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磷復肥會議結束后化肥出現疲軟信號,這是為什么呢? |
來源:農資導報 2018-11-17 8:56:00 |
在磷復肥產銷會上,業內對明年化肥市場進行了預測,基本共識是明年化肥供需將呈現緊平衡狀態。但是,在會議結束還不到1周的時間內,除了鉀肥外,其他品種都出現了疲軟的信號,這是為什么呢? 氮肥,今年尿素產量和出口量都創出近年的新低,初步估算,尿素產量的下降要比出口量的下降多300萬噸,這也充分體現在今年尿素的價格走勢上。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氣尿素裝置限產和環保,其中氣頭限產是主要因素。 筆者之前分析過,今冬取暖季的限氣程度很可能高于去年,而這種狀況至少會持續到2019年底——屆時中俄輸氣管東線將投產,因此,今年后期氣頭尿素生產很難帶來供應量的增長。 至于出口,明年的增量有限。而今年的實踐也說明,國際市場并沒有多少尿素能出口到中國。因此,從供應端和國際市場看,國內尿素明年處于緊平衡狀態的預測沒有問題。 支撐磷肥漲價的邏輯是磷礦石產量下降。但到底下降了多少,缺少權威的數據。在磷復肥產銷會上,做報告的專家給出的磷礦石產量下降數據是1000萬噸,相當于減少了500多萬噸磷酸二銨,而統計局的數據比這個大得多。 那么,明年磷礦石是否繼續減量呢?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一是貴州的部分大企業合并,一定會對開采量和定價權產生影響;二是環保高壓態勢很難逆轉,包括四川的大熊貓保護區、云南的滇池和湖北的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等。 雖然今年沒有出現磷礦石斷供的現象,但筆者認為,磷礦石已經徹底完成了去庫存化的過程,明年供應可能更加緊張。在這種情況下,硫黃的跌價使得磷肥企業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反而可能促使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帶來更多的磷礦石需求,推動磷礦石進一步緊缺,使磷肥生產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地步。 從國際市場看,今年國際磷肥新增產能只是彌補了美盛退出產生的缺口,并不會帶來中國磷肥出口量的下降,因此,從供應端和國際市場看,國內磷肥價格是有支撐的。 供應端減量是必然的,那么,市場的疲軟主要來自于需求端,而需求端疲軟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低迷。那么,明年農產品價格是否能支撐化肥價格走高呢?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 去年臨儲玉米拍賣了5400萬噸,而今年達到近1億噸,玉米的期貨價格已經創出近兩年新高;小麥今年臨儲收購量僅為5000多萬噸,較去年下降了2000多萬噸,是歷年新低,需求缺口在擴大;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大豆價格也不斷走高。可以說,主要農產品價格已經走出低谷。在農產品價格逐步走出低谷的情況下,明年化肥的需求可能會出現恢復性增長。 雖然當前化肥價格處于年內高位,且同前期相比漲幅較大,但這不是供求關系的問題,經銷商普遍恐高,是心態的問題。因此,筆者對化肥后市走勢還是抱謹慎樂觀態度。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訂閱號:nzdbwx) 作者:余雷 |
![]() |
![]() |
相關閱讀 |
磷酸一銨:10.10日湖北祥云化工產銷情況 |
中資企業扎堆出海只因鉀肥大擴產 |
夏季化肥市場逐漸進入采購旺季,為何二銨價格卻步履維艱?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