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番茄摘葉有哪些方法?應掌握哪些原則?
來源:網絡    2019-12-10 15:03:00
    

    摘葉是番茄高產種植的重要環節之一,能夠減少植株密閉,增加通風透光性,降低病害的發生率。番茄種植過程中,去掉部分衰老的葉片,可減少了營養物質的消耗;植株出現徒長,枝葉稠密,摘除部分葉片,增加通風透光,促進番茄轉色,減少病害發生。

番茄摘葉有哪些方法?應掌握哪些原則?

    番茄摘葉應掌握哪些原則?

    1、摘葉不能過早。對正常老化、葉色變黃的底葉可以打掉。但打的時間不能太早,因為這些葉片不會消耗過多營養。

    2、好葉不能摘。果實完全長大由綠變白開始轉色時,其下部葉片及上部葉片一定不能打掉;凡是顏色濃綠、沒有病蟲害、無黃斑的葉片不能打掉,因為它們是番茄高產的營養庫。

    3、病葉、老葉、稠密葉可摘。植株中下部由于病蟲為害嚴重、生理病害造成的嚴重變黃衰老葉片,應當摘掉,且燒毀處理掉;下部老、黃葉,稠密葉,可適度摘除,增加通風透光,謹防病蟲害危害。

    4、每次摘葉不可過多。一次摘掉過多的葉片,會造成其它葉片卷曲。最好每枝、每次摘除二到三片,間隔7-10天再摘除較好。中上部葉片過密,也可以摘去半片葉,改善通風透光。

    5、晴天摘,注意保護傷口。特別要強調的是,進入冬季溫室內摘葉應在晴天上午進行。中午棚內溫度高,打葉以后傷口易愈合且愈合快,傷流少,若在早晨或下午16:00時以后打葉,棚內濕度大,易使傷口被病原菌侵染,導致病害的發生。摘葉后可噴施預防病害(細菌性病害、灰霉病)的藥劑或結合煙霧劑熏棚的方法防治。

    番茄摘葉的方法

    在點第2穗花時,第1次打葉,在第1穗花下留1片功能葉,將其余葉片全部摘除。在番茄第4-5穗花時,將第3穗花以下的葉片去除2/3,此時不能將葉柄一起掰掉,將每片葉基部留2個羽狀小葉,這樣傷口愈合快,不易感染病害,并且留下的葉片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果實提供足夠營養。同時,對于感染病害嚴重的葉片,已經喪失了光合作用的能力,要連葉柄一并摘除。

番茄摘葉有哪些方法?應掌握哪些原則?

    摘葉存在哪些誤區?

    1、摘葉過重。實際操作中,有的種植戶將果實下部葉片全部摘光打成“光腿”的情況。全部摘除下部葉片,一則導致光合產物供應不足,造成果實小或畸形果,影響品質和產量;二則造成根系與果實發育爭奪營養,不利于植株生長。

    2、摘葉過早。在葉齡15-50天時光合作用最強,超過60天,葉片老化,此時葉片消耗的養分多于制造的養分,應及時摘除老葉。

    3、見黃葉就摘。番茄在種植過程中,因肥水不當,導致根系受傷,造成營養元素吸收不足,引起葉片變黃;或噴藥不當,引起葉片變黃。可結合鋅、鈣等微量元素加細胞分裂素、碧護等噴施,促進植株正常生長。

    4、出現害蟲危害時采取摘葉防治。如斑潛蠅,白粉虱嚴重時,大量摘除有蟲葉。應結合掛黃板誘殺和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對于個別嚴重的葉片可摘除。

    5、為促進著色、防遮光大量摘葉。影響果實著色的因素不僅僅是葉片遮光。若施用氮肥過多,不注意補充鉀肥,常會引起果實青皮;棚溫超過35℃、低于15℃,茄紅素的形成亦會受阻,會影響果實著色。不能單獨采用摘葉來解決。

相關閱讀
紅薯莖線蟲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及防治技術
蠶豆黃足黃守瓜為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怎樣培育五味子良種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