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等單位研究人員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四霉素對采自山東省不同地區不同蔬菜作物的151株菌核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時比較了其對蔬菜菌核病菌不同生育階段的抑制活性,并通過離體葉片法評價了四霉素對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結果表明,菌核病菌對四霉素比較敏感,敏感性頻率呈單峰正態分布,151株病菌菌絲生長的平均EC50值為(0.29±0.01)μg/mL,該值可作為蔬菜菌核病菌對四霉素的敏感基線。此外,經四霉素處理后,該病菌的菌核數量以及干重明顯降低,菌核明顯變小;2 μg/mL的處理對菌核萌發的抑制率達到100.00%。離體黃瓜葉片接種試驗表明,四霉素對菌核病具有較好的保護和治療效果,且保護作用較為顯著。在質量濃度為20 μg/mL時,四霉素對該病的防效顯著高于對照藥劑多菌靈和異菌脲。
綜上,研究人員認為四霉素具有防治蔬菜菌核病的潛在價值,可進一步通過田間試驗驗證其應用效果。
截至2018年10月底,四霉素(包括其復配劑)在我國的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包括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小麥白粉病、赤霉病,玉米絲黑穗病,花生根腐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蘋果樹腐爛病和楊樹潰瘍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