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蟻象甲的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12-21 17:01:00 |
紅薯蟻象甲又叫小象甲,是紅薯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蟲害,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紅薯蟻象甲的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危害: 紅薯蟻象甲以成蟲啃食紅薯的嫩芽梢、莖蔓與葉柄的皮層,并咬食塊根成許多小孔,嚴重地影響紅薯的生長發育和薯塊的質量與產量。 紅薯蟻象甲的幼蟲鉆蛀匿居于塊根或薯蔓內,不但能抑制塊薯的發育膨大,且其排泄物充塞于潛道中,助長病菌侵染腐爛霉壞,變黑發臭。是我國南方薯區主要害蟲。 發生規律: 1、紅薯蟻象甲1年發生世代因地而異。在浙江一年發生3~4代;福建、廣西4~6代;廣東5~7代;臺灣、海南6~8代。世代發生重疊。以成蟲、幼蟲及蛹在臭薯塊中越冬的,在福建福安約占總蟲口的54.14%;在浙江溫州為36%;在藤頭(主莖基部)中的,在福建福安約占23.49%,在浙江溫州為10%;以成蟲在田間雜草、石隙、土縫、枯葉殘蔓下的,在福建福安約占22.73%,在浙江溫州為50%左右。尤以向陽坡地的蟲口為多。在福建同安、海南海口、廣東廣州和廣西南寧等地,冬季仍見成蟲能產卵繁殖,無越冬的跡象。 2、在氣候干旱炎熱是其大發生的主導因素。尤以夏秋干旱年份影響更為明顯。因干旱造成畦面龜裂薯塊外露,而有利于此蟲產卵,尤以夏秋季節,紅薯正處于薯塊形成膨大期,可提供豐富食料,氣溫又高,可促其繁殖加快,同時其天敵白僵菌的孢子在烈日照射下極易死亡,需在氣溫16~30℃,相對濕度80%以上才能正常萌發侵入蟲體,干旱時不適其寄生繁衍,因而促成此蟲存活率高,極易導致其猖獗發生為害。如福建晉江1956年與1957年的7~8月份相繼出現少雨干旱,月雨量僅6.3~37.4毫米,當年紅薯受害嚴重,一般損失達20%~30%;而1958年與1959年的7~8月份相繼出現多雨,月降雨量118.0~396.6毫米,當年紅薯受害輕,一般損失為8.9%~11%。1963年福建全省與1978年浙江全省都因大旱,導致此蟲在兩省許多地方猖獗成災。 3、耕作制度連作地發生重,輪作地發生輕。實行水旱輪作或紅薯與甘蔗或花生輪作均能抑制此蟲的發生為害。因連作地能不斷提供豐富食料,有利于此蟲的繁殖為害和蟲口相繼積累。據廣東報道,連作地比輪作地的蟲口基數可增加9.4倍,田間每日在30穴中誘到的成蟲,在輪作地為27頭,而在連作地則為260頭。據福建福安報道,在水旱輪作地紅薯的藤頭與薯塊均無受害,而在連作地紅薯的藤頭受害為16%~100%,薯塊受害為0%~15.7%。 4、在紅薯栽插期在福建早薯和越冬薯受害重,晚薯受害輕。因早薯早栽早結薯,生長期長,受害機會早又多,尤其夏秋之間正是此蟲發生為害盛期,又是早薯處于薯塊膨大季節,故受害損失重,而越冬薯栽種面積小,生長期又長,當早晚薯收獲后,田間紅薯蟻象甲多趨集其上為害,故受害也重。 5、紅薯重視追肥、松土培土與灌溉防旱的薯地受害輕,反之受害重。因為田地缺水肥會造成畦面龜裂,薯塊外露而有利于此蟲發生為害。 6、紅薯的品種不同受害程度顯然有差異。薯蒂短、薯塊著生部位較深、含淀粉多、質地較硬等特性的品種,抗蟲性好。如福建的假芋薯、菜纖薯,浙江的勝利百號,廣東的標心紅,廣西的金州紹水薯、農林34號及臺農31號。反之薯蒂短、薯塊著生部位淺而集中,含淀粉少,質地松軟的品種,抗蟲性差。如福建的六十日早,浙江的紅皮黃心,廣東的禺北白、廣西的農院六六。 7、舅地勢與朝向地勢較低或向陽山坡的薯地受害重。因其冬季較暖和,越冬蟲口多,死亡率低,翌年蟲源多,發生為害早。反之受害較輕。據浙江樂清報道,一般在500米以上高山薯地受害輕,在200米以下的矮山低坡薯地受害重。向陽山坡受害重而背陰山坡地受害則輕。 8、紅薯蟻象甲在在浙江溫州各代成蟲分別出現于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0月中旬。全年以7~9月為害最烈;在福建晉江各代成蟲盛發期分別出現于6月上旬至中旬,7月中旬至下旬,8月中旬至下旬,9月中旬至下旬,10月至11月中旬。全年以4~6月份與7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害最烈;在廣西柳州全年以7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成蟲出現高峰期。第1、2代主要為害苗地上的薯苗,第3代主要為害早薯,第4、5代主要為害晚薯;在廣州全年以7~10月為害最烈。 9、紅薯蟻象甲的成蟲羽化無定時,羽化后仍匿居薯塊內,經3~4天后才鉆出活動。羽化7天后開始交配,~生交配數次,交配后2~10天產卵,整天可見交配產卵,尤以6~18時較頻繁。卵主要產于塊根和主莖基部。雌蟲產卵時,先在皮層咬~小孔而后產卵其中。大多~孔產1粒卵,偶有2~3粒的。成蟲可鉆到土下7厘米深處的塊根上產卵,但多產在外露的薯塊上,約占總產卵量的95%。每雌產卵50~100粒,最多可產154粒(福建)253粒(廣西)產卵明顯地受溫度影響,一般在27~32℃時產卵為盛,于15℃時開始銳減,于10℃時基本不產卵。產卵期最短為15天,最長達115天。 10、紅薯蟻象甲的成蟲善爬行,惟夏天的悶熱夜晚,有少數作低空短距離飛行。一次擴散能力僅達5米。成蟲怕烈日,多于清晨或黃昏活動,白天棲息于莖葉茂密處或土縫和殘葉下。雨天活動力較強。具假死性。耐饑力強,不吃食物經21~42天仍不死。成蟲壽命長,在浙江樂清25~35天,最長為170天;在福建同安30~51天,最長為123天;在廣東和廣西50~60天,最長為308天與514天。 11、紅薯蟻象甲的卵期,在平均溫度31℃時為5~7天,在20.4℃為18~19天;在福建同安第1代為8~27天,第2代為6~8天,第3代為7~9天,第4代為7~12天,第5代為9~16天。 12、紅薯蟻象甲的幼蟲孵化后即向塊根和主莖基部內蛀食,造成彎曲隧道,整個幼蟲期均生活其中。蛀道內充塞白色蟲糞,使被害部變黑、霉壞、發臭。每條蛀道通常僅居1頭幼蟲。一個薯塊或藤頭的幼蟲少者僅幾頭,多達100多頭。 13、紅薯蟻象甲的幼蟲共5齡。幼蟲期,在福建同安,第1代為23~31天,第2代為20~23天,第3代為20~21天,第4代為25~28天,第5代為25~39天。老熟幼蟲在蛀道末端道或向外蛀食至皮層處咬~圓形羽化孔,然后于近羽化孔處化蛹。蛹期,在福建同安,第1代為6~11天,第2代為7~12天,第3代為6~10天,第4代為6~11天,第5代為13~25天。完成~代所需時間隨氣溫高低而不同。一般在日平均氣溫28.3~30.4℃時為32~38天,在21.4~25.2℃時為45~73天;在福建同安,第1代為26~71天,第2代為31~42天,第3代為32~43天,第4代為34~59天,第5代為38~89天。 防治方法: 1、加強植物檢疫,防止傳播蔓延。此蟲的自然遷徙范圍有限,向新區擴展蔓延主要靠各蟲態隨附在鮮薯和薯苗上傳送。凡從疫區調運鮮薯或種苗往安全區時,都必須厲行檢疫。凡薯塊、薯苗表皮有小蛀孔、剖開有曲折蟲道與惡臭苦味的種苗都必須及時處理。蟲薯~律不準外運,以防此蟲蔓延。 2、在紅薯收獲季節,要全面及時拾凈臭薯、環藤頭,集中碾壓至扁裂為止。也可采用磨渣洗粉或刨絲切片曬干做為制酒精原料或燃料。做到邊收、邊拾、邊處理;對殘留的壞藤蔓、遺株要及時漚肥。 3、紅薯實行輪作,有條件地區盡量實行水旱輪作。 4、及時對紅薯培土,防止薯塊裸露,注意選用受害輕的品種和地塊。 5、在初冬或早春把小鮮薯(拇指頭大)或鮮薯片在40%樂果乳劑或90%晶體敵百蟲或50%倍硫磷乳劑或25%亞胺硫磷乳劑500倍液中,浸12小時,撈出晾干即成毒餌。于收獲后的薯地及其后茬地上,挖750~900個小淺穴/公頃,將毒餌放入穴內并加蓋小草團誘殺成蟲,防治效果很好。 6、在初冬用鮮薯蔓(約200克左右)扎成小團,在50%樂果乳劑500倍液中,浸3~6小時,撈起晾干制成鮮薯團毒餌,誘殺成蟲,效果很好。 7、可用白僵菌208粉(50億/g)0.5~1.5千克拌細沙制成菌土,施藥前先灌透水,然后均勻撒施于畦面上,可極大減輕紅薯蟻象甲為害。 8、在薯苗于栽插前,浸在40%樂果乳油 或90%晶體敵百蟲400~600倍液,經1~5分鐘后,取出晾干栽插。或在剪苗前1天,用40%樂果乳油1125克/公頃加水225升進行快速噴霧。 9、夏秋之間,噴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250毫升或25%殺蟲雙水劑滅蟲。或將藥液用去掉噴頭的噴霧器澆灌藤頭周圍畦面上,同樣可有效地毒殺遷入為害的紅薯蟻象甲。 |
相關閱讀 |
絲瓜瓜絹螟的危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花椒樹為什么會生蚜蟲,花椒樹蚜蟲防治 |
甘蔗食根緣齒天牛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