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地貪夜蛾突發應對暨抗性害蟲防控高峰論壇在云南昆明召開 |
來源:南方農村報 2019-6-25 10:05:00 |
“草地貪夜蛾在國外已經表現出抗性,并且對部分轉基因玉米有抗性。國內也發現一些藥劑防效不好,尤其是3齡以上幼蟲對多種化學農藥有抗性。”6月23日,由南方農村報社和云南農業大學共同主辦的草地貪夜蛾突發應對暨抗性害蟲防控高峰論壇在云南昆明召開,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專家、推廣研究員王鳳樂在會上表示,關于草地貪夜蛾的防控,目前暫定應急用藥時間至2020年12月31日,各企業要抓緊時間做好農藥登記工作,農業農村部也將出臺相應的制度,規范和簡化登記流程。 這是國內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關于草地貪夜蛾和超級害蟲防控及應對的行業論壇,來自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中國農科院、云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等眾多專家參加,吸引了科迪華農業科技?、拜耳作物科學、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京博農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保綠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30多家國內外知名農化企業參與。 威脅玉米全生育期 各地可自主篩選藥劑備案 “草地貪夜蛾既可以為害玉米莖葉也可以為害花穗,防控不當極有可能造成大幅減產。”王鳳樂介紹,草地貪夜蛾屬于雜食性害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玉米和高粱,還有谷子、甘蔗、水稻和小麥。具有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為害重、防控難度大等特點。 華南農業大學農藥系教授、廣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指導專家組成員張志祥提到,很多人以為玉米長穗后草地貪夜蛾就不為害了。事實上,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的影響是全生育期的:“有些地區剛開始發生很嚴重,玉米葉片被啃食的不成樣子,后來發現葉子上沒蟲了,玉米恢復了長勢,就誤以為蟲害被控制住了,其實是因為蟲子鉆進了玉米穗。”據張志祥介紹,由于低齡蟲的顏色跟玉米穗很相像,很多農戶甚至技術人員會忽視該時期的防控,但只要兩天沒防住,玉米棒子就能被啃光。“我們在一個玉米棒子中最多發現過6頭蟲,同時也發現幼蟲在玉米棒子中化蛹。” 經相關部門試驗,點施目前農業農村部推薦的藥劑產品對草地貪夜蛾防效顯著,但由于玉米生長迅速,生長點和喇叭口上移,不斷出現新葉片,非內吸性藥劑后期效果不佳,持效期不長。這也是部分地區起初防效不錯,時隔兩天后又出現蟲害反復的原因。目前國內多數地區玉米未進入高桿期,很多農戶認為“好防”,事實上若忽視在高桿期的預防,將損失嚴重。 “根據草地貪夜蛾生物特性,該蟲將會在我國南方周年繁殖,成為又一個'北遷南回、周年循環'的重大遷飛性害蟲,因此防控產品和方法的選擇要有長遠的考量,準備打持久戰。”王鳳樂介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完全阻止草地貪夜蛾的遷飛擴散已經不能,要盡量釆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快速擴度蔓延態勢。 另外,王鳳樂指出,各地推薦用藥也不用拘泥于農業農村部推薦成分,可進一步開展各藥劑的試驗示范,探索出符合本地區實際的最佳藥劑用量、使用時期和方法,因地制宜篩選藥劑并上報農業農村部備案。各企業和地區在試驗用藥過程中出現藥害的情況也要及時上報,好幫助政府部門進行藥劑篩選。 外來物種本地化 防控將是持久戰 從2019年1月11日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出現首例草地貪夜蛾入侵為害以來,短短5個半月,蟲害已蔓延到全國19個省(區、市)(新增山東)的976個縣(市、區)。截至目前,全國查見發生面積456萬畝,防治501萬畝。另外,臺灣地區也是全面發生。 “蟲害發生快且迅猛,源于它的遷飛性。”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齊國君指出,我國農作物的重大害蟲多是可南北往返遷飛數千公里,具有大區域暴發性和毀滅性的遷飛性害蟲,遠距離遷飛特性給預測預報和防治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譬如東亞飛蝗、粘蟲、稻縱卷葉螟、褐飛虱、白背飛虱、甜菜夜蛾、草地螟、棉鈴蟲等均具有遷飛習性。 而草地貪夜蛾作為一種“洋物種”,似乎也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根據地,“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的草地貪夜蛾蟲源主要向東北方向遷移,長江以南地區是其北進的必經之地和主要的降落地區。夏季,草地貪夜蛾連續遷飛3個夜晚即可到達黃河以北至內蒙古與東北南部的廣大區域。”齊國君指出,研究其生物學特性,我們了解到該蟲在冬季最低溫度在10℃范圍可以周年繁殖,在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南部地區可以安全越冬并終年繁殖,這意味著它將融入我們目前的生態系統,成為生態閉環中的一員,因此想要“狙擊”它,將是一場“持久戰”,而這場戰爭的主戰場,在我國華南及云南等害蟲越冬區。 “防控這種外來物種,自然可借鑒國外的防治經驗,目前在美洲部分地區已發現,草地貪夜蛾對氨基甲酸鹽類、有機磷酸酯類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產生了抗藥性。這為我們開展多途徑防控研究,提供了前車之鑒。” 云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副教授高熹認為,對于突發性的入侵病蟲害,化學農藥防控無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但是當它本土化后,就需要采取綜合的方法進行防控:“在原始森林中很少會出現蟲害大規模發生的情況,這是生物多樣性導致的,在大面積規模化單一種植的產區,其實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樣性來進行害蟲的防控。” 據了解,目前云南農業大學相關課題組已篩選出3種有別于國外已有報道的寄生蜂品種,作為草地貪夜蛾的天敵,在種群密度提高后,可有效控制害蟲的蟲口基數。 除了“以蟲治蟲”外,生物多樣性防控還體現在“微生物控蟲”上。云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何月秋教授提出,通過研究驗證,以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等為代表的微生物(或生物源農藥)對草地貪夜蛾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效,比如芽孢桿菌可以有效地殺死草地貪夜蛾的各齡幼蟲,即使對高齡蟲的殺滅作用也較好,以芽孢桿菌100倍處理5齡草地貪夜蛾幼蟲后,8小時后害蟲死亡率可達83.3%,48小時后害蟲死亡率達100% ,且噴施后,害蟲會立即停止取食為害。 云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陳齊斌提到,除了開發新的防治手段,防治技術等物理措施的迭代,也將提高對害蟲的綜合防控水平。通過試驗他們發現,目前運用無人機施藥24小時后,玉米田死蟲率可達到60-70%,3天后達到95%以上。在甘蔗上,運用植保無人機在晚上7點至凌晨2點進行飛防作業,作業3天后,甘蔗地蟲情基本能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我們還聯合華大基因完成了草地貪夜蛾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通過基因組學和生物學特性的結合研究,我們可以弄清蟲害的成災機理,這為未來更好的綜合防控此蟲奠定了理論基礎。” 陳齊斌說到。 超級害蟲不怕 這樣操作有效又低抗 目前,國內3齡以上草地貪夜蛾幼蟲也對多種化學農藥表現出抗性。害蟲通過不斷進化,抗性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由低變高的過程。據了解,煙粉虱煙為害600多種作物,是全球100種最危險入侵物種之一,有“超級害蟲”之稱。小菜蛾則幾乎對全部的農藥都產生了抗性,防治難度極大。 造成害蟲抗性產生的原因很多,比如全球變暖導致的害蟲世代增加,持續不斷地篩選殺蟲劑,不加節制地使用農藥,害蟲種類多但是藥劑種類少等。目前,草地貪夜蛾已經在巴西、波多黎各和美國東南部對一些轉Bt基因抗蟲作物產生了抗性,國內3齡以上幼蟲也對多種化學農藥表現出抗性。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王少麗稱,各地用藥習慣和歷史不同,害蟲抗性也會隨著時間與區域的不同呈現一定的時空變異。因此,對于害蟲的防治要因地制宜,科學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原則。她提到,培育健康無蟲苗;作物苗期或定植初期進行預防性處理;生長初期進行早期監測與誘殺,采用物理、生態等無害化防控技術;生長期害蟲的化學防控應科學選擇藥劑,比如選擇高效低毒藥劑、克抗類藥劑、增效藥劑組合等。 “另外,也需要針對害蟲的不同蟲態進行全種群控制。”王少麗以煙粉虱為例,指出防治成蟲的藥劑(啶蟲脒、噻蟲嗪、呋蟲胺、氟啶蟲胺腈等)與防控若蟲/卵的藥劑(溴氰蟲酰胺、螺蟲乙酯、吡丙醚等)應配合使用。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小菜蛾首席專家、研究員馮夏研究表明,小菜蛾對阿維菌素抗性達高抗水平,具有顯著的南重北輕的特點;70%地區小菜蛾對BT抗性相對較低水平。他基于此提出小菜蛾的“抗藥性區域治理”及“成蟲防控”理念,根據區域害蟲特性,制定合理用藥方案。他還采用種子丸粒化包衣技術防治黃曲條跳甲,對菜苗的保護率高達93%以上,蟲孔數減少至三成左右。 實戰才有發言權 這些企業在行動 科迪華農業科技: 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巫雯根據國外玉米主產區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經驗,提倡玉米田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治方案,通過“先鋒良種+ 路明衛?(50%氯蟲苯甲酰胺種子處理懸浮劑) +乙基多殺菌素系列產品”,助力玉米可持續生產。“通過該方案,建立多重防線,最大限度減少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為害。”巫雯說。據了解,科迪華?在玉米主產區國家已經獲得了防治草地貪夜蛾的藥劑登記。乙基多殺菌素在美國、中南美洲、哥倫比亞、巴西、非洲各國、南非、印度等獲得登記,且在泰國和斯里蘭卡獲得了防治草地貪夜蛾的緊急使用許可;路明衛?在美國、巴西獲得登記。 拜耳作物科學: 拜耳作物科學玉米作物經理馬超推出的草地貪夜蛾應急方案,優福寬?+敵殺死?的藥劑組合,兼具藥效持效長和擊倒速度快的優勢,能夠更好發揮藥效、延緩抗性發生。 拜耳作物科學云南技術經理李紹舉建議以作物生長為防治依據,對作物進行提前保護。“低毒廣譜的藥劑適合作為作物的保護性用藥。”據了解,拜耳的畝旺特?可以通過提前噴施,利用其雙向傳導的特性,傳導到植物相關組織,對作物形成全面保護,比如防治蚧殼蟲;拜耳新推出的極顯?可以使害蟲快速停止取食,最大程度降低作物感染病毒病的幾率。 陜西標正: “針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控,要抓住低齡幼蟲防控最佳時期,早發現早防治,建議不同藥劑輪換使用。”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制劑部部長劉周成建議傍晚施用泰能(15克/30斤水),重點噴淋玉米喇叭口,不可漏噴,針對為害根部草地貪夜蛾可重點噴淋莖基。為延緩抗性,一季最多使用2次。劉周成介紹,標正已累計舉辦草地貪夜蛾防控示范實驗200+場,全國累計贈送1.1萬畝次藥劑,覆蓋3000多人。 京博農化: 京博農化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忠華總結了防控其他鱗翅目害蟲的有效經驗,為防治草地貪夜蛾、延緩抗性發生提供借鑒。據介紹,茚蟲威與擬除蟲菊酯類、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特別適用于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和抗性治理(當前抗性害蟲管理藥劑)。同時,具有觸殺與胃毒雙重功效,使害蟲立即停止取食,迅速保護作物;在環境友好、安全低風險方面也表現出色。作為目前有效防治鱗翅目害蟲的農藥品種之一,茚蟲威有很廣的殺蟲譜,可有效防治為害玉米、大豆、蔬菜、水果和棉花等作物的鱗翅目害蟲及葉蟬、盲蝽、象甲科害蟲等。 中保綠農: 北京中保綠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唯一直屬高新科技型企業。公司策劃部產品經理付曉龍介紹,自草地貪夜蛾發生以來,公司積極進行防控試驗研究,篩選推出公司主打產品,快捕令(12%甲維茚蟲威)、蟲秋(10%氟苯蟲酰胺懸浮劑)、中保占戈(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等。“蟲秋中的氟苯蟲酰胺作為第28組殺蟲劑,同時也是農業農村部推薦的應急用藥成分之一。”付曉龍說。據了解,氟苯蟲酰胺產品在委內瑞拉、巴拿馬均有登記。 本次會議吸引了農化生產企業、渠道服務商、種植大戶等300余人參加。會議現場,科迪華農業科技、拜耳作物科學、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京博農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保綠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凱源祥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大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廣東顧地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立威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市銀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眾多防效顯著的殺蟲劑產品,引得觀眾紛紛駐足詢問。 |
![]() |
![]() |
相關閱讀 |
我國食品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發展概況分析 |
近期農藥原藥被審定 |
孟山都宣布取消收購瑞士先正達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