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田間菌源量、主栽品種抗病性、歷史發生情況及河南省氣候中心未來1個月(3月20日~4月20日)天氣預報綜合分析,小麥赤霉病在河南省豫南麥區偏重以上流行的風險明顯加大,其它麥區中度至偏輕發生,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連陰雨或大霧、結露天氣多,田間濕度大,也將會大面積偏重流行。主要預報依據如下:

(1)田間菌源量:近年來河南省普遍推行秸稈還田,有利于病原菌在土壤中積累,田間菌源豐富。2月下旬平輿等縣對田間玉米根茬量進行調查,平均0.45個/m2,較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根茬帶菌率2.7%,較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表明田間菌源量較大。
(2)主栽品種抗病性較差:目前,河南省主推的小麥品種大部分均高感小麥赤霉病,信陽地區種植的揚麥系列小麥品種雖對赤霉病有一定的抗性,但根據上年田間表現來看,濕度適宜時,其病穗率依然很高。
(3)4月上中旬天氣情況:據河南省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個月河南省將有5次降水過程,分別出現在3月21~24日、30~31日、4月3~5日、9~12日、20日前后。其中,3月21~24日,豫北部、豫東部分地區將出現寒潮天氣。30~31日,河南省有小雨,黃河以南局部有小至中雨;4月3~5日,河南省大部有小到中雨,豫南有中到大雨;9~12日,河南省大部有小雨,黃河以南有小至中雨;4月20日前后河南省有小到中雨,豫南有大雨。4月中旬的降雨過程與豫南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有利于赤霉病菌侵染。
希望各地密切關注當地短期天氣預報,提前發布赤霉病預防警報,特別是作為小麥赤霉病常發區、重發區的豫南麥區更應高度重視,抓緊備足防治物資,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不動搖,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千方百計搞好病害預防,力爭把赤霉病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