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枇杷角斑病該如何應對?具體措施有哪些? |
來源:網絡 2020-6-16 14:50:00 |
枇杷角斑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葉片。由于該病在眾多地區均有發生,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枇杷角斑病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供農戶們參考。 癥狀表現: 葉斑初為褐色小點,擴大時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相鄰病斑愈合后成不規則大斑,紅褐色或暗褐色,周圍有黃色暈圈,病斑上散生黑色霉點(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發病規律: 枇杷角斑病屬葉斑病的一種,以分生孢子及菌絲體在病葉或病果的殘體上越冬,在溫暖多濕的環境中容易發生。在長江中下游產區,3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底,都是此病的迅速蔓延發展期。土壤瘠薄,樹勢衰弱的果同,發病較早且重,多雨及溫暖季節,土壤排水不良,容易發病。 發病原因: 1、土壤瘠薄,樹勢衰弱的果同,發病較早且重。 2、多雨及溫暖季節,土壤排水不良,容易發病。 3、枇杷品種間發病情況不同,早鐘6號、解放鐘等品種較抗病,大五星、長虹等易染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病品種。 (2)加強果園管理,增施腐熟有機肥,合理灌溉,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 (3)科學修剪,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果園排水,保持果園適當的溫濕度。 化學防治: 在新葉長出后噴施下列藥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噻菌酯水分散粒劑5000—70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3000倍液;5%亞胺唑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劑6000—7000倍液;20%鄰烯丙基苯酚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茄子為什么會萎蔫死亡?該怎么防治? |
水稻和玉米促早熟方法 |
專家提醒:雨天禁栽油菜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