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意!臨近收割小麥銹病也要治理,嚴防減產擴散 |
來源:191農資人 2021-5-14 8:47:00 |
近日河北省植保協會發布了小麥銹病(條銹病)的報道。此次小麥銹病以條銹病為主,發病中心在1至2平米左右;嚴重地塊達50平米;中心病葉率達70%以上;多個發病中心病葉率高達80%。針對小麥此類的病情,我有以下建議(提示)要說。 一、引起重視 小麥銹病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多發病常見病,且其一旦發生又沒有很好的防治的話,則極易引發其發病面積進一步擴大危害進一步加重,尤其是在小麥生長的中后期(揚花期前后)發生更為嚴重。由于歷年的防治不全面不徹底,其滯留下來的病菌對一般常規的藥劑已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所以這方面來說,要重視預防小麥銹病的發生,預防應宜早,要做到發現一點控制一片,限制其蔓延擴散。 二、具體的防治技術措施 1、前期要做好品種的篩選 選用適宜當地生長環境的抗病品種。生長過程中注重田間管理,合理增施磷、鉀肥;根據品種的不同合理把握小麥的畝播種量(合理密植,增加麥株間的通透性);多雨水季節做好清墑理溝,排水降濕減少銹病傳播和發生的機率。 2、小麥生長全程做好病害跟蹤監測 尤其是低溫多雨;多霧;多露水;連續陰天,低氣壓等天氣的環境中,更加注視其發病動態。撥節孕穗期由于小麥植株的生長漸漸壯碩,田間透性較之前有所削弱,易引誘小麥銹病發生,其間和發病期可噴施12.5%特譜唑;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至2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40至50毫升每畝等。 3、藥物的選用 針對小麥銹病歷年來防治使其產生的抗藥性,一般建議選用三唑類殺菌劑效果更為明顯,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當然相比較來說,復配上吡唑。醚菌酯不僅經濟,效果則更好一些。在小麥生長的中后期其發病之初建議選用20%烯肟。戊唑醇懸浮劑2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可有效抑制小麥銹病的蔓延;30%苯甲。丙環唑乳油15至20克每畝,兌水30公斤均勻噴施,1至2周進行二次用藥可有效控制銹病繼續危害;雨水多雨水密集空氣濕度大等,可選用30%氟環。密菌酯懸浮劑40至5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對小麥銹病抑制和防治效果均非常明顯。 特別提醒: 小麥銹病又被老百姓稱為“黃疸病”是因其發生病害中,和發生病害后植株失水過多,導至麥葉缺水發黃早枯至枯竭,而致小麥減產減收。此段既要加強田間灌溉補水,又要注重降濕通透,建議田間灌溉后及時排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田水,視墑情即灌即排)。 當然多雨天氣則要做好清墑理溝,降低濕度減輕病害。 |
![]() |
![]() |
相關閱讀 |
中國納米農藥原始創新正逐步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
歐盟發布公告建議不再批準殺螨劑乙螨唑和殺菌劑苯氧喹啉的歐盟登記 |
2012年1月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企業國內銷售情況分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