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會聲音:給綠色農藥企業更廣闊的空間,建立農藥專業園區 |
來源:農資導報農藥 2020-5-29 9:12:00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漸入人心,國家層面對環保政策只會步步趨嚴,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更是關系到各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農業農村部農藥研制與施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羅金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吐露,由于對農藥及其產業片面的理解,甚至是誤解,不僅老百姓談藥色變,對于農藥生產企業而言也不時遭遇冷眼。他呼吁,農藥產業對中國農業的發展功不可沒,對于規范合格的綠色農藥企業,請給予他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羅金仁代表說,跟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一道在基層調研的時候,很多農藥企業面露難色。現在提倡化工企業入園區,農藥企業也不例外,但搬到哪里去能不遭人嫌棄是個大問題。被誤解的農藥企業以及農藥中間體企業,幾乎被定性的扣上了“污染”的帽子。在環保的重壓下,雖然各地在招商引資的園區不少,但哪個園區都不敢輕易接受這樣的“污染”大戶。 羅金仁代表表示,近幾年行業里出了幾次大事故,有些事故影響還比較大,比如響水化工園區爆炸事故,這些方面確實給農藥企業和農藥中間體企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但也要看到更多的農藥企業每年在環保上的投入不斷加大,所有的生產綠色先行,“三廢”排放完全達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藥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躍居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主要的農藥出口國。一些很有潛力的農藥企業,在升級改造、搬遷入園時,卻因為“有色眼鏡”受到了阻礙,如不在政策上引導扶持,很容易將他們“逼”到境外,也不利于中國農藥行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的提高。 建立農藥專業園區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對防治有害生物、應對爆發性病蟲草鼠害、保障農業增產以及糧食和食品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藥工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農藥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列。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在國家、省市相關產業政策、安全、環保、技術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農藥行業企業發展受限,特別是近兩年來對農藥的供應影響很大。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農業農村部農藥研制與施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羅金仁建議,要盡快制定農藥產業政策,優化生產布局,高起點統籌化工園區的建設,并建立農藥專業園區。 在我國產業政策、重點區域限制發展等相關政策下,農藥生產企業有向北、向西遷移的趨勢。作為精細化工的一個分支領域,農藥產業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浙江等地,近年幾起涉藥企業事故的發生,使沿海多個化工園區迎來停產檢查,農藥供應受到影響。據統計,2018年農藥開工率僅為48.4%,2019年更低。除政策外,東南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近年來不斷趨高,土地、能源等要素緊缺,建設成本、生產營運成本不斷攀升。加之國家重塑產業空間格局的頂層設計需求,國內農藥企業開始向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勞動力成本洼地的西北地區轉移。但中國西北地區存在水資源匱乏、化工原料少、物流成本高等不足,和沿海地區相比,生態環境脆弱,不利于精細化工產業發展。 在我國農藥行業發展受限的同時,印度、越南等國家大力鼓勵農藥生產,如此來不利于我國農藥在全球的競爭。印度政府自2014年提出“印度制造”以來,農化產業加速擴張,一些賣家將目光從中國轉向印度。加上印度、越南等國家的環保和人工成本的優勢,在全球產能中代森錳鋅、菊酯類、氨基甲酸酯、吡啶堿等產品占比比重持續升高,對我國在全球的產品競爭力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羅金仁代表建議,盡快制定農藥產業政策,優化生產布局,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和國家工業園區規劃,進行化工園區高起點統籌規劃,劃定農藥產業發展適宜區域,引導建立農藥專業園區。同時制定標準體系,加強規范管理,提升化工園區專業接納能力和專業管理水平。并分類分階段引導化學農藥生產企業向園區轉移,杜絕農藥生產向環境生態脆弱地區轉移。 |
![]() |
![]() |
相關閱讀 |
荷蘭Koppert推出新型生物刺激素產品Panoramix |
需求復蘇、庫存低位、環保約束,草甘膦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禁用劇毒農藥 是限制也是保護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