化瓜的有效措施。 七、病蟲害與藥害化瓜 病蟲害發生嚴重,會影響黃瓜的光合作用產物形成和養分的輸送,從而引起化瓜。此外,使用農藥防治黃瓜病蟲害不當,會對黃瓜的生長發育聲生毒害和對雌花產生刺激作用,也會造成化瓜現象。 防治措施: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優先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曠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盡量減輕農藥使用的副作用。 |
![]() |
![]() |
相關閱讀 |
花椒產量和質量的制約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
黃花菜根腐病的癥狀、病原、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
怎樣管理受澇果園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