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塔肥的市場潛力究竟如何?新上項目是跟風還是理性?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19-7-25 9:28:00 |
一座座平地而起的高塔改變了中國復合肥產業的面貌,在市場的風雨激蕩中,高塔復合肥產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喧嘩到平淡的發展歷程。近年來,放眼行業,不斷有新建的高塔項目陸續投產,塔高不斷提高,生產工藝也更加完善。 那么, 在當今市場環境下, 高塔肥的市場潛力究竟如何? 企業仍然相繼上高塔是理性行為, 還是盲目跟風? 《中國農資》記者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市場需求: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高塔復混肥生產技術作為我國獨有的肥料生產技術,曾在短時間內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化肥所副所長、教授級高工陳明良介紹,這項技術原先的開發思路是為尿素生產企業介入復混肥生產提供適合于以尿素為原料的復混肥生產技術。隨著我國農業對硝基肥的需求增加,以高塔工藝來生產硝基肥有很大的優勢,擴展到以硝銨為原料的硝基復合肥生產。最終,這項技術開花結果于常規的復混肥企業,并成為復合肥企業豐富產品結構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高塔肥是在普通肥料基礎上經過高塔造粒,養分均勻度更高,水溶性也更好。然而,由于各地種植結構及土壤成分不同,有的地區農民對于高塔造粒肥料接受程度較高,高塔肥用量呈上升趨勢,而有些地區高塔肥的市占有率卻很低,用量也呈逐年下降趨勢。湖南大隊長農業有限公司經理劉世妹也告訴記者,近些年,高塔肥在當地的用量是呈逐年下降趨勢的,只占當地總體用肥量的20%,一是因為當地土壤品質施用40%含量的復合肥就足夠了,多出的含量施用后也會流失掉;二是農民用肥意識也有所轉變,不再盲目施用高含量肥料。 相比之下,部分地區高塔肥需求量則很大,更有經銷商表示,高塔肥市場潛力巨大,是今后施肥的一個大的趨勢。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楚豐農資經營部經理羅傳海說,南方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種植區,需要見效快、水溶性好及氮鉀含量高的肥料,而高塔肥恰恰符合這些要求。他還向記者反映,湖北地區高塔肥用量呈上升趨勢,主要因為高塔肥溶解性強,顆粒外觀好。而且當前農民用肥習慣也在改變,當前種地的主體主要是年齡比較大的農民,減少勞動強度是一個重要考慮的因素,而含量比較高的高塔肥更容易被接受。此外,當地土質不缺磷,需要氮和鉀含量高的肥料,而高塔肥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磷含量低,恰恰適用于當地使用。安徽省亳州市潤田農資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經理徐飛飛告訴記者:“當地高塔肥用量逐年上升,主要是因為高塔肥顆粒更圓,表面更光滑,更方便機播。此外,高塔肥比普通工藝生產的復合肥價格也高得不多,而且水溶性好,因此當地市場對于高塔肥需求量很大。”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國營熱水畜牧農場遼西春秋農資服務中心負責人王艷生告訴記者:“當地高塔肥用量逐年上升,越來越受當地農民認可,原因是與其他工藝復合肥相比,高塔肥水溶性好,且賣相好。但部分土地不適合施用高塔,如沙土地及漏肥漏水快的土地無法充分發揮高塔肥的利用率。” 遍地開花:效果好才是硬道理 如今,高塔造粒工藝早已遍地開花,很多廠家甚至不止一座高塔。然而,每個廠家工藝不同,問題的關鍵在于,上了高塔后能不能做出真正的符合標準的高塔肥,只有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產品才能存活下來。眾所周知,建高塔投資高,因此,很多高塔肥并不一定達到標準,添加的成分或存在問題,或添加的量不足,那么造出的高塔肥比普通肥料效果差別并不大,這部分產品實際上就是在以次充好。遼寧省彰武縣匯豐農化銷售中心經理曹友明向記者反映,部分廠家雖然上了相關設備,但后期卻出于成本因素考慮,導致肥料品質下降。如有的廠家生產的高塔肥帶有一種刺鼻的氣味,這種高塔肥原料以氯化銨為原料,效果必然低于真正高塔技術生產的高塔肥,甚至與普通工藝復合肥的效果差不多。 而農民用了這種高塔肥后,也會產生高塔肥效果一般的認知。安徽省蚌埠市康龍農資貿易有限公司經理王健康表示,當地高塔肥使用量不大,主要因為大田作物施用高塔肥在產量方面增收并不明顯,當地農民每畝地施用80斤平衡肥,后期追加20斤尿素,而施用高塔肥也需要施用100斤,而且高塔肥價格偏高,農民覺得施用高塔肥的種植成本就增加了。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宏森農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施漢明也告訴記者,當地高塔肥用量不大,主要因為當地農民認為傳統施肥習慣效果很好,沒有必要換成其他品種。而且高塔肥價格高,且施用后與普通肥料相比效果并不十分明顯,當地經銷商不愿推廣。 新上項目:跟風,還是理性? 在化肥產能過剩,市場低迷的前提下,當前很多企業仍在持續上高塔,究竟是出于何種考慮?究竟還該不該再上這一項目? 觀點一 對此,河南省民權縣大豐農資有限公司經理陳付全認為,建造一座高塔費用雖然很高,但是高塔肥的生產成本相對比較低,而且配方調試方面,水溶性好,所以當前仍有廠家相繼建高塔。當前廠家建高塔并不是盲目的跟風,而是根據自身的整體實力,經過權衡才投產。 王艷生表示,各個廠家仍在陸續上高塔,并非盲目去建,而是經過對市場的充分調研和分析之后,結合自身實力,并為了后期生產成本的降低而去建造高塔。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中鑫農資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重開也認為,當前廠家仍舊相繼上高塔,也是權衡自身實力及對市場進行調查的基礎上而進行的,因為每個企業的戰略眼光不同。 觀點二 然而部分人士則對高塔肥的市場前景不太看好,認為廠家相繼上高塔是盲目跟風。 陳明良認為,我們一直想把高塔技術推廣到國外去,在嘗試。國外二次加工的復混肥沒有像我國這么多,我們所使用肥料以二次加工的復混肥為主,可能與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家庭承包制有關。隨著土地流轉,二次加工的復混肥使用量會減少。國內高塔太多了,產能粗算已經達到了6000萬噸,遠超需求。近幾年小型復混肥企業退出很多,或出于產業布局需要,還會有企業造高塔,要謹慎。 劉世妹也認為,當前全國范圍內高塔已經有很多了,如果再盲目上高塔是不理智的,而且當前不僅是高塔,其他肥料也面臨同樣的境遇。 市場激蕩,冷暖自知。走過風風雨雨的高塔肥產業在市場變遷中正在邁向成熟,然而,在化肥產業新一輪的版圖構建中,高塔肥路在何方,值得行業重新審視和思考。 記者手記: 高塔巍巍,贏在初心 高塔肥代表著一種技術含量,故而在一定意義上為炒作埋下伏筆。有經銷商認為,實際上,大家都在炒作一些概念性和理論性的東西,但是很多技術做著做著就變了味道,他們正是在尋求賣點,使得肥料在價格上得到提升,而不是站在農民的角度去考慮。 如前些年的脲甲醛肥料,早期有很好的炒作方向,最早是住商在做,效果很好,價格也高,后來國內很多企業模仿去做,但是在質量方面,出于成本考慮,效果卻不好,幾年過去了,當下做脲甲醛肥料的企業越來越少,這其中不乏脲甲醛肥料已經過了炒作期的因素存在。市場在變,然而住商卻仍在堅持,而且一直贏得很多老客戶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這款肥料質量穩定。 再如有的廠家做摻混肥做得很好,并形成自己的品牌,這樣的企業主要堅持自己的初衷,繼續做好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就好,沒有必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盲目跟風上高塔。要知道,摻混肥技術含量雖然不高,但美國當前很多企業還在堅持做摻混肥,這是因為摻混肥有其自身優勢存在。 有很多業內人士呼吁廠家和經銷商“做好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高塔肥也是如此,如果建高塔的廠家堅持初心,保持理性,不僅能讓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更能讓高塔肥技術實實在在地造福農業,造福農民。 |
![]() |
![]() |
相關閱讀 |
磷酸銨市場重歸均衡 短期布局反彈 |
近期邊貿氯化鉀到貨行情分析 |
化肥企業應從三方面減輕淡季生產壓力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