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草銨膦中長期市場分析,未來如何發展? |
來源:中金點睛 2021-9-3 9:25:00 |
2020年,永農生物科學、日本明治制果、利爾化學相繼在國內獲得精草銨膦原藥登記,標志著精草銨膦商業化應用腳步逐步臨近。精草銨膦具有高活性、低污染等優點,有望實現對普通外消旋草銨膦的替代,在未來幾年成為草銨膦市場的主流產品。 草銨膦(glufosinate)由赫斯特(現屬拜耳)首次合成,于20世紀90年代實現大規模商業化。2017年拜耳為回應政府對收購孟山都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將Liberty除草劑(草銨膦)及LibertyLink品牌下的種子業務出售給巴斯夫。Liberty除草劑目前已成為巴斯夫農化業務的關鍵組成部分。 草銨膦含有1個手性中心,具有L型和D型兩種光學異構體,但只有L型草銨膦(精草銨膦)具有除草活性。目前上市的草銨膦除草劑主要為D∶L=1∶1的外消旋產品,若草銨膦產品中只含有L-構型的光學異構體,理論上單畝草銨膦使用量可以降低50%,這對于降低使用農藥成本、減輕環境壓力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精草銨膦因此成為了草銨膦行業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過去10年,草銨膦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全球產量從2011年的約3,200噸提升至2020年的3.5萬噸,CAGR達到30.5%,已從相對小眾的果蔬用除草劑成長為大宗除草劑單品之一。根據Phillips McDougall統計,過去10年草銨膦市場價值也穩步提升,其中2020年,草銨膦市場價值達10.5億美元,2011—2020年CAGR達到13.2%。 雖然草銨膦需求保持了持續增長,市場價值穩步提升,但其價格走勢可謂跌宕起伏。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仍是供需關系的波動。2010—2014年受全球經濟復蘇、抗草銨膦作物上市等利好影響,草銨膦原藥價格一路上行,最高價格超過30萬元/噸。自2014年百草枯禁用政策頒布后,市場普遍認為草銨膦將有效承接百草枯退出后的除草劑新增需求。輝豐、紅太陽、七洲綠色化工等紛紛上馬新草銨膦項目,2015—2016年草銨膦產能明顯增加,草銨膦價格大幅下降。進入2017年,草銨膦在環保趨嚴、百草枯禁用范圍擴大帶動需求增長等利好催化下,價格再度回暖。但2018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氣候原因導致種植需求推遲等因素影響,全球需求走弱。加之利爾化學及巴斯夫等主要供應商的新產能大量釋放,行業明顯供過于求,價格加速下滑,2019年草銨膦原藥價格最低達到了9.95萬元/噸。2019年末,受主要供應商利爾化學廣安基地并線改造及中間體廠商洪湖一泰停產檢修影響,供應收緊,草銨膦價格有所回暖。進入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較為嚴重的湖北是國內草銨膦主要的中間體供應基地,疫情導致的供應不足使得草銨膦供需關系再度緊張,價格持續上揚。2021年,受益下游需求旺盛和替代品草甘膦價格持續上調,草銨膦報價也一路上升,截至7月9日,草銨膦價格已上漲至22.5萬元/噸,創2016年來新高。考慮到目前草銨膦廠商庫存仍處低位,我們預計草銨膦價格仍有上調空間。 從下游分作物需求數據來看,目前草銨膦的應用集中在油菜、大豆和果蔬等領域,據Phillips McDougall統計,2018年油菜對草銨膦需求達到2,752噸,大豆達到2,279噸,果蔬達到3,211噸,三者合計占2018年全年總需求的60%。從地域分布來看,中國(果蔬、水稻等)、美國(轉基因作物)、加拿大(轉基因作物)占據了2020年全球總需求的52%。展望未來,隨著巴斯夫、拜耳等農化巨頭推出具有草銨膦、麥草畏等新抗性的經濟作物種子,我們認為草銨膦需求有望得到較為顯著驅動。近年來全球四大農化巨頭新推出的轉基因大豆種子均新增草銨膦抗性,若這些種子在美國及巴西等地順利推廣,將有效帶動草銨膦需求增長。 除含草銨膦抗性的轉基因種子推動的轉基因需求外,百草枯在海外的逐步禁用也是草銨膦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據中農縱橫統計,2018年全球百草枯用量仍有8萬噸左右,假設其中40%左右的百草枯退出需求由草銨膦承接,我們預計有望新增草銨膦原藥需求約2萬噸/年。 競品草甘膦價格大幅上漲助推草銨膦性價比顯現。截至2021年7月9日,中國草甘膦價格已漲至50,000元/噸,突破2013年來最高點。由于藥效關系,目前草甘膦單次單畝使用量為草銨膦2~3倍,加之考慮到草甘膦抗性農戶會使用2~3次保證除草效果,我們預計草甘膦/草銨膦比價在0.2以上時,草銨膦性價比即開始顯現。截至2021年7月8日,草甘膦/草銨膦比價已經升至0.22。由于受環保政策影響,未來草甘膦產能再度大幅擴張可能性較小,加之目前草甘膦企業開工率已接近90%,草甘膦新增供應或有限,我們預計未來草甘膦價格或繼續維持高位震蕩。因此我們認為草銨膦需求或因其相對草甘膦的性價比優勢得到進一步刺激。 除此之外,我們預計草銨膦復配制劑使用量提升,草甘膦抗性雜草大量出現等因素也將推動草銨膦用量的穩步增長。總體來看,安徽中農縱橫預測全球遠期草銨膦原藥需求有望達到10萬噸/年(折精草銨膦5萬噸/年)。 截至2020年末,全球草銨膦產能約4.75萬噸,主要生產裝置分布于中國、印度、德國及美國,其中中國草銨膦產能約占全球的60%,占據絕對產能優勢。從產能利用率上看,受疫情影響,永農生物和UPL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其余企業開工率則維持相對較高水平。 從后續擴產情況來看,在草銨膦長期需求向好及短期價格維持強勢的預期下,除巴斯夫公告將于2022年部分退出草銨膦原藥生產外,大量農化企業紛紛上馬草銨膦擴產計劃,成為行業新進入者。據我們統計,目前國內已環評公示的外消旋草銨膦產能已經達到了9.65萬噸。總體來看,若這些已宣布的擴產計劃均順利落地,未來幾年新增供給或大幅超過穩定增長的需求。 目前國內已公示精草銨膦擴產環評公告書的僅利爾化學、山東億盛、永農生物及七洲綠色化工,均為行業內老牌草銨膦生產企業,若未來精草銨膦合成技術未發生大規模擴散,我們認為后續精草銨膦行業或將維持相對有序的競爭格局。 |
![]() |
![]() |
相關閱讀 |
確保豆芽食用安全嚴禁使用赤霉素等低毒農藥 |
海南樂東百十家農藥零售店將關閉 |
北京:加強禁限用農藥監管工作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