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生斑駁病的為害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12-21 15:05:00 |
花生斑駁病在種植期間常常出現(xiàn),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本文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花生斑駁病的為害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為害癥狀: 病株矮化不明顯或不矮化。上部葉片形成深綠與淺綠相嵌的斑駁,斑塊或壞死斑,常在葉片中部或下中沿中脈兩側形成不規(guī)則或楔形、箭戟形斑駁,也有的在葉片上部邊緣現(xiàn)半月形的斑駁,病株的莢果大多變小,結果少,種皮上出現(xiàn)紫斑,部分果仁變成紫褐色。 發(fā)生規(guī)律: 花生斑駁病毒在花生的種仁內越冬。發(fā)病早的花生植株,其種仁帶毒率高。帶毒種子在田間形成的病苗是花生斑駁病毒病的初次侵染來源。病害的傳染靠蚜蟲,主要是花生蚜。以有翅蚜傳毒為主。吸食病株的蚜蟲轉害健株時即可將病毒傳給健株,引起健株發(fā)病,造成病害的蔓延和流行。另外,還可通過植株接觸和嫁接傳染。早播、發(fā)病早的田塊是晚播田的傳染源。調運帶毒種子可進行遠距離傳播。發(fā)病高峰期與第一蚜高峰期,即有翅蚜高峰期有密切關系,發(fā)病高峰期在有翅蚜高峰期后20天左右出現(xiàn)。地膜春花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發(fā)病,露地春花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發(fā)病,夏花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fā)病。花生出苗后的有翅蚜高峰期是斑駁病毒的侵染高峰期;有翅蚜高峰期出現(xiàn)得越早,蚜株率越高,蚜量越大,病株的快速擴散期就越早,發(fā)病就越重。 防治方法: 選用帶毒率低的花生種或培育無毒花生種。地膜覆蓋栽培花生不但可以提高地溫,保水保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環(huán)境,而且可以驅避蚜蟲,減少傳毒,是防病增產的重要措施。花生斑駁病毒病的防治適期是播種期和出苗期。花生出苗前對花生蚜的主要繁殖場所及寄主進行全面噴藥防治,如對刺槐和麥田等進行全面噴藥。花生田治蚜要在花生30%出苗時和齊苗期防治2次。選用下列藥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5%辛硫磷·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0%抗蚜威·乙酰甲胺磷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解析馬齒莧生長環(huán)境以及植物因素 |
蘋果生長高峰期管理須知 |
小菜蛾的巧妙誘殺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