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一開始,二銨整體報價連連上揚,雖其余肥種偶有漲落,但如果按照企業接單的時間順序來看,整體成交價卻在有增無減的進行著,如在去年9月份之前的預測64%二銨黑龍江到站可超3000元/噸多會認為是南柯一夢,但當下市場新單成交已然達到3000元/噸的水準,按照常理,漲價后的肥種多會有幾家歡喜、幾家愁,而且在化肥圈子內基層對于肥料的購買多傳言是“買漲不買跌”,那么按照以上的兩鐘套路計算,二銨無論上游還是下游,購買化肥的力度應將會較為積極,企業也會獲得一定的利潤;但是,現階段下游市場隨著二銨的漲價觀望氛圍逐漸變得濃郁,而二銨企業也在叫苦不迭,那是什么改變了上下游市場的“傳統”路數呢?

首先,從經銷商層面來說,二銨適當上揚可刺激到一部分經銷商適量采購,但二銨去年秋季甩貨階段并未出現明顯的下滑,且十一過后硫磺價格驟然漲至1800的水平,二銨調漲突然,令一部分經銷商措手不及,加之對市場的不信任心理,對二銨后期預期不足,唯恐漲價將會是曇花一現,部分經銷商錯過了低價采購的機會。其次,其余肥種雖有上調,但尚不能支撐其二銨在如此高的價位上保持穩定運行,比如市場上可替代的復合肥以及尿素等主流肥種,雖一銨漲勢較兇,但前期仍有一定的回落;再次,農需尚未啟動,從近幾年的冬儲不難發現,化肥市場波動較大,尤其是作為“雞肋”般的二銨,且當下農需真正需求尚未啟動,更令一部分經銷商謹慎為先;最后,資金尚未到位,比如今年東北地區因玉米漲價,基層農民多在等待更高的價格“持糧觀望”,經銷商收款進展力度一般,即便認為后期價格或將上漲,但也僅能望洋興嘆。
其次,從工廠層面來說,漲價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所導致。雖當前硫磺已經回歸與平靜,但其余原材料整體供應相對較差,這就導致了磷礦石以及液氨價格的上揚,加之冬儲硬性需求尚存,工廠的整體采購力度較大,價格漲勢較為猛烈,如湖北地區當前雖有部分磷礦石供應,但據市場反饋稱,因磷礦石品味較低,仍需要從外地采購一定的貨源;液氨也受天然氣限量的影響,雖價格偶有波動,但多在高位震蕩,短期內供應或將緊張,二銨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的影響不單單在于此,因原料的供應緊張導致一部分工廠“無米下鍋”,眾所周知,工廠規模越大,滿負荷生產時成本較低,但反過來在開工低位運行時,生產規模越大的企業其成本將會越高,這也是工廠當下喊苦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合整體的二銨開工率預計今年春季用費二銨供應或將低于去年,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二銨將無休止的上揚,后期價格或將上漲,但因下游的接受力度有限,上漲將較為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