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褐斑病該怎樣防治?有哪些應對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11-25 17:27:00 |
花生褐斑病是世界性花生病害之一,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生,嚴重阻礙了花生種植產業的發展。那么,花生褐斑病該怎樣防治呢?以下內容將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癥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黃褐色或鐵銹色、針頭狀小斑點,隨著病害發展,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達1~10mm。葉正面病斑暗褐色,背面顏色較淺,呈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在潮濕條件下,大多在葉正面病斑上產生灰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產生大量病斑,幾個病斑匯合在一起,常使葉片干枯脫落,僅留部3~5個幼嫩葉片。嚴重時葉柄、葉托、莖桿也可受害,病斑為長橢圓形,暗褐色,中間稍凹陷。 病原: 病原為落花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 Jenk.,但在我國尚未發現。(1)形態。分生孢子梗黃褐色,直或略彎,上部漸細,大小為(10~100)μm×(3~6)μm,具0~2個隔膜,不分枝,孢痕明顯,有明顯的節狀彎曲。分生孢子無色或淡褐色,倒棍棒形或鞭狀,略彎,基部圓或平切,大小為(35~110)μm×(2~6)μm,具3~12個隔膜。子囊殼卵圓形至進球行,大小(47.6~84)μm×(44.4~74)μm。子囊圓柱形或棒狀,大小(27.0~37.8)μm×(7.0~8.4)μm,內生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雙胞,無色透明,大小(7.0~15.4)μm×(3~4)μm。(2)特性。該菌生長溫度范圍10~33℃,最適25~28℃。分生孢子在22℃下,經2~4小時即可萌發。 侵染規律: (1)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塊在病殘體上及花生堆中越冬。(2)侵入。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落在花生葉片表面,從氣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組織內部進行初侵染。后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借氣流重復侵染。在南方產區,春花生收獲后,病殘株上病菌又成為秋花生的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多個品種搭配與輪換種植,避免單一品種長期種植。重病田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噴施葉面營養劑。雨后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花生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漚肥,深耕土地,以減少病原。(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 多?硫懸浮劑25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2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藥劑應輪換施用。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2~3次。 |
相關閱讀 |
蓮藕蚜蟲有哪些為害癥狀?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人參果什么時候種,人參果如何種植 |
麥田豬殃殃如何解決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