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林草局制定了《“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022年01月29日八部門聯合發文通知印發給各省農業農村部門及其他相關單位。今天我們來共同剖析和學習規劃中與登記登記相關的部分內容,以便對農藥生產企業今后的農藥登記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建議作用。
《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 年,農藥產業體系更趨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其中以數據形式列出了的主要發展指標,這點我們需要重點關注!見下表:

《規劃》提出重點任務:構建現代農藥生產體系、經營服務體系、安全使用體系、監督管理體系、研發創新體系。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要重點關注:支持發展高效低風險新型化學農藥,大力發展生物農藥,逐步淘汰退出抗性強、藥效差、風險高的老舊農藥品種和劑型,嚴格管控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風險農藥及助劑。充分利用新工藝、新技術,大力發展水基化、納米化、超低容量、緩釋等制劑,適應大中型施藥器械和多元化用藥需求。嚴格控制粉劑和有毒有害助劑的加工使用,逐步實現農藥劑型的高效化、綠色化、無害化。

《規劃》提出的保障措施中特別提到強化政策扶持的內容:完善農藥登記審批制度,加快生物農藥、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特色小宗作物用藥、林草專用藥登記。加大高毒農藥替代、病蟲害統防統治、標準化經營服務門店建設的扶持力度。《規劃》提出建立農藥研發創新體系的三大方面:加強綠色農藥研發;加強創制能力建設;完善創新機制。強調加強新型低風險化學農藥的原始創新,加大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的研發力度,鼓勵納米技術在農藥劑型上的創新應用。還特別提到創制農藥新品種新工藝:“十四五”時期,面向重大病蟲草害等生物災害防治需求,圍繞農藥原創分子靶標發現、分子設計、清潔化生產技術、綠色品種創制,研發創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新品種5—8個。
《規劃》還強調,為保障農藥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各部門應按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加強指導協調,加大扶持力度。在組織領導、政策扶持、投入、監管、生態保護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