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田“進軍”,2020年特肥的上量之道! |
來源:農資與市場雜志 2020-3-27 7:56:00 |
細論起來,中國特肥發展追溯不止于近5年,特肥最開始主要運用在花卉等高附加值特殊作物群體,屬于精細化產品運作,第一批市場應該是從廣東發起,海南市場憑借規模化、錯峰上市,也是第一波紅利市場。 后來,特肥在國內農業種植領域發展之勢漸勝,青島、深圳憑借貿易、區位優勢,成為特肥廠商聚集區,以云南市場、山東經作為代表區域,成為特肥新品類切入農資市場的主流陣地,業內也有人認為云南是中國特肥正式崛起之地。后又隨著廣西柑橘品類種植規模擴增,特肥迅速占據廣西主流市場,現在再來看,除了政府引導下四川柑橘種植面積還有增長空間,特肥還有機會,廣西、云南都已經是白炙化狀態。 從上游廠家分析,特肥第一階段仍然是以國外產品為主,或外企在中國設立公司,或國內企業引進優秀外企產品,隨之“萬眾創業,特肥為首”,甚至企業員工離職找個產品就能做市場,短時間內,特肥是以國外產品為主,但是長期來看,國內產品已有取代之勢。 為何說中部區域會是下一個特肥新商帶? 特肥大爆發,人人言“特肥”,經作區幾近“淪陷”,這兩年特肥不僅產品品類愈加豐富,市場區域版圖也在不斷擴張,現在特肥已呈現國內市場全面開花的境地,東北區域、中原地帶,被視為特肥新的上量之地! 所以我們也提出:保量在經作,增量在大田! 01、大田區變革,經作集中化擴增 中原地帶大田經濟作物面積增加并呈現集中之勢,土地流轉快,大戶比例提升,以河南為例,截止到2018年初,河南省土地流轉面積超過390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32%左右,土地托管面積接近1500萬畝。土地流轉的加速,伴生著用藥、用肥水平的提升,對新生產品接受程度的提升。 對于中部地帶農資變革,我認為要分層次看待,一方面中部經濟作物面積增加、種植區域集中,農業投入品升級更新快,和特肥在常規經作區運作大體一致;再者大田區經歷過早年的農家肥、碳銨,向尿素、復合肥轉變,隨著環保問題的暴露,農業從產量向品質過渡,減肥增效成為第一要務,大田呼喚特肥來改良土壤,改善農產品品質,特肥大田化也是大勢所趨。 02、大田經銷商尋求新生機 傳統肥料幾近透明化的價格體系,還有一定比例的賒銷,年年遞增的銷售任務,經銷商承受著銷量與盈利的雙重壓力,甚至有經銷商反饋賣一年肥料賺不到錢,就看年底廠家給的返利。 中部地帶大田作物為主,銷售常規肥料產品的經銷商也在不斷接觸特肥廠家,以期接手更多適合的產品,一方面順應趨勢,再者也是尋找“出路”! 黑龍江華夏統聯聚焦在東北寒地水稻,張書函從代理農藥起家,現在正在轉向特肥,他認為在大田區銷售特肥,需要有特定的產品體系,目前黑龍江區域的藥肥比較火,因為可以和水稻某一特定管理環節做結合,這就是市場! 03、大肥廠家集體性調整產品結構 大肥運作成本在提升,盈利空間被壓縮,傳統大肥廠家紛紛布局特肥產品線! 2019年11月,云圖控股采用以色列的先進技術,國際化合作高端肥料品牌“SOUPRO”(施樸樂)在國內全面發布;四川金象開始與巴斯夫攜手合作,應用其研發的專利硝化抑制劑產品維百鎖(DMPP),推出維施特;金正大、新洋豐等企業也早已布局特肥品牌……我們發現大肥料廠家正在做調整,集體性調整產品結構,發力特肥。 +中微量元素,+肥料增效劑,+生物刺激劑……傳統肥料轉型之路,多是以肥為基礎,在法規之內添加各種特殊成分;亦或者和國際廠家合作,引入國內,添加專利成分。有資本、有團隊、有渠道,傳統肥料廠家的加入,加速大田區特肥市場進化。 04、特肥“大肥化” 當初我們理解的特肥是解決特定問題的高技術含量產品,是增產為輔,“增彩”為主的產品,易普潤營銷總監賈連營總結到,目前特肥需求的功能點,依舊是抗旱、抗寒、坐果、著色、鹽漬化、板結、連坐障礙等;如果說從包裝上來看,特肥多以小包裝為主,與金敦福總經理陳棟交流時,他也認同,特肥就是“新”、“小”、“精”,一旦產品的量足夠大,他就是“大肥”。 而現在特肥真正是在向“特”+“肥”的重心轉移,市場上不乏借特肥熱度,添加某成分后就視為特肥,50Kg、40kg特肥+養分類產品比比皆是,并非不看好,單純的特肥產品成本高,與營養元素結合一方面成本降低,再者也減少了部分區域種植端的勞動量,針對于大田區或者農產品純收益偏低的市場區域,這也是找到產品和市場的結合點。 |
相關閱讀 |
多重因素困擾,復合肥開工下降供應收緊 |
秋肥市場已經逐漸開啟,市場競爭極為激烈 |
尿素價格上漲開工率暴跌,價格未來還有上漲空間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