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氮肥行業迎來近十年來效益最佳的一年,制造業效益同比大增 |
來源:金聯創化肥 2019-3-2 10:08:00 |
“2018年是氮肥行業迎來近十年來效益最佳的一年,氮肥制造業效益同比大增,利潤率累計達到5%。預計2019年全國尿素產能6954萬噸,現有產能中有596萬噸產能長期停車,上半年有效產能約為6358萬噸,2019年春季(1-4月)尿素供應量為3094萬噸,與去年持平且供需基本平衡。”這是記者剛剛從2019年春季氮肥市場形勢分析會獲悉的。 今天,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的2019年春季氮肥市場形勢分析會在京召開,發改委、工信部、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要領導及行業主流生產企業、貿易企業和媒體代表共260人參會。會議以總結經驗、統一認識、分析市場、理清思路、確立方向,為做好2019年我國氮肥全面供應,保障農業生產為目的,聚焦分析當前氮肥行業面臨的形勢,共商大計做好全年氮肥生產和供應。本屆會議為期兩天。 行業效益好轉 氮肥生產和農業豐收雙贏 會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對2018年我國氮肥行業整體運營狀況進行了回顧,并針對當前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對今年市場工作的重點提出建議。顧宗勤表示,2018年是氮肥行業迎來近十年來效益最佳的一年,一方面氮肥市場價格保持了相對穩定,行業效益有明顯好轉;另一方面氮肥行業還經受住了天然氣供應短缺、環保管控升級和煤價上漲等的各種考驗,保證了氮肥國內供應,保障了農業生產,實現了氮肥生產和農業豐收雙贏的結果。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信息和市場部主任韋勇以數據分析的形式,對2018年國內氮肥的生產情況進行了系統性總結。據韋勇介紹,2018年,我國氮肥行業整體效益好于2017年,除8月份出現虧損外,其他月份均實現盈利,氮肥制造業效益同比有較大的增幅,利潤率累計達到5%,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我國合成氨、尿素產能向大型化、先進煤氣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以無煙塊煤為原料,規模小于30萬噸的裝置在市場競爭中劣勢更加明顯,淘汰速度加快。從產能分布來看,傳統生產區域產能仍然占有較大比例,新疆、內蒙古等區域產能也已舉足輕重。 虧損企業數量減少,行業效益明顯好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規模以上氮肥企業201家,同比減少52家。虧損企業53家,同比減少37家,行業虧損面為26.4%,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55.7億元,同比減虧76.5億元;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107.6億元,同比增長12.9%;全行業利潤總額105.5億元,同比增長471.4%。主營收入利潤率5.0%,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 氮肥產能總量減少,先進產能增加顯著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合成氨產能合計6689萬噸/年,同比減少454萬噸/年。全國尿素產能合計6954萬噸/年,同比減少322萬噸/年。其中先進煤氣化技術的尿素產能為2549萬噸/年,占總產能的36.7%,提高2.4個百分點。傳統煤氣化工藝的尿素產能為2339萬噸/年,占33.6%,降低3.5個百分點。 氮肥產量降低,高效肥產量有所增加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累計生產合成氨5601萬噸,同比降低0.5%;氮肥產量3794萬噸(折純),同比減少1.6%;尿素產量5207萬噸(實物量),同比降低2.4%。去年,在增產高效肥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全行業生產高效尿素217萬噸,同比增長6. 9%;其中含腐植酸尿素68萬噸,同比增長15.3%。 出口數量下滑明顯,進口數量增長較快 據海關統計,2018 年我國出口氮肥470.6萬噸(折純),同比減少15.1%,其中出口尿素244.7萬噸(實物),同比降低46.3%。2018年我國進口氮肥32.9萬噸(折純),同比增加36.5%,其中尿素進口16.4萬噸(實物),同比增加比例較大。2018年我國進口合成氨93.4萬噸,同比增長29.9%。 農業消費減少,工業消費增加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調查,2018年工業尿素消費估計可達1680萬噸,同比增加7.9%。工業領域消費氮肥(尿素+硝銨)預計達928萬噸純氮,同比增加8.7%。 氮肥價格趨于合理,市場走勢企穩回升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尿素平均出廠價1941元/噸,同比上漲20.8%。2018年商品氨平均出廠價3114元/噸,同比上漲18.4%。2018年氯化銨平均出廠價539元/噸,同比上漲32.1%。 供需基本平衡 機遇與挑戰并存 氮肥行業經過多年產業結構調整,產能過剩局面得到明顯改善,總體上供需基本平衡。2019年氮肥市場形勢又將如何?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全國尿素產能6954萬噸,現有產能中有596萬噸產能長期停車,上半年有效產能約為6358萬噸,2019年春季(1-4月)尿素供應量為3094萬噸,與去年持平且供需基本平衡。 會議認為,2019年全國氮肥市場總體判斷是:產能過剩緩解明顯,氮肥供需基本平衡,市場價格總體平穩,波動將在合理區間。對此,韋勇表示,2019年,行業應重點關注國際石油價格、國家環保政策、天然氣供應情況、美國制裁伊朗、工業需求、糧食保供形勢等因素的變化。預計2019年氮肥行業總體供需平衡,市場平穩,但行業盈利水平可能低于2018年。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對于2019年我國氮肥出口進行了展望,他表示,近年來我國氮肥出口面臨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預計2019年全球尿素過剩量減少,國際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隨著中國國內供需矛盾緩解,中國對出口的依賴下降,尿素由“被迫出口”轉變為“擇機出口”,今年上半年可供出口的尿素資源有限,預計3季度供應相對寬松,建議企業在前半年優先供應國內市場,在下半年可根據市場需求擇機出口。另外,如果國際市場出現局部地區產能開工不正常,或者需求超預期增長,物流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中國氮肥出口仍有機會,尤其是在東亞、東南亞等區域,中國仍是重要出口市場。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農業繼續推進綠色高效發展、化肥行業不斷深化轉型的情況下,2019年氮肥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機遇。對于2019年我國氮肥市場工作的重點,顧宗勤強調說,氮肥行業要全力保障春耕用肥供應,為農業豐收多做貢獻;要加快發展高效肥料,努力提高氮肥利用率;要加強對工業客戶的服務,增加氮肥需求;大力發展化肥產品電子方位追溯體系建設,保障化肥質量安全;積極探索運用期貨工具管理經營風險,尿素期貨預計將于2019年上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不斷加強國際交流。 產業創新升級 高效綠色是方向 當前,我國農業加速向高質量綠色發展形式轉變,對肥料產品和施肥方式的創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肥料與節水處陳明全對2019年農業生產形勢、生產意向進行了分析,并重點推介了肥料產品創新的趨勢、科學施肥的思路與舉措。陳明全認為,肥料行業減量增效,綠色發展的創新方向在研發生產適用于機械施用的肥料的同時,還要深挖緩控釋技術,從而實現減肥增效。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表示,綠色高效是農資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從產品創新的角度來看,只有通過“肥料營養功能、根系吸收功能、土壤環境功能”的系統改善,實現對“肥料-作物-土壤”的綜合調控,才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只有突破低成本、大產能產業技術,才能推動我國大宗化肥產品全面綠色高效化,實現肥料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真正助推農業綠色發展。 據了解,目前,以緩控釋肥、脲酶硝化抑制類氮肥、脲醛類肥料、功能性微生物肥等為代表的增值肥料新產品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預計到“十四五”末,我國增值肥科年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應用面積達10億畝,每年增產糧食200億公斤。趙秉強認為,增值肥科將在我國形成新常態、新業態,為化肥減施增效、綠色增產做出重要貢獻。 |
![]() |
![]() |
相關閱讀 |
上周鉀肥價格走勢可觀 |
化肥產業呈現新格局,22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70.3億 |
華北地區的肥料市場進行調查采訪總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