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員采用最低濃度抑制法,對采自長三角的鹽城、淮安、鎮江、揚州、南通、蘇州、上海、嘉善、寧波等9個地區草莓、黃瓜、番茄、萵苣、瓠瓜、西瓜等6種果蔬作物的210個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單孢系菌株對嘧霉胺、多菌靈、腐霉利、咯菌腈、啶酰菌胺等5種殺菌劑的抗藥性進行了檢測。

結果表明,灰霉病病菌菌株對嘧霉胺、多菌靈、腐霉利、咯菌腈、啶酰菌胺的抗性頻率分別達68.57%、70.48%、68.10%、0、15.23%,不同地區、不同寄主的灰霉病病菌對不同藥劑的敏感程度不同。長三角地區果蔬灰霉病病菌對嘧霉胺、多菌靈、腐霉利等3種藥劑普遍存在抗藥性問題,且抗性較為嚴重,建議生產中減少使用;對于新型殺菌劑咯菌腈和啶酰菌胺,未檢測到對咯菌腈產生抗藥性的菌株,但已檢測到對啶酰菌胺產生抗藥性的菌株,但抗性頻率不高;在生產上應該選擇替代的新型殺菌劑,但仍須做好抗性預防工作。
截至2018年底,咯菌腈在我國的登記作物達到18種,分別是小麥、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草莓、番茄、黃瓜、西瓜、馬鈴薯、人參、觀賞百合、觀賞菊花、草坪、葡萄、芒果樹(其中草坪、芒果樹目前不在登記有效期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