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馬鈴薯小葉病的危害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
來源:網絡    2018-10-22 16:12:00
    

    馬鈴薯小葉病在馬鈴薯種植區廣泛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阻礙了馬鈴薯種植產業的發展。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病,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其危害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馬鈴薯小葉病的危害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

    危害特征:

    從植株心葉長出的復葉開始變小,與下位葉差異明顯,新長出的葉柄向上直立,小葉常呈畸形,葉面粗糙。主要有三種癥狀。

    花葉型:嚴重時葉片皺縮,全株矮化,有時伴有葉脈透明。

    壞死型:葉、葉脈、葉柄及枝條、莖部都可出現褐色壞死斑,病斑發展連接成壞死條斑,嚴重時全葉枯死或萎蔫脫落。

    卷葉型:葉片沿主脈或自邊緣向內翻轉,變硬、革質化,嚴重時每張小葉呈筒狀。

    發生特點:

    此病多認為由馬鈴薯M病毒(potato virus M,簡稱PVM)侵染引起,但病原還未完全明確,可能還有其他毒原。馬鈴薯M病毒主要借助于汁液摩擦傳毒,桃蚜能進行非持久性傳毒,另外,鼠李蚜、馬鈴薯長管蚜也能傳毒。田間管理條件差,蚜蟲發生量大發病重,種植經組織培養的脫毒苗的田塊發病輕。

    以上幾種病毒除PVX外,都可通過蚜蟲及汁液摩擦傳毒。此外,25℃以上高溫會降低寄主對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傳毒媒介蚜蟲的繁殖、遷飛或傳病,從而利于該病擴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涼山區栽植的馬鈴薯發病輕。品種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會影響本病的發生程度。

馬鈴薯小葉病的危害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采用無毒種薯,各地要建立無毒種薯繁育基地,原種田應設在高緯度或海拔高地區,并通過各種檢測方法汰除病薯,推廣莖尖組織脫毒,生產田還可通過二季作或夏播獲得種薯。

    (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種。生產上可選用東農303,粵引3185~38、粵引3186~2,晉薯5號,克新1號、2號、3號,壩薯9號、鄭薯2號、鄂薯1號等抗病毒病兼抗晚疫病的品種。

    (3)改進栽培措施。包括留種田遠離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實行精耕細作,高壟栽培,及時培土;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嚴防大水漫灌。

    (4)藥劑防治。出苗前后及時防治蚜蟲,藥劑可選用10%蚜虱凈1 5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灑2%菌克毒克水劑200~25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等抗病毒藥劑。

相關閱讀
退耕林地種植柴胡技術總結
芒果葉疫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夏季無公害韭菜如何管理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