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夏紅天蛾的形態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7-22 15:09:00 |
半夏紅天蛾別名紅夕天蛾、暗紅天蛾等,在全國眾多地區均有分布,常常給農戶們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總結半夏紅天蛾的形態特征、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蟲害。 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33?40mm,翅展55 ? 70mm。體、翅以紅色為主,有紅綠色閃光。頭部兩側及背部有兩條縱行的紅色帶;腹部背線紅色,兩側黃綠色,外側紅色;腹部第1節兩側有黑斑前翅基部黑色,前緣及外橫線、亞外緣線、外緣及緣毛都為暗紅色,外橫線近頂角處較細,愈向后緣愈粗;中室有1白色小點;后翅紅色,靠近基半部黑色;翅反面色較鮮艷,前緣黃色。 (2)卵扁圓形,直徑1 ? 1.5mm,初產時鮮綠色,孵化前淡褐色。 (3)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75 ? 80mm。頭和前胸小,后胸膨大,體上密布網紋。胸部淡褐色,鱗片狀。腹部第1 ? 2節背面有1對深褐色眼狀紋,紋中間有月牙形的淡褐色斑,斑周圍白色。各腹節背面有淺色橫線,體側有淺色斜線。尾角黑褐色。腹部腹面黑褐色。 (4)蛹紡錘形,長42?45mm,棕色,有暗褐色斑。 發生特點: 該蟲在杭州1年發生5代,世代重疊,以蛹在土表下蛹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羽化,出現越冬代成蟲。成蟲日伏于半夏植株或樹林蔭處,黃昏時開始活動,吸食花蜜,趨光性強。成蟲將卵散產于半夏葉背,少數在葉面,多數- -葉只產1粒。高齡幼蟲一夜間可將10余株半夏的葉吃盡,遇食料缺乏時向四周擴散。幼蟲老熟后,吐絲卷葉或用土粒筑成蛹室化蛹。以5月中旬至7月中旬發生量大,為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 )秋后或早春耕翻土壤,以消滅越冬蛹。 (2)幼蟲發生期結合中耕除草,人工捕捉。 (3)清潔田園,中耕松土破壞其蔭蔽、化蛹場所。 2、物理防治 黑光燈誘殺成蟲。 |
![]() |
![]() |
相關閱讀 |
獼猴桃黑霉病怎么治,獼猴桃黑霉病防治方法 |
煙草野火病發病流行規律,煙草野火病防治 |
芹菜花葉病怎樣采取農業措施進行預防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