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柑桔樹黃化的發生原因及相應的預防措施詳細介紹 |
來源:網絡 2018-11-12 15:50:00 |
在柑桔生長過程中,柑桔樹黃化是一種常見的問題,能夠導致根系、枝葉受損受傷,柑桔果實品質和產量的下降,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柑桔樹黃化的發生原因及相應的預防措施,供大家參考。 1、導致柑桔樹黃化的原因 1.1土壤漬水 有些低洼地、山窩、退耕地(冷漿田、沙灘田)柑桔園,地下水位高(1m以上),特別是春夏雨季,柑桔根系長時間處于漬水、缺氧的土壤環境,難發新根,致使根系吸收能力差,大半年來樹體處于黃化緩長狀態,幾年后便成為“衰老樹”。 1.2土壤偏酸粘性重 贛南丘陵山地,大多為第四紀紅色粘土,pH值為4.5~5(根系最適pH值為 5.5~6.5),柑桔根系無法吸收枝葉生長所需的土壤養分,如pH值低于5,B、Ca、Mg的有效活性低,吸收不良,枝葉生長量少且發育不正常,樹體處于黃化滯長狀態。 1.3根群發病 處于地下水位高、漬水、土壤酸性和粘性重的土壤里生長的根系,因土壤缺氧,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差,鐮刀菌、疫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動旺盛,出現根系或枝干腐爛發病,吸收能力銳減,樹體長期處于半饑餓甚至饑餓狀態,黃化現象自然出現。 1.4施肥不當 土壤施肥方法、種類不當,如經常土壤干施速效肥(尿素、復合肥、硫銨),生施有機肥(枯餅、人畜糞),濫施生物有機肥(垃圾、雞糞、豬糞),加上施肥時斷根過多、過粗,施肥過近、過量、未腐熟、不勻,干、生肥料溶解發酵分解時發熱和產生的有害微生物,極易傷害根系,特別是肥料過量或濃度過大時,出現肥害爛根,有可能幾年都難以恢復,使樹體生長慢,枝條節間短、葉片小,并出現不明原因的花葉、黃葉和弱枝,長此以往則出現類似黃龍病癥狀的樹體黃化。或肥料亂搭配,亂混合,產生拮抗現象,造成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礦化和固定,使鋅、鈣、鎂、鐵、硼等綜合缺乏,枝葉出現類似黃龍病癥狀的黃梢花葉。 1.5施藥不當 如農藥使用濃度過大,或枝葉幼嫩期或30℃以上高溫時使用2,4-D等易產生藥害的農藥,造成落葉或出現斑駁型黃化葉片,以致樹體黃化。 1.6根結線蟲為害 根結線蟲寄生于根皮與中間柱之間為害,使根尖幼嫩組織過度分裂生長,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根毛稀少,最后老根瘤腐爛,病根壞死,根皮霉爛,吸收能力越來越弱,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供不上枝葉所需,地上部分逐年出現黃化,黃化到一定程度時,其癥狀與黃龍病的后期黃化樹很難區別。 1.7天牛為害 天牛、吉丁蟲類害蟲幼蟲蛀食皮層及木質部后,導致樹蔸的輸導組織很快被蛀壞,樹體逐漸黃化,明顯衰弱,慢慢干枯死亡。但天牛為害致樹體出現的黃化較易辨別,也較易防治。 1.8除草劑引起的黃化 為省工省時,如長期大劑量使用甲磺胺類除草劑,在土中殘留到一定量時,會破壞土壤的理化性狀、團粒結構和孔隙度,殺死有益微生物,使根系的吸收能力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出現樹黃化;或噴草甘膦、農達、乙草胺等除草劑時,不慎噴到枝葉上,經幾年的內傳導和體內循環導致甲磺胺中毒,枝葉則會逐年黃化,2~3年后整株樹枝葉黃化,癥狀與根結線蟲為害和黃龍病的均勻黃化型相類似,一時間很難分辨。 1.9黃龍病、衰退病 黃龍病普查后至今,未脫毒苗的使用,及連續幾年暖冬致木虱北移,近幾年黃龍病、衰退病又有零星發生為害,致樹體黃化。 2、預防柑桔樹體黃化的措施 2.1注重土壤改良,創造良好根系生長環境 2.1.1用小型挖掘機深翻擴穴。結合分層施稻草、谷殼和有機肥,增厚耕作層,熟化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能。 2.1.2及時做好排灌。尤其是春夏雨季,對洼地、窩地、退耕地等地下水位高的柑桔園,做壟高畦、抬高定植位置,要開好環園溝或井字溝,徹底排除園內積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根系發病霉爛。 2.1.3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深翻擴穴時每株勻撒熟石灰1.5~2.5kg,每年秋冬清園時全園667m2均勻撒施熟石灰150kg,以后隨雨滲漏到土壤,逐年提高土壤pH值。 2.1.4科學施肥。按物侯期和需肥特點,改追肥干施、生施為水施和腐熟施,開施肥溝時不要傷根太多,成年結果園撒施樹盤滴水線外,沙質土成年結果園施肥深度20~30cm,切記要與土拌勻,之后覆蓋松土。如天氣干旱,施肥后及時灌水。肥料種類要以N、P、K、Ca全元素有機肥為主,還可選用生物有機肥等產品,減少因缺素、肥害造成的黃化,拯救園中的黃化樹。 2.1.5對因根結線蟲為害產生的樹體黃化,在勤中耕松土翻曬的基礎上,667m2用10%線磷顆粒劑5~10kg、15%鐵滅克顆粒劑4~5kg或10%克線丹顆粒劑3~4kg等均勻撒施到吸收根范圍的土壤中,殺滅根結線蟲,減少土壤中根結線蟲的為害。 2.1.6提倡生草栽培和免耕法生產。每年5月底、9月底刈割園內雜草,覆蓋樹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微生物活動和根系生長;果園少用慎用除草劑除草,如確實要使用除草劑,應注意濃度和次數,更不能濺到果樹枝葉上,盡量減輕甲磺胺對土壤理化性狀的破壞和樹體的傷害。 2.2重視硼、鋅、鎂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改葉面追施無機元素肥為多噴施有機營養液肥,每次新梢葉片自剪后轉綠期葉面噴施2~3次有機營養液肥,如“農人液”肥、植物型氨基酸、F―酸Ca、K、Cu系列營養液、“楊康”液肥、葉霸、EM原露、康樸系列硼、鋅、鐵、鎂等純正硼、鋅、鎂肥,少用或不用諸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無機葉面肥,減少葉面缺素黃化。 2.3加強對天牛、吉丁蟲的防治 4月下旬~5月中旬要注意捕殺天牛、吉丁蟲成蟲,刮除卵塊,減少基數,孵化后經常檢查樹蔸,發現蟲糞及時鉤殺和藥殺幼蟲,防治天牛為害出現的樹體黃化。 2.4規范用藥 高溫、嫩梢幼葉期控制用藥,尤其規定的柑桔樹上禁止使用的農藥,要嚴禁使用;注意辨別當地農資市場五花八門的葉面肥和一物多名的農藥,避免使用假冒劣質葉面肥和農藥,不亂混藥肥噴灑,減少葉面噴藥灑肥時出現的傷枝害葉造成的黃化。 2.5挖除病毒病病株 秋后黃龍病病株癥狀日臻明顯,對疑似病株和病株做好標記,在控制木虱的基礎上,采果后對確診為黃龍病造成的黃化樹,一是挖除病株,用四環素消毒土壤;二是自5~8月份防治好木虱,控制傳播媒介;三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逆性。 |
![]() |
![]() |
相關閱讀 |
韭菜農藥殘留的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 |
如何防治黃瓜葉片病害 |
蘑菇褐腐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