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半年農業尿素消費增量如此巨大,是怎么被農業所消化的呢? |
來源:農資導報 2020-7-14 7:28:00 |
按照價值規律理論,產品供大于求,降價;供不應求,漲價;供求平衡,價格穩定。上半年山東尿素出廠價從最高的1800多元/噸降到現在的1600元/噸左右,似乎說明尿素供大于求,實際情況是,一直到近期,尿素生產企業和流通渠道都處于低庫存狀態,說明生產的尿素完全被消費所吸收,尿素是處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狀態。 上半年尿素產量已經達到極限,即使再高的價格也不會產生增量。考慮到尿素剛性需求的特點,假如尿素企業堅決維持1800元/噸的出廠價,并不會發生累庫的問題,代表著這個價格能挺得住。在供求平衡的情況下,尿素價格卻出現了大跌,說明博弈是決定價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說,筆者上半年對尿素市場的供求關系判斷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也是價格下跌的一個推手,那么筆者之前的分析到底在哪方面出了問題呢? 筆者之前看空市場的第一大理由是相比于其它煤化工產品,今年尿素一定是利潤最好的產品,因此產量必然增加。無論是行業協會還是各網站的數據,都顯示今年上半年尿素產量增加了80—100萬噸,因此這個判斷沒有錯。 筆者看空市場的第二大理由是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膠合板廠開工延遲,家具國內銷售和出口下降造成尿素的消費減少50萬噸以上。這方面有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作為支撐,因此這個判斷也沒錯。 筆者看空市場的第三大理由是尿素出口減少,但5月份出口達到了60萬噸,彌補了前四個月出口的下降,使得上半年的出口基本同去年持平,這得益于印度的良好天氣,造成了需求的大幅增加和持續的進口。雖然出口同之前的預測有差距,但屬于偶然因素。 即使在出口同比持平的情況下,上半年供應增量仍高達130萬噸。兩個確定因素,一個偶然因素,在預測農業需求不會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使得筆者有足夠的理由看空國內尿素,也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同。之所以對尿素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集體誤判,是因為我們對國內農需數據的處理上,囿于國內統計數據缺乏和小規模農業的特點,無法得到農業用肥量的準確數字,只能把上一年度的表觀消費量平移,進行適當的放大或縮小,而忽視了農業需求的超預期增長。上半年農業尿素消費增量如此巨大,是怎么被農業所消化的呢?相信無人能給出準確的數字,但事實擺在那,筆者也只能給出以下猜測: 一、種植面積增加 今年雙季稻面積增加了近500萬畝,會增加一部分化肥需求;因疫情影響,部分過去拋荒的田塊被農民重新耕種,會增加一部分化肥需求;最大的增量可能來自農業農村部今年3000萬畝休耕輪作試點以休耕為輔,輪作為主:假如增加2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那么將帶來超60萬噸的尿素需求增量。 二、畝用量增加 不排除農民因大宗農產品價格較高,而增加畝使用量的可能性。 綜上,今年上半年國內尿素農業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消化了供應的增量,實現了供求的基本平衡。如果不是最近南方發生了大范圍的洪澇災害,那么尿素將呈現緊平衡的狀態。 筆者的誤判必然會給尿素生產企業帶來一些損失,在此表示道歉!企業利潤的減少,就權當為農民增收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做貢獻了吧! |
![]() |
![]() |
相關閱讀 |
磷肥產業的發展還需國家政策支持 |
鉀肥市場:鉀鹽企業開辟新思路 |
國內磷礦富礦將耗盡 磷化工企業資源爭奪激烈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