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淺析:我國農藥國際貿易
來源:磊子侃農藥    2022-3-1 9:54:00
    

    當前世界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人口增加,糧食安全,全球變暖,環境保護……這些議題始終圍繞著一個關鍵點:農業。農藥的生產和使用則是保證農業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最關鍵一環。目前全世界的總人口數在75億至76億之間,其中我國人口為13.6億。我國目前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印度人口為13.3億,很快將會超過中國),糧食產量和農藥產量最高的國家,同時也是糧食進口量和農藥出口量最高的國家。一個國家的糧食產量往往與農藥使用量正相關。作為以農資出口促進農產品進口的核心,農化自然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淺析:我國農藥國際貿易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測,每年全球因病蟲草害損失約占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因病害損失10%,因蟲害損失14%,因草害損失11%。農作物病蟲害除造成產量損失外,還可以直接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出現腐爛、霉變等,營養、口感也會變異,甚至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而我國每年因病蟲害導致的糧食損失在4000萬噸左右,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8.8%。經濟作物的損失率更高, 棉花的損失率達到24%,而蔬菜和水果的損失率高達20%-30%。以上的數據均來自于使用植物保護綜合防治后的數據。如無任何化學防治, 其作物的損失量將再增加30%以上, 嚴重甚至導致絕收。 如由馬鈴薯晚疫病引起的愛爾蘭饑饉,我國50,60年代的蝗災,每一次都會修改世界文明史。雖然農化技術保持著較快的更新速度,但每一次的病害發生,如小麥赤霉病,香蕉枯萎病,美國白蛾,再到今年的草地貪夜蛾等, 對于現有的植保技術都是一次強有力的沖擊。目前農藥發展和使用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但國際病蟲害防治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世界人口持續增長,食品安全等問題就是糧食問題的具體表征。

    全球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接受度最高的劃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只要人均國民收入(GNI)大于12056美元的國家列為“高收入國家(經濟體)”(high-income economies),也叫發達國家。全球有81個國家和地區屬于高收入經濟體。其他國家均屬于發展中國家。

    農藥的生產,使用與國家,地區的發達程度相關,但也并不絕對正相關。不同國家和區域的農藥使用情況取決于氣候,政策,收入水平,用藥習慣,主要作物等要素的綜合作用。一個國家的綜合農業水平也反映出其用藥情況,例如高農業水平國家:“以色列,美國,日本等”其用藥水平相對較高,農藥登記門檻也較高。發展較為落后的第三世界國家,如柬埔寨,尼日利亞,喀麥隆 等國, 其用藥水平和農藥登記水平都是相對落后的, 主要目標產品還是大宗滅生性除草劑和有機磷類殺蟲劑。以具有普遍性的糧食作物小麥為例, 用藥水平最高的是歐美, 以專利期產品為主的綜合解決方式, 其次是中國,南美,以非專利期產品為主,具有較合理和優質的配套產品; 巴基斯坦和中東國家農藥使用水平較低,產品一定程度上落后一代至兩代, 產品組合也不豐富。

    根據對不同農藥產品的需求和加工情況及目的國家的經濟和工業發達水平, 我國對農藥產品出口主要有出口中間體,原藥和大包裝制劑和小包裝制劑等不同的四種方式。我國主要的中間體出口目的國家主要是日本和印度;主要原藥出口國家是俄羅斯,巴基斯坦, 美國等國; 大包裝制劑出口國為具有一定分包基礎的國家:泰國,越南,阿根廷等國。小包裝制劑主要目的市場為:緬甸,喀麥隆,尼日利亞,柬埔寨等國。根據不同國家的工業水平, 進出口政策以及市場的接受程度, 其對農藥產品的加工以及需求程度也不相同。

    退稅率可以反應在一定情況下國家出口政策的整體的導向,近幾年在中間體和原藥退稅率保持穩定的情況下, 制劑退稅率在平穩上調, 由此可見制劑出口將會是發展的趨勢。

    目的國氣候,地理以及溫度的差距也會影響農藥的進口以及使用情況。 不同區域其農藥的使用情況也不盡相同。 由于不同產品在對溫度的穩定性不同,其目標市場的效果也會不同。

    例如俄羅斯地處北溫帶, 屬于高緯度地區, 平均溫度較低, 其使用的農藥必須保證在低溫條件下具有良好的活性,如2,4-D,氯氰菊酯等。 而在熱帶地區,東南亞地區使用的農藥, 由于溫度原因,需要在高溫情況下比較穩定的產品。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氰氟草酯。 氰氟草酯作為優異的水稻田除草劑, 在我國北方地區表現出良好的防效,而在東南亞水稻市場一直不溫不火,農民的反應也非常一般, 其重要原因是氰氟草酯的有效使用溫度是20-30℃,即使在年平均氣溫27℃的泰國, 其使用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相對于經濟調控和氣候影響, 國家政策對于目的國農藥產業的影響則是剛性的。國家政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1.當地國家對農藥產品的禁限用情況。2.當地國家的農藥登記政策。

    第一道門檻就是當地國家的禁限用政策。政策將影響當地國家銷售的農藥結構,同時舊農藥的禁用也會形成新的市場機會。例如歐盟因為噻蟲嗪的高蜂毒性禁用,而氟啶蟲酰胺則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在歐盟市場;而莠去津在埃及市場的禁用,導致該產品退出埃及市場,同時給其他玉米田除草劑帶來了增長的機會;2019年8月份泰國限制使用草甘膦,禁用百草枯, 那會給草胺磷帶來新的機會。

    第二道門檻是農藥登記制度。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規定,農藥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由于其具有殺蟲殺菌活性及不同程度的環境毒性,涉及農藥殘留及環境降解等各方面的影響。故農藥登記是進行銷售的通行證。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不同的農藥登記制度, 其登記流程的耗費時間以及資料準備的難易程度也影響著目的國的產品構成。舉例來說對于登記農藥產品平均耗時7年的巴西與登記農藥產品僅需3個月的巴基斯坦相比,無論是產品更新速度還是產品層次都是巴基斯坦更加高效,當然登記證的利用效率則是巴西更高。

    全球作物農藥的銷售額從1970年的27億美元到2012年的499.35億美元再到2018年的650.99億美元,除了2015年表現為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有較大的增長。其中絕大部分的銷售額由跨國公司所占有,以2014年為例,全球農藥銷售額為566.55億美元,而跨國巨頭(先正達,拜耳,巴斯夫,陶氏益農,杜邦(還未與陶氏合并),孟山都(還未被拜耳收購))總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31億美元,占到市場總份額的78.07%. 而同年我國農藥出口量僅為491萬美元。仍然和跨國巨頭有著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跨國公司有著完善的新化合物研發技術及團隊,同時投入了高額的費用和時間用于新化合物的研發。而我國的農化行業仍然停留在仿制和代工階段。但近10年來跨國公司專利期產品的集中到期,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市場機遇。

    以2019年1-6月為例,農藥出口總額41.78億美元,增長2.6%。農藥進口總額2.97億美元,略有下降(以上數據均來自于農藥研究所的統計結果)。這說明我國是典型的農藥出口型國家,其中農藥出口產品有原藥,大包裝制劑,小包裝制劑等。但進口農藥主要集中在專利期內的小包裝制劑產品,當然近年來隨著我國農化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也進口部分印度更有優勢的產品(氯氰菊酯,代森錳鋅等)。就出口來說,原藥出口目前更占據優勢,上半年原藥出口額25.38億美元,同比增長9.7%;制劑出口額16.40億美元,同比下降6.8%,出口金額以原藥為主的格局沒有發生變化,2019年占比升高,超過60%。雖然原藥目前或者在短期內仍然會占據出口的主導,可以預測到的是隨著政策的落地和改革的實行,制劑貿易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同樣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我國共出口農藥73.72萬噸,其中除草劑就占到了69%,為50.88萬噸。而殺蟲劑位列第二,為15.39萬噸,占比20.9%。殺菌劑為6.19萬噸,占比8.4%�?梢哉f除草劑占農藥出口的絕對主導地位。

    亞洲是我國農藥出口的絕對主導市場,共計12.59億美元,占據30.1%;第二位是拉丁美洲,共計12.23,占據29.3%;第三位是北美洲,共計6.39億美元,占據15.3%;第四位是歐洲,共計5.1億美元,占據12.2%;第五位是非洲,共計4.12億美元,占據9.9%,第六位是大洋洲,共計1.35億美元,占據3.2%。影響農藥出口量由多方面原因構成,與中國的貿易關系;當地國家的經濟情況;當地國家的農業發展情況;當地國家的化工行業發展情況等都會影響到農藥出口量。我國農藥的前十大出口國是美國,巴西,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越南,泰國,尼日利亞和印度尼西亞,這幾個國家占據了我國總出口額的52%。

    我國出口排名的前十大產品除草劑占據了絕大多數,分別是:草甘膦,百草枯,吡蟲啉,烯草酮,百菌清,聯苯菊酯,毒死蜱,甲氨基阿維菌素,氟蟲腈,莠去津。這十種產品占總出口金額的36.7%。其中這些產品中不乏將要被淘汰的產品,如草甘膦,百草枯,毒死蜱于2019年10月正式在泰國禁用,莠去津在埃及禁用…未來取代這些市場主流產品的低毒高效農藥將會有巨大的潛力,但這份產品排名的更迭還需要數年或數十年的發展。未來總體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向著低毒,高效的方向發展。農藥國際貿易銷售的專業化程度也會大大提升。

相關閱讀
草甘膦:市場管理日趨規范 優勝劣汰即將顯現-10.31日
小麥已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紋枯病即將進入發病盛期
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登記產品推薦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